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界面结合强度对Al2O3/钢基复合材料高温抗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Al2O3/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测试,分析了不同涂层对界面结合力的影响,对不同颗粒涂层的复合材料进行了900℃下的高温磨料磨损试验,并分析了界面结合力对复合材料高温抗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的不同涂层对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较大;颗粒经Ni涂层处理的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增强,作为抗磨硬质相表现出良好的高温抗磨性能;颗粒有TiN涂层的复合由于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因而高温抗磨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涂层对氧化铝/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氧化铝颗粒表面分别获得了Ni、TiN涂层。用不同涂层的氧化铝颗粒制备了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在900℃下的磨料磨损抗力,结果表明:包Ni氧化铝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耐热钢的3.27倍,包TiN氧化铝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耐热钢的2.66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包Ni氧化铝与耐热钢的界面结合强度可由无涂层时的0.67MPa提高到4.05MPa,而包TiN氧化铝与耐热钢的界面结合强度只提高到1.80MPa。较低的界面结合强度会导致氧化铝颗粒整体从基体中脱落,而包TiN氧化铝/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抗高温氧化性较差,也导致氧化铝颗粒易从基体中脱落,这两方面的作用是导致包TiN氧化铝复合材料高温磨料磨损抗力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涂层对氧化铝/耐热钢界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氧化铝表面分别获得了Ni及TiN涂层,并制得了氧化铝/耐热钢复合材料,为进一步研究复合材料性能与涂层的关系,考察了涂层对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与抗高温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涂层都能提高氧化铝/耐热钢界面的结合强度,Ni涂层提高强度的幅度更大;包Ni氧化铝复合材料中的Ni涂层溶解到了耐热钢基体中,界面抗氧化性较好;包TiN氧化铝复合材料中的TiN仍存在于界面上,界面抗氧化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的高温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氧化铝颗粒表面进行涂层处理,通过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在900 ℃下的高温磨料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热钢在高温下的磨损主要是由磨料的滚压形成的挤出唇、翻边脱落所引起,磨损量较大,而复合材料高温磨损时颗粒突出于基体,承受载荷多,阻碍了磨粒对基体的损伤,因而抗磨性较好,其高温耐磨性是基体材料的3.3倍多.  相似文献   

5.
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的高温磨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氧化铝颗粒表面进行涂层处理,通过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在900℃下的高温磨料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热钢在高温下的磨损主要是由磨料的滚压形成的挤出唇,翻边脱落所引起,磨损量较大,而复合材料高温磨损时颗粒突出于基体,承受载荷多,阻碍了磨粒对基体的损伤,因而抗磨性较好,其高温耐磨性是基体材料的3.3倍多。  相似文献   

6.
陶瓷涂层的热震稳定性及界面结合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采用高温熔烧的方法制备出了结合牢固的金属基陶瓷涂层,对涂层的热震稳定性、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进行了测试,并对涂层界面的结合机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陶瓷涂层的热震稳定性及界面结合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高温熔烧的方法制备出了结合牢固的金属基陶瓷涂层,对涂层的热震稳定性、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进行了测试,并对涂层界面的结合机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方石英型磷酸铝(C-AlPO4)粉体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碘为荷电介质,在不同悬浮液粉体质量浓度条件下采用水热电泳沉积的方法在C/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高温C-AlPO4抗氧化涂层.借助XRD和SEM对涂层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黏结-拉伸实验测定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和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液粉体质量浓度对涂层的显微结构、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和涂层的抗氧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涂层中C-AlPO4晶相的结晶程度随着悬浮液粉体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增加悬浮液的粉体质量浓度有利于获得表面致密、厚度均匀且结合力好的涂层;不同悬浮液载荷下涂层的沉积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涂层试样的抗氧化性能随悬浮液粉体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9.
颗粒失效对SiCp/Al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复合材料屈服强度综合模型用于分析研究增强颗粒断裂和基体与颗粒的界面脱粘对SiCp/Al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用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分析SiCp/Al复合材料受载时作用在SiC颗粒上的应力,并假设SiC颗粒失效符合Weibull分布,在综合考虑复合材料各种强化机制的基础上引入颗粒断裂和界面脱粘对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建立SiCp/Al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屈服强度随着SiC颗粒含量增加而增加;当颗粒粒度为微米级时,屈服强度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加;在屈服状态下,当颗粒粒度较小时,复合材料的颗粒失效以界面脱粘为主;随着粒度的增大,颗粒的断裂分数迅速增大,颗粒失效则转变为由颗粒断裂和界面脱粘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界面强度对柔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破裂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界面强度对复合材料的破裂特性和破裂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界面强度的柔颗粒增强脆性基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和破坏过程。在细观尺度上考虑了材料介质力学参数的非均匀分布,采用基于细观损伤力学开发的针对材料破坏过程分析的RFPA2D数值模拟程序,对复合材料从裂纹萌生、扩展直至失稳破坏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界面结合较强时,复合材料主要发生穿晶破坏,材料韧性较好但强度较差;当界面结合较弱时,复合材料主要产生沿晶破坏,材料韧性较差而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环氧树脂复合涂料是一种较姨的封严材料,石墨含量对涂层的力这性能影响很大,石墨能减少主要成膜物与基体的接触面积,影响界面吸附和界面键合,使粘接强度下降由于石墨具有增韧和减摩作用,可提高涂层的冲击强度及耐磨性,但是,冲刷磨损时易形成犁削和形变蚀抗,导致剖刷磨损性能下降,质量分数为30%的石墨涂层,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Ta粉、B粉和Ni60A粉为原料,利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原位生成TaB_2颗粒以增强Ni基复合涂层。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以及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显微硬度以及涂层耐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镍基复合涂层形成良好,没有气孔和裂纹等缺陷,涂层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由原位生成的TaB_2颗粒相、Fe-Cr相及Cr_7C_3相组成。TaB_2颗粒弥散分布在基体上,氩弧熔覆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达到11.50 GPa,比基体Q235钢提高约4倍。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该熔覆涂层的耐磨性比基体提高约12倍。  相似文献   

13.
氩弧熔敷原位自生WC复合涂层组织及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采煤机中截齿的耐磨性能,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35CrMnSi钢表面制备WC增强Ni基复合涂层。利用OM、SEM、XRD和EDS分析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采用显微维氏硬度仪测试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并测试涂层在室温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氩弧熔敷涂层组织均匀致密,熔敷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主要由WC、W:C、T—Ni、(Fe,Cr)23,C6等物相组成;WC颗粒呈弥散分布,颗粒尺寸为1txm;熔敷涂层可以改善基体的表面硬度,最高显微硬度可达12.6GPa;熔敷涂层在室温冲击磨粒磨损实验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桶.其耐磨性较35CrMnSi基体提高近12倍。  相似文献   

14.
A wear resistant Cr7C3/γ-Fe ceramal composite coating was fabricated on substrate of the hardening and tempering C degree steel by PTA (plasma transferred arc) cladding with (wt%) Fe-25Cr-7C elemental powder blends.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was characterized by OM, SEM, XRD and EDS.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was tested under dry sliding wear condi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TA clad ceramal composite coating has a rapidly solidified fine microstructure consisting of Cr7C3 primary particles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γ-Fe matrix and is metallurgically bonded to the C degree steel substrate. The PTA clad Cr7C3/γ-Fe ceramal composite coating has high hardness and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under dry sliding wear test conditions. The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r7C3/γ-Fe ceramal composite coating is attributed to the coating's high hardness, strong covalent atomic bonding and refined microstructure.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5CrMnMo钢为基材的铁基(G312)合金火焰喷涂层在基材超塑温度范围内的变形行为.利用应变速率比W选择涂层与基材的超塑温度.分析了基材与涂层均发生超塑变形时,涂层孔洞,涂层与基材结合界面的焊合机制及其对多冲抗力和耐磨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钢材料的耐磨性,以Ti、TiN和Ni60A三种粉末作为涂层材料,采用氩弧熔覆、原位合成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TiN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及滑动磨损实验机(MMS-2B)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TiN和α-Fe组成,TiN分布均匀且与基体呈现冶金结合,涂层显微硬度最高达738.17 GPa,耐磨性为Q235钢的8倍.涂层在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Ti(C,N)基金属陶瓷是以 TiC、TiN、Ti(C,N)等为基,Ni/Co为粘结剂,并添加 WC、Mo2C、TaC、VC 等碳化物改善其组织性能,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多相固体材料,具有高红硬性、高耐磨性、低摩擦系数和低热导率,高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对高速加工中软钢有很大的优越性:被加工工件表面尺寸精度和光洁度高,可实现以车代磨。在切削加工中,刀具的性能对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重大的影响。涂层具有高的耐磨性、耐热性、高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可使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当前80%–90%以上的切削刀具都会涂层,而这些涂层工艺主要是针对硬质合金而设计的。金属陶瓷被视为硬质合金未来最有潜力的替代品。要实现Ti(C,N)基金属陶瓷对硬质合金的替代,Ti(C,N)基金属陶瓷的可涂层性、涂层过程中的生长机理以及金属陶瓷基体与涂层的匹配性需要系统的研究。涂层与基体材料两者总是相互影响,基体的化学成分与结构会直接影响涂层的形核生长,而涂层的结合强度与硬度等性能直接决定了涂层能否被运用。鉴于此,本文制备了不同WC含量的TiAlN涂层金属陶瓷,并采用微观组织观察、结合强度与纳米压痕检测和切削加工试验研究了不同WC含量的金属陶瓷基体对TiAlN涂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在不同基体上的TiAlN涂层具有柱状晶粒结构。且随着WC的增加,TiAlN的强度比I(111)/I(200)和附着力逐渐增大。当基体中没有WC时,TiAlN涂层的择优取向为(200)晶面。 随着WC的加入,TiAlN涂层的择优取向变为(111)和(200)晶面。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最大的区别在于基体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含15wt% WC的金属陶瓷基体涂层的H/EH3/E2最高,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测定硬质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显微硬度、断裂强度、耐磨性以及涂层刀具切削寿命试验的方法和原理。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是一种界面特性、是涂层能否实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四点弯曲法、扭转法、划痕法和压痕技术对硬质涂层(TiN和TiC)的结合力进行测定和评价。硬质涂层的断裂强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也是它的重要机械性能指标,本文对这些性能的测试技术也进行了论述。同时还就硬质涂层刀具的切削寿命进行试验,对其实际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钢材料表面性能,以Ti、Zr、B4C和Fe等粉末为原料,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345D钢表面制备出原位合成ZrC和TiB2颗粒增强Fe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滑动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熔覆层组织由方块状ZrC颗粒、长条状TiB2颗粒和α-Fe基体组成;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界面洁净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熔覆层平均硬度(HV)为14 GPa;在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条件下,其耐磨性约为基体的18倍。该研究为原位合成ZrC和TiB2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颗粒增强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MG-200高温氧化-冲刷腐蚀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