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长河新螺段和长江天鹅洲白Ji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以及植物的调查、监测及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两个保护区水生生物状况的异同及造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和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均为水生哺乳动物,生活在长江中。白(?)豚食鱼,江豚以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为食。由于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对长江的污染,水质中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白(?)豚、江豚体内积累。对白(?)豚和江豚肌肉中残留毒物的检测,可以反映长江相应江段水质的污染情况及其对此两种动物的影响;对白(?)豚和江豚肌肉中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可以探讨这些元素在这两种动物肌肉中的分布和积累情况。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2017,(1)
正"阿宝"是一头长江江豚。2004年,阿宝从天鹅洲保护区来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2011年它又回到了天鹅洲保护区。2015年,我们这些曾经与它在豚馆朝夕相处的朋友们和它在保护区再一次相聚。我们惊喜地发现,阿宝已经成为了四代同堂的大家长,见证了长江江豚人工饲养繁殖和迁地保护工作的不断尝试和巨大进步。这么多年,阿宝一直牵动着研究人员的心,寄托着护豚人的希望和努力。可以说,  相似文献   

4.
安徒生笔下美人鱼凄美的故事,哥本哈根市美人鱼雕像的柔美形象,已传遍整个地球村,深深地植入了全世界儿童的心灵深处。可是你知道吗?在我们中国的长江里,住着一种活生生的美人鱼,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在我们辽阔的长江水域中,除了各种鱼类外,还生活着两种和我们人类很相似的高等哺乳动物。它们是黑皮而又活泼好动的江猪哥哥,和皮肤白皙而又害羞的白鳍妹妹。“江猪”哥在书上叫做“江豚”,“白鳍”妹在书上不知为什么叫做“白暨(ji)豚”。沿江的老百姓历来都叫它们“江猪”和“白鳍”。它们是世界罕见的淡水鲸,是聪明的海豚的近亲。“江猪”…  相似文献   

5.
1998年12月中旬开展的长江再寻白鱀豚活动,发现长江白鱀豚和江豚数量锐减形势严峻,整个监测活动仅观测到白鱀豚7头,为上一年的三分之一。专家惊叹,这一仅在中国长江生存,当今被列为世界极度濒危的物种,已远远不及物种延续的最低要求,其最终改变不了消亡的命运。为此,呼吁加大对这种濒危动物的保护力度,减少污染和其它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长江新螺段和长江天鹅洲白既鱼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以及植物的调查、监测及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两个保护区水生生物状况的异同及造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里,生活着这样一位居民:它有美丽的外形、憨厚的性格、矫健又灵巧的动作;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兴旺;它被人们尊称为“长江女神”;它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国宝,被许多学者誉为“长江中的大熊猫”,同时,它也过着孤儿一样可怜的生活,那么,它究竟是谁呢?在一阵闪光灯的“轰炸”下,今天影片的主角——白鱀豚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8.
建立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考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报道了铜陵江段白鱀豚 (Lipotesvexillifer )和长江江豚 (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iaeorientalis)资源现状及影响豚类生存制约因子 ,提出建立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加强栖息地保护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栖居江河的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是回避了海生高等齿鲸类的竞争而得以幸存的孑遗物种。在漫长年代里,它在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他江河中生息繁衍。在二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献《尔雅》中早有白鱀豚的记载.在早期的研究中,曾认为白鱀豚是亚鱀豚(Iniageoffrensis)的近亲,隶属亚鱀豚科Iniidae(Miller,1918)。根据白鱀豚与亚鱀豚及另二类现代鱀豚的显著差异,它属于新建的白鱀豚科Lipotidae,是此科的唯一现存代表(周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蕴藏着稀有而神奇的海豚科动物——白鱀 豚。可目前这种国宝级的动物却面临着绝灭的厄运。科学家们认为,今天存在于地球上的白鱀豚还不足100条。在两千万年前的中新世时期,海豚的祖先从海洋迁徙到江河生活。由于迁徙到浑浊的淡水之中,白鱀豚不得不发展新的特征以适应长江所特有的生态环境。白鱀豚属于哺乳动物,当它跃出水面进行呼吸时,充满利齿的喙嘴在空中甩来甩去,经过鼻孔快速的呼吸后,再次跳跃俯冲入水,这时背鳍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2016,(6)
正2016年10月,一批志愿者在长江上寻找消失多年的白鱀豚,期盼能遇到"长江女神",以重新点燃人们拯救这一珍稀物种的热情。这让人想起2016年夏天引起了大众关注的武汉城市内涝灾害。洪水过后,人们保护城市湖泊的热情被点燃,呼吁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退还被侵占的湖面,还原湖泊蓄水的自然属性。内涝与白鱀豚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呢?这场由特大洪涝灾害引起的社会关注是否能给极度濒危的白鱀豚带来一线生机?  相似文献   

12.
白Ji豚是世界上现存的4种淡水豚之一,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白Ji豚曾被归属于亚河豚料或恒河豚料,新建的白Ji豚科在1978年发表以后,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白Ji豚的系统发生位置进行了研究。近年的形态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都表明淡水豚类不是 一个单系群,恒河豚类比其他3类更接近系统树的基部,白Ji豚类、亚河豚类和弗西豚类代表了从进化为海豚总料的主干分出的3个早期支系,支持它们都是独立的科。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之后,淡水豚类是并系的,淡水豚类的4个现生分别属于4个独立的科,白Ji豚类至少是一个科级的阶元,这3点已经成为鲸类学家的共同认识。  相似文献   

13.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是江豚的扬子亚种,目前其种群数量已经不足1 400头,处于十分濒危的状况.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极大的影响,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好转的迹象,因此,迁地保护长江江豚被认为是最有希望避免其灭绝的保护策略.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室内豚池、石首天鹅洲白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半自然水域均构建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该文概述了40多年来国内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成果及现状,探讨了今后开展迁地保护工作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做好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建立更多的迁地保护区是根本措施;开展长江江豚繁殖学研究是主要对策;规范和统一保护行动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半自然水域中长江江豚饲养水体理化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夹江和长江铜陵江段水质监测,分析夹江水质理化因子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与豚池及长江铜陵江段的水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自然水域中长江江豚饲养水体质量基本与长江相似,年均值基本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仅A区部分受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5.
白鱀豚系统发生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鱀豚是世界上现存的4种淡水豚之一.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白(既魚)豚曾被归属于亚河豚科或恒河豚科.新建的白(既魚)豚科在1978年发表以后,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白(既魚)豚的系统发生位置进行了研究.近年的形态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都表明淡水豚类不是一个单系群,恒河豚类比其他3类更接近系统树的基部,白(既魚)豚类、亚河豚类和弗西豚类代表了从进化为海豚总科的主干分出的3个早期支系,支持它们都是独立的科.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之后,淡水豚类是并系的,淡水豚类的4个现生属分别属于4个独立的科,白(既魚)豚类至少是一个科级的阶元,这3点已经成为鲸类学家的共同认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江新螺段和长江天鹅洲两个白暨豚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的比较研究,说明了两个保护区目前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可为白暨豚保护提供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白鳍豚,又名白鳍鲸、中华江豚、长江河豚等,为喙豚科(河豚科、淡水豚科)、白鳍豚亚科、白鳍豚属、白鳍豚种。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白鳍豚,你在哪里?在长江里。作为我国特有淡水鲸类的白鳍豚,自古以来就居住于长江,从湖北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洞庭湖、潘阳湖也包括其中,全长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在从湖南到江苏的长江江段进行为期一周的白(既鱼)豚考察,这已是连续第3年的考察。结果仅发现白(既鱼)豚5头次,比1997和1998两年观察到的23头次和7头次大幅减少,有关专家认为,现存白暨豚已远远不足百头,白(既鱼)豚面临着极为严重的生存危机!它再一次向人们发出求救呼声。可爱的生灵白(既鱼)豚很早就已被中国人所认知。历史上,不仅在民间流传着有关它的传说。而且早在汉代,我国最早的辞典《尔雅·释鱼》中就已记有它的芳名——“(既鱼)”,又名“(鱼遂)”。晋代学者郭璞在为《尔  相似文献   

19.
鱀豚总科(Platanistoidea)是一个衰落中的类群,现存的四个科各自生活在遥相隔离的地区。白鱀豚科(Lipotidae)生活在中国,鱀豚科(Platanistidae)分布于南亚次大陆。另两个科生活在南美,亚鱀豚科(Iniidae)生活在亚马逊和奥里诺科水系;海鱀豚科(Pontoporiidae)在中大西洋的南美沿岸海域。化石研究表明鱀豚类在中新世和上新世时曾广泛分  相似文献   

20.
长江安徽段是鱼类的重要洄游通道,是我国淡水豚类的主要索饵场和栖息地.水质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安徽段的水质基本上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其中个别站点的油类略超过渔业水质标准,说明个别江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油污染.从生物学评价结果来看,目前长江安徽段的水质属于β中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