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燃烧过程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是危害很大,很难处理的大气污染物。降低燃烧过程中的NOx排放有两类方法:一是降低NOx的原始形成,第二类是还原已形成的NOx;在还原已形成的NOx方法中,再燃烧是当今世界前景看好的低NOx控制技术,它是利用燃料分级形成还原性所氛迫x的分解来降低NOx形成的燃烧方法。  相似文献   

2.
流化床煤燃烧N2O,SOx及NOx的消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台循环流化床实验台,研究了石灰石脱硫过程中N2O/SOx/NOx浓度的变化,并在空床上进行了再煤燃烧脱除N2O的实验,结果表明,石灰石脱硫全吏NOx少量增加,再燃烧法可以在不增加NOx的同时使N2O大大降低,再燃燃料的挥发含量越高,N2O的消减率越高;气体停留时间越长,N2O的分解率越高;低氧量对现燃烧法消减N2O有利。  相似文献   

3.
在一台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了石灰石脱硫过程中N_2O/SO_x/NO_x浓度的变化,并在空床上进行了再燃烧法脱除N2O的实验,结果表明,石灰石脱硫会使NOx少量增加,再燃烧法可以在不增加NOx的同时使N_2O大大降低;再燃燃料的挥发分含量越高,N2O的消减率越高;气体停留时间越长,N2O的分解率越高;低氧量对再燃烧法消减N2O有利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情况,讨论了煤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简要介绍了目前燃煤过程中NOx排放的控制技术,指出了燃煤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流化床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一个小型流化床试验台上研究了流化床煤燃烧中挥发分对氮氧化物(NOx和N2O)生成的贡献,通过比较在同一燃烧装置上燃烧某种煤及其焦炭产生的NOx和N2O的差异,直接对挥发分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流化床煤燃烧中挥发分燃烧对氮氧化物生成的贡献小于焦炭的多相反应。  相似文献   

6.
在卧式加热炉和富氧条件下,对石油焦在燃烧过程中的NOx和SO2析出规律进行研究,发现石油焦的NOx和SO2析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温度增加,NOx的析出量增加,颗粒粒径增加,NOx和SO2的析出量减少;石灰石微量增加,NOx的浓度降低,石灰过量增加,NOx的浓度反而升高,石灰石的增另使唤降低;NOx的析出并不与N的质量分数成正比,SO2的析出与SD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结合这些实验现象,从机理上对它们进  相似文献   

7.
石油焦燃烧过程中NO_x和SO_2析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卧式加热炉和富氧条件下,对石油焦在燃烧过程中的NOx 和SO2 析出规律进行研究,发现石油焦的NOx 和SO2 析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温度增加,NOx 的析出量增加;颗粒粒径增加,NOx 和SO2 的析出量减少;石灰石微量增加,NOx 的浓度降低,石灰石过量增加,NOx 的浓度反而升高,石灰石的增加使SO2 降低;NOx 的析出并不与N 的质量分数成正比,SO2 的析出与S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结合这些实验现象,从机理上对它们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燃烧工况对生成N2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小型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10种煤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温度对N2O、NOx生成的影响,并与鼓泡流化床运行状态进行了对比试验,在一个半工业性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倍率对N2O和NOx生成影响的试验,对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2O的生成与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发现,循环流化床中N2O的生成机理与鼓泡流化床有较大的区别,多相反应对循环流化床的稀相区的N2O的生成具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以扩散燃烧为主的非均质燃烧与以预混合燃烧为主的均质燃烧中燃烧温度,碳粒生成、NOx形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非均质燃烧中的高温,低氧浓度区不仅产生了碳粒,而且不易迅速氧化碳粒,导致较长的高温时间促使大量的Nx生成,而均质燃烧则会同时降低碳粒与NOx生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炉内天然气再燃烧还原NOx技术的扩散机制,为检验该技术在工程上的可行性,运用快速反应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模拟了发生在一筒化煤粉炉炉膛还原区段中的天然气再燃烧还原烟气中的NOx反应和流运过程,数值结果表明,单从扩散机制的角度出发,在等于炉腔深度的高度上,NO的浓度水平已降至0.02%,此高以上区域NO的浓度均低于0.02%,而还原段的温度仍维持在适合于降低NOx生成的高温水平。  相似文献   

11.
A new process called’NOx reduction by coupling combustion with recycling flue gas(RCCRF)’was proposed to decrease NOx emission during the iron ore sintering process.The simulation test of NOx reduction was performed over sintered ore and in the process of coke combustion.Experimentally,NOx reduction was also carried out by sintering pot test.For sintered ore,the amount of NOx emission is reduced by 15wt%-25wt% at 400-550oC using 2.0vol% H2 or 2.0vol% CO,or reduced by 10wt%-30wt% at 560-720oC using 0.15vol% NH3.NOx reduction is around 10wt% by coupling combustion of pyrolysis gas and coke,or around 16wt% by recycling flue gas into coke combustion.By RCCRF,the maximum NOx reduction ratio is about 23wt% in coke combustion experiment and over 40wt% in sintering pot test.  相似文献   

12.
燃煤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大气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控制NO_x排放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入口温度分别为1 526℃、1 626℃,不同煤种在炉膛内的燃烧过程,并对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_x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挥发分煤(mv)燃烧生成的NO_x最多,低挥发分煤(lv)燃烧生成的NO_x最少;热力型NO_x的生成与温度有很直接的关系,其计算结果可为今后的工业性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煤层燃过程中热解气燃烧氮氧化物排放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日益严重,燃煤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研究燃煤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规律,设计了双层固定床反应器,对煤燃烧产生的热解气和焦炭的燃烧情况分别进行研究。利用实验研究分析煤燃烧时煤中氮元素的分配、热解气析出特性及热解气燃烧时的氮氧化物排放规律。结果表明:煤热解过程中进入热解气和留在焦炭内的N分别为38%和62%。实验结果为分析煤炭层燃过程中NOx排放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s of both chemistry and flow turbulence,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n integrated NO sub-model that combines the extended Zel'dovich mechanism and engine CFD computations to simulate the NO histories in a diesel engine. NOx sub-model parameters and pollutant formation mechanisms can be more easily investigated by solving the NOx sub-model. The new NO forma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both chemical kinetics and turbulent mixing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a diesel engine with a quiescent combustion chamber, and one with a re-entrant combustion chamber; the premise of the model being the reaction rate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a kinetic timescale and a turbulent timesca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dicted NO formulation from the new model agrees well with the measured data. As the utilization of fossil fuels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control of NOx emissions is a worldwide concern; and it is imperative to understand fully the NOx reaction processes in combustion systems. This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combustion techniques used to reduce NOx emissions from practical combus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煤粉的高效、低污染燃烧一直都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采用非预混燃烧模型,模拟煤粉在炉膛内燃烧过程氮氧化物(NOx)的生成,分析比较了燃烧温度对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的生成速率、炉内的组分以及煤粉颗粒在炉膛中的停留时间等的影响,并对NOx控制技术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得出结论。随着燃烧温度增高,热力型NOx成指数关系增长,燃料型NOx的生成速率是降低的,还原速率是升高的。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燃瓦斯气加热炉NO_x排放低于200 mg/m3的目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空气分级低氮技改方案进行了优化。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燃尽风布置和当量比对温度分布、燃尽率和NO_x生成量等的影响规律;通过与工业试验对比验证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当燃烧区当量比约0.85时,NOx排放总量最小;当量比一定时,还原区段长度增大有利于NO_x量降低;燃尽风两级较单级布置可实现NOx的进一步降低;但其中热力型NOx占比增大。经改造后,加热炉NOx排放浓度低于200 mg/m3,满足现行法规要求;能够为燃气加热炉设计、运行及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世宏 《科技资讯》2013,(22):148-149
进行600 MW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实验,主要是针对600 MW机组锅炉运行中氮氧化物排放的质量浓度过高问题,为了降低机组锅炉燃烧运行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破坏,促进机组锅炉的生态燃烧运行实现。本文将结合某地区发电厂发电运行中600 MW机组锅炉燃烧运行氮氧化物排放量过高问题,并结合该发电厂对于机组锅炉燃烧运行的改造方案,对其具体改造实验过程以及改造结果进行分析论述,以促进600 MW机组锅炉的生态燃烧运行以及发电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锅炉NO的排放,研究焦炭在固定床中燃烧时的氮氧化物排放特性,分析焦炭数量对NO排放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焦炭质量分别为0.5、1.0和2.0g的煤样进行燃烧实验。结果表明:焦炭燃烧NOx排放与燃烧过程密切相关,在固定床中有还原层存在时,NO排放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随着焦炭还原层的消失,NO转化率迅速增加。在设计层燃燃烧锅炉时。加大燃煤炉中焦炭层的厚度.可以降低锅炉NO的排放.焦炭层厚度增加4倍.NOx排放降低73.86%.  相似文献   

19.
超细煤粉燃烧NOx析出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超细煤粉在一维热态煤粉炉内燃烧时煤粉粒径、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及煤种等因素对NOx释放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细煤粉NOx的排放浓度低于常规粒径煤粉;NOx的排放浓度,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煤种不同,NOx排放规律不同,煤粉超细化后,龙口褐煤的排放量明显减少,晋城无烟煤则变化不大;NOx的排放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三维CFD模拟研究了喷油和进气参数包括喷油压力、喷孔直径和进气压力对柴油机低氧浓度低温燃烧(LTC)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压力增加或喷孔直径的减小,各氧浓度下缸内燃烧压力和温度峰值都增大;相同氧浓度条件下预混燃烧的强度增大,出现明显预混燃烧的氧浓度增大;相同氧浓度条件下的soot排放降低;缸内局部温度最大值增大,NOx排放增大.进气压力增大,缸内压力上升更快,但缸内平均温度略有降低,相同氧浓度下着火时刻提前,滞燃期缩短;燃烧过程中局部缺氧的状况得到改善,相同氧浓度条件下燃油的燃烧更加完全,放出的总热量更多,燃烧效率明显提高;soot峰值和最终排放值都减小,NOx生成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