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质的研究方法在国际教育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德育研究中也在尝试引入这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文从德育研究的视角探讨质的研究方法,阐明了德育研究境遇中质的研究方法的界定、特点、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实施程序、收集材料的方法、限度及其弥合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8—2022年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以“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为主题检索词检索的符合研究主题的93篇文章有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引文空间)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发现:RPA相关研究时间起步在2018年,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RPA软件应用、RPA研发设计两个方面,核心期刊上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少,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应用研究领域不够宽泛。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综合性研究机构旅游研究部门在我国旅游研究中的地位、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旅游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田玉晶 《科技信息》2008,(6):296-296
信息检索研究一直是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理论基础、内容、方法、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信息检索研究的现状,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马蹄莲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立  高若冲  张著林  周洪英  陈训 《贵州科学》2010,28(1):80-85,96
本文统计了从1990到2007年我国有关马蹄莲栽培繁殖研究、组织培养研究、生长发育研究、分子基因研究、化学成分研究、形态分类研究等方面研究论文的数量、所属省份、研究内容现状。结果表明,1990~1994年我国有关马蹄莲方面研究论文数量最低,1995~1999年研究论文数量有少量增加,2000~2003年论文数量增加较多,2004~2007年论文数量增加最多。其中北京市发表马蹄莲研究论文的数量最多。以上表明,我国马蹄莲的研究工作及水平保持稳步提高,研究内容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6.
 对种子生态学领域进行了简要总结,重点阐述了种子生态学4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热点,即种子雨及种子散布生态学、种子重量生态学、土壤种子库的生态学、种子地理学等.该文首先阐述了种子雨及种子散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结论、研究展望,然后分别阐述了其他3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宪法学是一门法律科学,这是由宪法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所决定的。宪法学应然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宪法思想(宪法哲学)、宪法规范与制度及宪政运动规律。相应地,宪法学的研究范围也应该包括宪法原理论、宪法制度论、宪法保障论和宪法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从消费观的含义、结构、类型、研究方法、研究内容5方面对消费观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消费观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消费观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展望:拓宽研究角度,扩展研究对象,编制科学的测量工具,注重消费观差异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回顾两百年来的客家源流研究,分歧迭出,主要观点有中原移民后裔说、土著说、本地说、北方土著说、融合说等.客家源流研究之所以如此众说纷纭,源于研究取向和研究范式的根本差别.二百年来,基本的研究取向或研究范式,可概括为汉人移民史研究范式、宽泛运用"族群"概念的研究范式、区域开发史背景下的文化融合研究范式等三种.文章对有关客家源流的诸种观点及诸种重要的研究范式作了扼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10.
廖锦超 《科技信息》2012,(4):328-329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本文首先讨论了童话的定义,然后从精神分析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和美学研究等方面对童话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提出,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应该从认知科学角度对童话进行更深入的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以人为本"当前主要有四种理解。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是从政治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少数人"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全体公民",是从法律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部分公民"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类",是从人类共同利益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自然"和"物"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个体的人",是从工作落实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理论层面抽象的"人"范畴。应在特定的范围内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超出其特定适应范围便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人"的误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无疑应当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学界所作的拓展性理解则是适应于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国书馆“传统”与“现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藏书结构、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传统图书馆模式的特点,并从图书馆的虚拟化和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方面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关,也与一个能够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在一个以竞逐富强(thepursuitofpower)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华民族在进行经济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上无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初期,对于小说的功能,论者往往定之以"可补经史之阙"。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之初,小说常在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史性"特征。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虽然成书于"始有意为小说"[1](P39)的唐朝,但是从其创作态度、写作方法、内容题材等来看,仍具有突出的"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公众对案件的"满意度"与"司法公正"的内涵本身存在的原理性冲突,当事人对事件结果公正的不同理解、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案件的认识和评价。一旦舆情被某种因素引导,社会舆论就容易发展趋向于一种或几种极端的论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社会舆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引发"满意"与司法公正的较量。"河北王朝案"就是发生在审判质量管理背景下舆情与司法的一次激烈冲突。因此,应弱化以"满意度"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指标,从而回归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9.
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活动舞台,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探求文化特质地理分布的简单原因,在于环境决定论的解释模式是基于世界性探险而搜集到的大量有关人类差异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文章从早期理论学者开始进行追述和回顾,认为:如果将强调或者突出“气候的作用”的学者归为“环境决定论者”,这种扩大“气候”外延的论说方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孽海”与“花”的含义,有助于深入解读小说《孽海花》。本通过对小说本和有关资料的研析,指出《孽海花》中的“孽海”主要指当时正在沉沦的中国社会环境,“花”则既指名妓傅彩云,也指晚清“名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