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高压微反色谱装置 ,在温度 4 83.15~ 5 2 3.15K、压力 1.0~ 3.0MPa、氢油比 10~ 4 0、重时空速 0 .5~2 .5h-1的条件下 ,对正己烷在Ni/HM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考察了总压、空速、温度、氢油比等因素对正己烷异构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为拟一级反应 ,其表观活化能为(10 0± 1.5 )kJ/mol。用Langmuir Hinshelwood方法建立了正己烷异构化双位反应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镍负载AlMCM-4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硅铝比的AlMCM-41中孔分子筛,担载活性非贵金属组分镍( Ni),制得烷烃异构化催化剂Ni-AlMCM-41。以正辛烷为模型化合物,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对正构烷烃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不同的还原温度、反应温度、Si/Al、Ni负载量等因素对辛烷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还原温度430℃,反应温度300℃,Si/Al为20%~30%,Ni负载量为3%~4%的条件下,其异构化选择性达到44.8%~42.0%,正辛烷的转化率达到58%~75%。  相似文献   

3.
采用MR-GC80型压力微反装置,在空速2h~(-1)、氢油分子比8:1、氢压2MPa、反应温度260℃和280℃反应条件下,考察了钯/氢型丝光沸石(Pd/HM)催化剂的含钯量对正己烷异构化反应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脉冲激反装置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钯含量在0.025—0.25%范围内,活性和选择性均随含钯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0.85%,则呈下降趋势;HM载钯后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催速失活试验表明:0.25%Pd/HM和0.5% Pd/HM催化剂具有相同的稳定性。在Pd/HM上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机理为酸性和双功能结合的复合机理。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AlMCM-41型分子筛,并制备了Ni-AlMCM-41催化剂,以正庚烷的异构化为模型反应,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还原温度、反应温度、Ni负载量、Si/Al等对庚烷异构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410℃、反应温度300℃、Ni负载量3%~4%、si/Al=20的条件下,正庚烷的转化率达到70%,其异构化选择性达到44.5%,通过表征,确定催化剂具有中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氢型925.41m2/g)、规则的孔径(4.032nm)和适宜的酸性.  相似文献   

5.
8 MPa下C307催化剂上甲醇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研究了操作条件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C307催化剂上甲醇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实验采用粒度为0.154~0.198 mm的细颗粒催化剂.实验压力为8MPa,空速5 500~11 000 h-1,反应温度200~260℃.实验结果表明:总碳转化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245℃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选取以各组分逸度表示的CO、CO2加氢合成甲醇的Langmuir-Hinshelwood双速率本征动力学模型,用全局通用算法结合马夸特算法确定动力学模型参数.残差分析和统计检验表明,动力学模型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6.
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最优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餐饮废油制取生物柴油,采用气相色谱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考察了醇油比、催化、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正己烷为溶剂,醇油比为8∶1、催化剂氢氧化钠用量为废油质量的1.0 %、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60 min为最有反应条件,该条件下得到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0.1 %.  相似文献   

7.
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在排除外扩散的情况下,进行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宏观动力学研究.实验采用催化剂为上海华谊技术研究院研制原颗粒φ3 mm×3 mm柱状铜基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和液时空速等对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反应的影响,采用幂函数动力学参数,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醋酸乙酯加氢反应体系的宏观动力学模型.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表观活化能E_a为60.56 kJ/mol,对醋酸乙酯和H_2分压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28和0.32.通过残差分析和统计检验,表明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和氢酯比范围内模型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等效粒子模型在氢气氛下ZnO脱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热重法研究了球形及圆柱体T305脱硫剂在氢气氛下脱除COS反应的宏观动力学。实验表明,该反应对COS为一级反应。在240~390℃的温度范围内,就粒子上的反应而言,反应初期受反应本身控制,中后期转移到颗粒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及产物层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9.097 kJ/mol和46.438 kJ/mol.用等效粒子模型描述动力学行为,给出了该模型的各参数估值,讨论了有氢及无氢气氛下模型参数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温度、压力、氢油比和原料液体空速等对Ni-HPW/Al2O3催化剂上正癸烷加氢裂化反应活性及产物分布的影响,通过优化催化剂最适宜的反应工艺,增加中间馏分油收率.结果表明,NiHPW/Al2O3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50℃,反应压力2 MPa,液体空速2.0 h-1,氢油体积比3000.在此条件下,正癸烷转化率为52%,C5+选择性为67%.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工业脂肪酶,以菜籽油为原料,研究甲醇的加入方式、脂肪酶加入量、温度变化、醇油比、有机溶剂用量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并根据以上因子进行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温度为45℃,脂肪酶添加量为菜籽油量的3%,醇油比为2∶1,用与菜籽油的摩尔比为1∶1的正己烷作为溶剂,同时间歇性滴加正己烷,反应至40h,转化率达到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