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路两端故障全量的输电线路纵联阻抗算法,在准确地总结基于故障分量纵联阻抗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描述了在各种运行条件下负荷分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确立了合理的保护动作定值.该算法不需专设保护启动元件,在系统运行的任何时刻,一旦计算结果小于保护动作定值,就可确定为区内故障,线路两端保护可协同动作;否则不论是否发生故障,保护都可靠不动.在电磁暂态程序(EMTP)中建立1 MV 500 km线路模型,使用兰州东至咸阳750 kV动模数据,进行了各种故障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稳定可靠,抗过渡电阻能力较强,动作灵敏,具有自选相能力,能正确判断出上述各故障状态.  相似文献   

2.
对DrJava和50个Java语言开源项目的程序故障(差错)模式进行了分析,为其中一批比较常见的故障模式构建了故障模拟操作.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CEL库的字节码级Java程序故障注入系统原型,它以静态方式对Java目标程序进行故障模式扫描和故障注入,并给出相应的报告.对Java示例程序所进行的故障注入实验初步验证了所开发的原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行波差动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行波差动保护的缺陷,研究了串补线路的波过程,特别是初始行波的故障特征。结果发现:不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V)是否导通,关键的行波波头信息均不受串联电容补偿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仅利用行波波头信息的行波差动保护。该保护能够适用于带串联电容补偿的输电线路,动作快速、可靠。EMTP(电磁暂态计算程序)仿真证明了所提保护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曹卫  张巍 《甘肃科技》2010,26(1):22-24
分析了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从硬件选型、安装、配置和软件编程方面提出了提高PLC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其中硬件措施由电源的选择、输入输出的保护、外围器件的选型、完善的接地系统和PLC自身的改进等几部分组成;软件措施包括提高输入输出信号的可靠性、信息的保护和恢复、互锁功能的设置、故障检测程序的设计、数据和程序的保护以及软件容错。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对于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Shannon熵的直流线路单端量保护方法。研究发现,由于线路边界元件所具有的对特征谐波的滤波特性,导致保护安装处的暂态电流特征频带信号在直流线路区内和区外故障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利用切比雪夫滤波器获取频带电流,通过求取其熵值的方法提取电气量特征,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快速有效识别,并利用暂态电流变化特征实现故障的选极。通过在PSCAD/EMTDC和MATLAB平台进行故障仿真及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可靠、快速地识别出故障区段和故障极,保护动作性能好,采样率要求低,原理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暂态电流极性比较的单回输电线路保护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母多出线暂态电流极性比较的输电线路保护原理和基于暂态电流极性比较的双回线保护原理,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基础上,研究了实现暂态电流极性比较保护的故障选相原理和实现该原理的程序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端环形直流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上升快且幅值大而导致的区内外故障判别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信息的保护策略。主保护提出在故障暂态下先闭锁换流器,停止各端电源功率传输,利用此时线路中故障电流的方向判别区内外故障;为了弥补主保护在换流器出现闭锁故障时拒动的缺陷,配备以故障电流突变量变化率极性为判据的后备保护,构成三端环形直流配电网的保护策略;在PSCAD/EMTDC环境中搭建三端环形直流配电网,在发生极间短路故障工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保护策略中的主保护系统能有效判断故障线路,其他线路断路器不会误动;当主保护拒动时,后备保护启动,判别区内区外故障,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从而验证了所提保护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网线路保护尚不完善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模功率的单极故障保护方法.首先,分析直流配电网中线路发生单极故障时的故障特征,利用暂态电流分量的极性进行区内、外故障识别,利用零模功率幅值的大小进行故障线选择,利用零模电压的大小进行故障极选择.其次,对所提保护方法给出了整定判据.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直流配电网模型用以输出故障数据,利用MATLAB进行保护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快速有效,可靠性高,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较强,对数据延迟不敏感,且抗干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需要同时考虑区内故障时的动作灵敏度和区外故障时的保护可靠性,其制动系数不能设置太低,以致其对于微电网区内高阻故障的识别灵敏度较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采用双制动斜率的电流差动保护方法,通过分析故障时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流的变化情况,基于延时判据,实现对线路高阻故障的检测。最后进行了PSCAD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正确识别线路中的区内低阻、区内高阻故障,满足微电网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电网故障诊断通常基于保护和断路器的动作信息,并经遗传算法实现故障元件识别.该文在研究故障诊断模型特征的基础上,以基于泛型技术的标准模板库为核心,分别抽象出简单遗传算法的染色体类及遗传算法类,给出具体的遗传算子源代码,并结合具体故障实例验证诊断结果.通过与传统遗传算法的c++代码的对比,表明STL容器、迭代器及算法的使用不但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健壮性,同时也降低了程序时间复杂度,最终达到提高电网故障元件识别速度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发电机内部故障暂态仿真程序,分析了几种水轮发电机主保护的原理特性,指出它们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故障分量负序功率方向保护能同时反映各种不对称故障,可使发电机匝间短路保护实现双重化;微机型负序方向闭锁式转子二次谐波电流保护由于能很好地解决闭锁元件和动作元件之间的时间配合,将能有效避免外部短路时的误动作,同时它在发电机起、停过程中也能提供保护功能,因此是一种性能可靠的发电机主保护方案.同时,提出了基于双曲线非线性制动特性的发电机差动保护判据,该方法计算量小,而且无须进行区段判别,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制动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地介绍利用微处理器在一个旧的喷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完成音乐喷泉、程序式喷泉、保护等功能;水型按设定的程序变化,出现不同的造型,使喷泉的表演与音乐的情感和意境相吻合;系统显示运行状态、音乐信号采集、故障判断、保护、报警功能;简单人机界面设定与RS485远程通讯;8位微处理器MC68HC908SR12。  相似文献   

13.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快速故障发展给直流保护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严苛的速动性要求不得不使保护的研究聚焦在故障暂态量上.在高压大容量输电系统中,为更贴合实际工程,线路的频变特性以及行波传输过程是不容忽略的,因此文中以此展开了故障分析.针对单端量保护在耐过渡电阻能力上的不足,文中对保护区内外故障发生时的测量点电压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以过渡电阻为变量观察不同故障情况下的频率比值差异变化趋势,并利用S变换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频率成分比值差异的保护方案;其次,根据噪声在S变换下的频谱特点,给出了噪声识别判据;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区内外故障下的电压频率成分比值存在明显差异,所提保护方案可以准确识别线路不同位置的短路故障,并可判断故障极.与基于电压变化量和高频段能量的保护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具备更高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即便是远距离高阻故障,保护方法也具备明显的区分度,可见,所提方法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同时,在不同信噪比的噪声环境下,保护方法仍旧可以准确识别出噪声以及故障.保护方法可以在2 ms内完成故障识别...  相似文献   

14.
张成刚 《科技信息》2011,(11):98-98,71
该文以下属煤矿为例,研究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工控机和相应的控制软件,对井下钢缆皮带运输机安全回路进行技术改造。以避免煤矿运输中由于保护失灵、故障误报引发的事故。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联络线源侧大多使用定值保护方案因而容易受风电特性影响而误动的现状,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短路电流特性,得出了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故障电流与电网故障发生时刻、故障类型、撬棒电路动作情况、故障后电压的跌落深度等密切相关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电流、电压信息的风电场联络线自适应速断保护原理与算法。该保护方法以某示范性分布式风电场并网进行DIgSILENT软件的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配置方案的自适应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部分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算法只考虑金属性接地短路的问题,依据叠加原理将故障网络分解成正常网络和故障分量网络,利用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及前推回代法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建立含过渡电阻的不同类型故障情况下的配电网分支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模型,并利用C++开发了配电网络的短路电流计算程序.最后通过对IEEE12节点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故障,所开发的短路电流计算程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很好满足配电网多样化的短路电流计算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提供决策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停电区域和灰色理论的故障元件识别模型.在停电区域中,详细分析了保护和断路器工作原理,推导出故障状态时保护和断路器状态信息,并构造了元件故障模式状态向量及待检模式状态向量,给出了向量元素赋值规则,通过计算关联度,进而利用故障元件识别规则实现故障诊断的目的.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高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525-753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煤炭需求的持续增加,煤矿井下已越来越多采用3.3 kV供电电压等级,大大增加了漏电故障发生的概率,人生财产安全受到很大威胁。利用MATLAB/Simulink对井下常见漏电故障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了漏电保护措施,并设计了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给出了硬件框图和保护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19.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迅速,但其线路保护还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易受线路分布式电容影响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解决柔性直流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低频无功方向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后备保护原理。该原理利用直流无功刻画线路分布参数的频率特性,并根据故障时直流低频无功方向识别区内、外故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不受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不需要严格的通讯同步且具备较强的耐受故障电阻和噪声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关于500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故障的方法,并且对如何保护线路以及高压线路的配置原则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通过分析,有更多人知道保护线路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