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调查分析了重庆垃圾焚烧飞灰样品的性质和重金属浸出规律。结果表明:飞灰的主要组成元素有Ca、Si、Al、S、K、Na、Fe、Mg、Cl等,飞灰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大约为1%,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采用原有国标浸出毒性鉴别方法(GB 5086.1—1997)和新国标浸出毒性鉴别方法(HJ/T299—2007),证明焚烧飞灰具有毒性;采用磷酸钠作化学稳定剂时,取得了较好的稳定效果,但仍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值(GB 16889—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重庆垃圾焚烧飞灰特性及其化学稳性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重庆垃圾焚烧飞灰样品的性质和重金属浸出规律.结果表明:飞灰的主要组成元素有Ca、Si、Al、S、K、Na、Fe、Mg、Cl等,飞灰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大约为1%,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采用原有国标浸出毒性鉴别方法(GB 5086.1-1997)和新国标浸出毒性鉴别方法(HJ/T 299-2007),证明焚烧飞灰具有毒性;采用磷酸钠作化学稳定剂时,取得了较好的稳定效果,但仍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值(GB 16889-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ESP飞灰对燃煤锅炉烟气汞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氮气(N2)等温吸附(77K)测量了一座600MW煤粉锅炉电厂静电除尘器(ESP)各个电场飞灰的比表面积、孔径、孔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分布,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X)分析了飞灰颗粒表面结构和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飞灰的汞吸附趋于增加.飞灰含碳量与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亚微米级颗粒物对汞的吸附不仅与其比表面积有关,而且与其比表面积的利用率有关.静电除尘过程中飞灰的孔隙结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孔分布越宽越有利于对汞的吸附,微孔越发达且可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汞的被吸附.  相似文献   

4.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研究了厦门城区秋季(2013年11月)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微观形貌及其元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厦门城区的大气颗粒物主要有烟尘集合体、飞灰颗粒、矿物颗粒、生物颗粒等.在粗粒径范围(>2.5μm),不规则矿物颗粒占多数,主要来自路面或建筑扬尘;细粒径颗粒物(<1.0μm)主要为大气二次反应产生的含硫、含氮颗粒,以及燃烧排放的烟尘集合体.飞灰颗粒和烟尘集合体在不同的粗、细粒径段都有存在.2013年秋季厦门城区大气污染以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扬尘为主,是今后大气环境防治中的主要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垃圾焚烧飞灰中汞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峡库区垃圾焚烧飞灰中汞在不同粒径下的分布特征、不同浸出时间、液固比和不同酸度下的浸出规律、浸出毒性及飞灰中汞的不同存在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垃圾焚烧飞灰中汞平均含量为8.52 mg/kg,粒径在<100 μm范围内的飞灰中汞含量较高,且汞的含量随着飞灰颗粒尺寸的减小,呈增加趋势.汞的浸出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汞的浸出量随pH值及液固比(L/S)的增加而增大,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形态分析表明飞灰中汞的可氧化态及残渣态含量都较高,而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含量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重庆垃圾焚烧飞灰中砷的污染特性:包括不同粒径下砷的分布特征,砷的浸出毒性,不同浸出时间、液固比和碱度下的浸出规律,及砷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结合态、有机物吸附态、残渣态五个不同化学元素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粒径在38~250μm范围内的飞灰中砷的含量较高.飞灰没有砷浸出毒性,但砷的浸出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酸性条件下几乎不浸出,而在碱性条件下较易浸出.形态分析表明砷的有机物吸附态和Fe-Mn结合态含量较高,残渣态含量相对较低,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未被检出.  相似文献   

7.
热阴极辉光放电工作在大电流状态,具有向弧光放电转化的趋势.事实上,由辉光放电向弧光放电的转化,是人们获得弧光放电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这个辉-弧转化趋势对辉光放电的稳定工作是不利的.为了抑制阴极上的拉弧现象,除了对阴极的材料和工作温度进行研究外,还需对阴极的其它一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实验表明,这些因素对于辉光放电的稳定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抑制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溶出,研究了磷酸洗涤对重金属固定和飞灰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水洗、磷酸洗涤、重金属的化学结合形态分析和焚烧飞灰的热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洗虽能有效去除焚烧飞灰中大部分可溶性氯盐,但会导致水洗液中Pb、Zn的浓度超标;磷酸洗涤后Zn的溶出率由水洗时的112.65mg/kg降低至2mg/kg左右,Pb的溶出浓度未检出,固留在灰样中重金属的残留态和有机态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是:磷酸洗涤不但能有效抑制重金属的溶出,还有助于改善重金属的化学稳定性和飞焚烧灰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齐大山铁尾矿粉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S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激光粒度仪(LPS)研究齐大山磨细铁尾矿的颗粒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并以比表面积为评价指标,比较了铁尾矿与水淬高炉渣的易磨性.结果表明:铁尾矿的易磨性远远优于水淬高炉渣;铁尾矿经实验用球磨机粉磨140min后,能够填充水泥粉体堆积结构间隙的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质量分数为62.60%,并且还含有大量亚微米级和纳米级颗粒.  相似文献   

10.
磷酸洗涤对垃圾焚烧飞灰热稳定性和重金属固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抑制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溶出,研究了磷酸洗涤对重金属固定和飞灰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水洗、磷酸洗涤、重金属的化学结合形态分析和焚烧飞灰的热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洗虽能有效去除焚烧飞灰中大部分可溶性氯盐,但会导致水洗液中Pb、Zn的浓度超标;磷酸洗涤后Zn的溶出率由水洗时的112.65 mg/kg降低至2 mg/kg左右,Pb的溶出浓度未检出,固留在灰样中重金属的残留态和有机态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是:磷酸洗涤不但能有效抑制重金属的溶出,还有助于改善重金属的化学稳定性和飞焚烧灰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壳牌煤气化工艺中循环使用的洗涤灰水问题,用絮凝沉淀处理方法,对灰水进行絮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PAC和PAM复配使用,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13.
粉煤灰制备烧结砖主要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粉煤灰掺量、烧成制度对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坯料塑性降低,干坯和烧结砖的各项性能明显下降;高掺量粉煤灰砖适宜的烧成温度范围在1000—1050℃;在给定的条件下,存在着一适宜的保温时间,当粉煤灰掺量为50%的烧结砖在1050℃下保温5h时制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灰熔点煤气化特性,以水煤浆为气化原料,在沉降炉内进行了我国典型高灰熔点煤老矿中煤气化反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气化温度和O/C摩尔比对合成气组分、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O/C摩尔比条件下,有效合成气体积分数、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随气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气化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O/C摩尔比的增加,CO2的体积分数和碳转化率随之增大,而冷煤气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实验条件下,老矿中煤的最佳O/C摩尔比为0.90~1.05.  相似文献   

15.
姚殳  党彬  程海 《甘肃科技》2006,22(10):95-96,153
通过对SHELL煤气化技术介绍,以及同TEXACO煤气化特点对比,得出SHELL煤气化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多段合成技术制备了Na-P1型粉煤灰沸石,并改性用于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甲基橙。重点考察了pH值、沸石用量、甲基橙的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废水中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沸石吸附甲基橙的机理。研究表明,将粉煤灰沸石用浓度为15g/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活化6h,能够大大提高其吸附能力。在考察范围内,甲基橙去除率随pH值的下降,吸附时间的延长和沸石用量的增多而增加。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去除甲基橙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7.
煤焦气化影响因素及其反应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反应影响因素、反应模型和反应过程中煤焦结构的变化方面,对煤焦气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讨论煤焦颗粒大小、气化剂、矿物质含量、温度、压力、变质程度和显微组分含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煤焦与CO2和水蒸气气化反应的均相、缩核、混合、活化能分布和平行反应模型,最后对气化反应过程中煤焦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归纳总结.煤焦的气化反应特性不但取决于原煤的性质,还取决于气化介质、气化温度与压力.随温度升高,温度逐渐成为决定煤焦气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缩核模型和平行反应模型在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北某油田沥青质井筒沉积问题,选取四种黏度相差较大的原油,采用黏度法和微观形态观察研究原油中沥青质的析出过程.结合原油的物化性质及各项参数,分析沥青质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沥青质沉积不是仅仅出现在沥青质含量较高的稠油中,稀油也可能产生较严重的沥青质沉积现象.沥青质含量、原油黏度、杂原子含量不是沥青质沉积的主导因素.不稳定系数、氢碳原子比、胶质/沥青质比值是影响沥青质沉积的主要内在因素.温度降低,会加剧沥青质沉积现象.π—π键和氢键是沥青质分子形成缔合物的主要作用力.高碳数化合物含量较高会导致较高的黏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沥青质聚集体的进一步聚集,降低沉积速率;原油黏度较低,当胶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沥青质聚集体通过扩散作用更容易碰撞、聚集及沉积.油样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水杨酸促使沥青质聚集体大量聚并、沉积.加入0.5% YZB-7酚醛低聚物可以明显抑制沥青质沉积,抑制率可达81%.  相似文献   

19.
对具有代表性的4种F型粉煤灰———低含钙灰(FCFA)、高含钙灰(CCFA)、高含铝灰(ACFA)、高烧失重灰(LCFA),运用XRF、XRD等表征方法及盐酸浸取手段,研究了原灰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与反应活性,不同粉煤灰中Al2O3浸取活性不同的原因,以及提高粉煤灰化学反应活性的新方法。结果表明:FCFA中主要矿物为莫...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基矿质聚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偏高岭土为主要铝硅原料,辅以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合成一系列的矿质聚合物.通过测定其抗压强度优选出偏高岭土、粉煤灰、矿渣的最佳配比为3:3 : 5,碱激发剂浓度在15%时,矿质聚合物的强度最高,达到36.36 MPa.XRD、SEM分析表明其结构主要是无定形态,并且形成了连续的胶凝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