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辖一区九县,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市之一。开展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弄清我市秸秆资源状况,对于合理有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村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我市农村清洁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和评价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总量、用途及分布,结果表明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发展潜力巨大,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如果利用后备土地资源,采取替代种植和提高单产等措施,燃料乙醇的发展潜力为2 000万tce。这为我国制定生物质能政策、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五料化”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资源丰富,秸秆"用则利,弃则害"。秸秆的高效综合利用能有效解决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这"三低一重"的问题,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及分布,介绍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五料化")这些重点领域的应用。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秸秆发电受到普遍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包括秸秆在内的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仅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量就达7亿吨,预计到2010年会增至8亿吨,相当于3.5亿吨至4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5.
薛培俭 《安徽科技》2010,(10):43-4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植物纤维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秸杆每年产量达7亿吨,但秸秆利厢率只占发达国家利用率的35%左右。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利用可再生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制备能源燃料和化学品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农作物秸秆等纤维素原料一般含有纤维索35%~45%,半纤维素20%~30%,木质素15%~25%。  相似文献   

6.
时在涛  徐广印 《科技信息》2011,(15):J0134-J0135
中国农作物秸秆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秸秆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对其秸秆资源量种类,分布以及资源量做了统计分析,根据对河南省秸秆资源统计分析以及利用方式、节能减排效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具体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其清洁能源化转化利用潜力巨大,且具有增加能源供给形式、减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多重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秸秆资源利用是大同市发展可持续农业,实现地方常新的有效措施。文章描述了大同市秸秆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分析了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及全市限制秸秆利用的原因。同时又通过大同市的实际,得出了秸秆资源利用对可持续农业的三个作用: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可提高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系统阐述了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途径,包括用作饲料、燃料、肥料、工业原料及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其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幸芳  李刚  韩敏  葛伟  刘圣勇 《河南科学》2011,29(12):1464-1469
以2000—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为数据基础,对河南省作物秸秆的种类、资源分布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是河南省主要的作物秸秆种类,其资源量比重分别达到47.30%和25.09%,累积占全省秸秆总量的72.39%,属于优势秸秆资源;其次为棉花和水稻秸秆,而油菜秸秆、芝麻秸秆比例分别为1.71%和0.83%,属小比例作物秸秆.根据各类作物秸秆资源量年度变化情况,小麦、玉米秸秆资源量逐年稳定增加,其它作物秸秆资源量则相对减少.河南省作物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周口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新乡市和安阳市(河南南部和东北部),累积占到全省秸秆资源的67.82%.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家农业部《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和《云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实施方案》等技术规程,通过开展《大理州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以获得大理州主要调查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分布、利用途径等情况,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全州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秸秆包括粮食作物秸秆和经济作物秸秆,其中麦秸、稻秸和玉米秸秆约占总量的70%。我国秸秆年产量约为7亿t,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文件,立项并实施了一批秸秆还田、秸秆发电、固化成型燃料、秸秆沼气集中供气以及秸秆制板等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秸秆综合利用效果并不如人意,唤起了国人对建立秸秆高效综合利用体系的关注和重视。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我国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秸秆耗量少、资源分布广、产品品种少、授权专利多、转化推广少。国家逐年增加秸  相似文献   

12.
我国每年产生5亿~6亿t秸秆,但经过各种处理的仅1600万t,相当于秸秆总量的2.67%,秸秆焚烧不仅烧掉了珍贵的可再生资源,而且污染空气,危害人民健康,影响工业生产和交通安全,煤焦了土壤,驱散了水分,还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因此,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秸秆直接还田,用养结合 据有关资料,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有恢复和创造土壤团粒结构,固定和保存氮素养料,以及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料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1999,(3):22-24
我国农村秸杆等资源丰富,但大部分都被白白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现介绍几种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1 用稻草、玉米皮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生产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胶粘剂等的主要化工原料,也是生产治疗哮喘病药剂及灌肠剂的主要成分。 堆贮、预处理:把稻草、玉米皮或其他植物秸秆在自然条件下堆贮,时间6个月以上。将堆贮后的秸秆清洗,使之溶胀,并除去杂质等。水和原料之比为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是举世公认的作物遗传资源大国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农业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亦称种质资源、基因资源、品种资源)。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又是大豆的原产地。业已查明,我国有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我国的栽培稻又  相似文献   

15.
世界养殖业发展趋势 农业绿色革命1960- 农业秸秆资源丰富 农区草畜业的快速发展畜牧革命1980- 发展中国家肉奶产量增长是发达国家的3倍发达国家肉奶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6.
贵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有机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作为中国西部地区一个贫困的山区农业大省,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着农业种植结构及农作物种类. 贵州省拥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但是这些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文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角度,在充分认识我省秸秆资源储量的前提下,探究秸秆作为燃料、肥料、饲料及原料在农业中的循环利用过程,并分析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以期达到减少农业废弃物,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热裂解生物质炭产业化:秸秆禁烧与绿色农业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秸秆处理是当前中国农业与环境面临的重大挑战.分析了秸秆处理与禁烧存在的机制性困难,认为秸秆处理需要从市场经济规律寻求产业化解决途径,关键是能源利用下养分资源重回农业循环;介绍了生物质限氧热裂解新技术特点及其在秸秆处理中的优势,讨论了其产业主要产品--生物质炭的土壤和农业功效,分析了秸秆气炭联产多产品产业链的产业化前景,提出秸秆热裂解生物质炭产业化提供了既处理秸秆废弃物又促进农业增产优质安全的新技术选择,形成了以生物质炭土壤施用和生物质炭基肥料生产应用为中心的绿色农业新途径.建议国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秸秆禁烧大环境下秸秆处理补贴政策,加大秸秆收储配套服务,强化树立已经初现的秸秆生物质热裂解产业优势,通过绿色农业市场化发展带动解决秸秆问题,服务中国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洋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出现农作物秸秆地域性过剩和违禁焚烧现象,论述了洋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与利用状况,提出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它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开发利用好农业资源指明了方向。做好农业工作,农业资源开发是关键。就苏北地区而言,应该说农业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以粮食资源为例,由于近三年农业连续获得大丰收,粮食出现过剩,从而导致市场价格低迷,政府定购收购的粮食只占粮食总产量的约10%。解决粮食供过于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秸秆年产量达7亿多吨。由于农作物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部分组成,自然状态下难以被微生物分解,所以秸秆直接还田后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转化的周期长,不能作为当季作物的肥原;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能源问题的解决,秸秆不再作为燃料,农作物在收割季节秸秆被集中焚烧的现象日益突出,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烟雾弥漫,影响陆路交通和飞行安全。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显得尤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