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世界水力资源极其丰富,迄今只利用了17%。按地区分布,利用率欧洲约为 59%,北美 36%,亚洲9%,非洲5%。1980年水力发电仅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5%。目前,美国、加拿大和苏联正在考虑利用北极圈的几条大河的水力资源;巴西已制订了利用亚马孙河及其支流发电6,600万瓩的初步计划;埃及阿斯旺水坝已使该国99%的农村电气化,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中国的葛洲坝水电工程能发电2,500万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坝。发展中国家小规模水力发电  相似文献   

2.
1952年埃及革命胜利后,为了彻底改变本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和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埃及政府决定制订发展经济的计划,并在1953年1月3日成立了“发展国民生产常设委员会”。五年来,埃及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57年7月纳赛尔总统说:“近五年来,埃及工业生产每年增加约10%。”1952年埃及的电力生产只有十二亿度,到1956年已增加到十五亿八千万度;棉纱生产1952年为五万五千六百九十三吨,1956年巳增为七万五千吨;棉织品1952年只有三亿一千七百万公尺,1956年增为四亿零五百万公尺。1956年下半年埃及曾遭受侵略战争的破坏和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但全年的电力生产仍较1955年增加12%,钢铁、  相似文献   

3.
旅行在“绿色的走廊”飞机在开罗上空盘旋一周以后,就向埃及南方的卢克索飞去。人的视界逐渐扩大了,这时才感到在开罗所见的苍郁繁茂的景色,只不过是荒凉的沙漠里的一个斑点而已。从飞机上看来,整个埃及好像是在黄色的盘子里托着一片巨大的银杏树叶子。这片叶子就是尼罗河和它在入海处的三角洲。它的西边是世界上最干燥炎热的利比亚沙漠,东边是阿拉伯沙漠,直到红海海岸。沿尼罗河的地形是很奇怪的。从开罗向南,两侧都是平坦的沙漠,远处有沙石的山脉,但愈往南,两边的山愈向河流逼拢,直到阿斯旺,两边的山已经直逼河岸,这就形成一个修筑水坝的自然的峡口。尼罗河,人们通常称它作沙漠中的绿带,或绿色的走廊。我们曾沿着这条走廊从埃及最南部的阿斯旺到北部的开罗。从这次旅行中,我们真正感觉到从沙漠手中夺取土地在埃及有多么大的意义,而这场斗争又是多么  相似文献   

4.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2,(3):70
大埃及博物馆2015年开放埃及文物国务部长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近日宣布,在建的大埃及博物馆将于2015年8月对公众开放。大埃及博物馆位于首都开罗至亚部在馆月位历山大市途中,占地约49万平方米,紧邻著名的吉萨高地金字塔群,预计造价50亿埃镑(约合8.33亿美元),2002年奠基。据称,博物馆建成后,将展出埃及历史上历山大市途中占地约  相似文献   

5.
根据来自華盛頓的消息,埃及已经拒绝接受美国和英国资”助”埃及建筑一座水壩的条件。埃及总理納賽尔並且認为美国控制的国际复兴开發銀行所提出的貸款条件是对埃及內政的無理干涉。埃及所要建筑的水壩是在尼罗河上游的阿斯旺附近,这个水壩的規模很大,需要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建成后不但有利於灌溉,因而可以大大擴展耕地面积,並且可以建成一个巨大的水力發电站。这个水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尼罗河谷的奥秘,了解上埃及的工农业情况,记者曾驱车从首都开罗出发,自北而南,奔驰于尼罗河两岸的公路,直达埃及的边城阿斯旺,历时十天,往返二千多公里。沿途访问了米尼亚省、阿西尤特省和基纳省的纳贾哈马迪市,目睹埃及人民为发展河谷经济所作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河谷风光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埃及还有这样一句俗话:“了解尼罗河是了解埃及的钥匙”。这些都说明尼罗河对埃及是何等的重要。埃及还流行着许多诗歌民谣,热情地赞颂尼罗河的慷慨和无私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1月3日,埃及央行宣布放弃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允许本币和美元之间进行"自由浮动"。此举使埃镑兑美元汇率跌势不止。与此同时,埃及央行还宣布将利率上调300个基点,并把隔夜拆借利率、隔夜贷款利率以及央行操作利率分别上调至14.75%、15.75%和15.25%。受新汇率政策影响,埃及国内物价应声上  相似文献   

8.
日本统治阶级几年前曾提出“使国民收入增加一倍的计划”。这个计划要在十年之内(1961—70年)“使国民生产增长一倍”。由于日本的当权人物把这个计划叫得震天价响,因此,“使国民收入增长一倍”这句话在日本颇为流行。但是,现在在日本成倍增长(日本语叫“倍增”)的项目确实不少,却偏偏不是什么国民收入,而是其它,有的增长还不止一倍,而是许多倍。结果,日本劳动人民生活收入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以1959年到1962年几个方面的事态发展来作为例证: 第一,资本在五十亿日元以上的大垄断公司从六十九家增至一百二十三家,仅账面利润就增加一点三倍。  相似文献   

9.
1984年对东欧各国的经济来说,是顺利发展的一年。东欧各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国民经济获得协调发展。国民收入普遍增长,增长率在3%至7.7%之间。多数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超过1983年。国民收入增长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20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机场上,抓到了一个名叫查尔斯·穆塞斯的古物盗窃犯,他不但盗窃和偷运埃及第十三王朝金字塔(在达舒尔)的古物,而且还携带没有执照的武器、弹药和进行非法的外币买卖。可见这个罪犯的胆子很不小,问题也不简单。究竟他是什么来历?原来他是一个挂着“考古学家”招牌的美国人。后来呢?埃及法庭给这个做了如此肮脏的勾当的美国“考古学家”判了刑:罚款19,000埃镑和缓期执行的徒刑13个月。然而,这个罪犯还极力狡辩,说什么“不知道把这些极贵重的古物运出埃及是需要许可证的”。  相似文献   

11.
1947年8月,巴基斯坦宣布成立时,几乎是一个单纯的农业国家。巴基斯坦中央统计局在后来发表的关于1948—49年度国民收入的统计中,工矿业收入总共只有一亿二千万卢此,仅占全部国民收入(169亿卢比)的千分之八。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巴基斯坦人民在独立后迫切要求建设自己的国家。最初,巴基斯坦于1950年7月订出了一个六年发展计划(1951—57),预定投资26亿卢比,其中对农业投资为8.2亿卢此,工矿业投资为4.9亿卢此,燃料和动力为4.7亿卢此。但事后发现这个计划有许多不妥和遗漏之处,于是巴政府决定成立计划委员会,进行修订。1951年7月,该委员会公布了一个“二年优先计划”,预定投资为5亿卢比,计划重点放在电力和工矿业(主要是棉、麻纺织业)的建设上。这两个计划后来虽然没有被严格执行,但可说是巴基斯坦历年来经济建设的依据。在1952—53年,巴基斯坦发生了建国后第一次粮荒,使它从一个粮食出口国家变  相似文献   

12.
自从英法和以色列发动侵略埃及战争以后,在西欧所发生的第一个严重的经济后果就是石油恐慌,情形一天比一天紧张。如果英法以不立即撤兵,西欧石油恐慌的后果将要更加严重。兹就中东石油对西欧经济的影响作一个简略的说明。中东石油蕴藏量和生产量很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已知总藏量和总生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极高。根据联合国“1945—54年中东经济的发展”一书所述,中东石油1945年估计的蕴藏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总藏量的40%。由于石油蕴藏量逐年有新发现,这个数字到1954年年底已经增到60%。1956年9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又把这个数字提高到70%—75%。最近西方国家还有一些报刊估计中东石油的蕴藏量占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总藏量的80%。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第一大国巴西,十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被称为“经济奇迹”。然而,近年来,它正在为过多的外债所苦恼。巴西从1964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外资(包括借外债),引进先进技术,经济突飞猛进。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国內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1.3%。即使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期间,巴西的经济仍在继续上升。1975—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还高达6.6%。从1964年到1980年的17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从544亿美元跃为2,374亿美元,增长3倍多;人均国民收入从692美元增加到1,992美元,增长了1.8倍;外贸总额从27亿美元增加到430亿  相似文献   

14.
目前正在醖酿进行的7月3日埃及国民议会选举,是埃及人民继去年反抗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取得胜利后的又一重大事件。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推翻了法鲁克国王的宫廷政权,取得了胜利。革命的第一年,革命政权还暂时允许法鲁克之子福阿德为国王并成立摄政委员会。到1953年2月始宣布临时宪法,于同年6月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以民族主义者为领导的埃及共和国宣告成立。根据临时宪法和建立共和政体的有关规定,埃及自1953年1月1956年1月为政治“过渡时期”。在这期间,“革命委员会”决定国家内外政策,禁止  相似文献   

15.
出了什么问题? 战后以来一直出现所谓“繁荣”的西德经济情况,现在已经一天天不妙下去了。在西德国内,“经济奇迹”的论调已经听不见了,代替的是“危机”、“衰退”、“下降”等等忧心忡忡的字眼了。究竟这个东山再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发生了什么问题呢? 去年,西德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从1956年秋天开始以来的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减慢的趋势还在继续,并且越来越严重。从1953年起到1955年西德工业生产曾经有过速度较高的发展。如1953年比1952年增长了10%;1954年又比1953年增长11.7%;而1955年又比1954年增长了  相似文献   

16.
埃及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约有一千五百五十万,占全国人口总数二千三百二十四万(据1955年官方统计数字)的67%弱。在埃及农业生产中以种植棉花为主,全国有70—75%的农民从事连种制的棉花生产。棉田几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埃及从十九世纪才开始种植棉花,到该世纪末期始大规模发展。但由于埃及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埃及生产的棉花不仅拉力强、带有丝光、纤维长,并且单位面积产量很高,每费丹平均产量为4.7坎塔尔(1费丹合6.3市亩或0.42公顷,1坎塔尔约合45公斤),几乎比我国每市亩平均产量多一倍。  相似文献   

17.
拉美的债务     
三十年来,拉美经济取得了显著发展,国内总产值比1950年增加了3倍,平均年增长率达5.5%,按人口平均收入计算,拉美约为南亚的6倍,比撒哈拉以南非洲高3倍,为东南亚的1倍以上.拉美已成为第三世界中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然而,拉美许多国家是依靠工业发达国家的资金来发展经济的,因而外债负担日益沉重.现在拉美已是向国际和私人金融机构借款最多的地区.1978年底,拉美所欠的中期、长期债务达1,000亿美元以上,为1974年底的一倍.至1981年外债总额接近2,000亿美元(一说近2,500亿),相当于该地区1980年出口总值1,050亿美元的两倍.这些债务大多数是条件苛刻的,平均偿还期短,利率高(一般在20%左右).1980年拉美还本付息的钱估计约占出口收入的四分之一.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拉美舆论对不少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迅速增加的债务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18.
1959年阿联和苏丹政府达成协议:在苏丹境内的瓦迪·哈尔法附近的一百七十公里长的地带和阿联境内阿斯旺以南的地带,辟为一个大人工湖,储蓄尼罗河在泛滥时期流下的洪水。今年5月,阿斯旺高水霸完工后,瓦迪·哈尔法市和它周围广大的地区就将淹没于汪洋的尼罗河水中。瓦迪·哈尔法地区历史悠久,已经出土的文物证明,它在古代努比亚王国时代占重要的地位。努比亚王国在公元前八世纪  相似文献   

19.
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温州市人均国民收入低,属于全省最低的地区之一。自1980年全省试算国民收入指标以来,我市人均国民收入计算值历年偏低,近几年则更加突出。据统计,1986年温州人均国民收入排列在全省11个地、市的倒数第2位,仅高于丽水地区,为杭州市的36%左右,1987年同样没有改观。详见下表: 国民收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指的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以人均计算的国民收入,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因此,温州人均国民收入数值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温州经  相似文献   

20.
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严重不足,这已成为制约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障碍。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直接从事高科技产业的企业,由于创新机制和市场机制的驱动,必须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上海民管科技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的费用,1993年达6.28亿元,1994年又增加到8.64亿元,分别占当年技工贸销售额的7.2%和6.8%,这一比率大大高于一般的工业企业。保持如此高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