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2003年从火星上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显示: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球,悬挂在一片漆黑的永恒虚空中,比它小得多的月亮依伴在侧.一些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称,如果这张照片拍摄在8亿年~6亿年前,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象可能会大不相同,那时的地球应该是一幅黑白图景,没有我们今天熟悉的蓝色海洋和绿色大地,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在黑黝黝的土地上,地球看起来只是悬浮在太空中的一颗毫无生命气息的白色"雪球".  相似文献   

2.
如果一个人单从报纸上的大标题看问题,似乎科学在本千年末并没有留下精彩的印记。当3个探测器──“火星气候轨道器”、“太空2号”和“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神秘地失去音讯时,关于火星的新发现的希望就成了泡影。而当一只陀螺失效时,哈勃太空望远镜便不得不闭上它的眼睛,等待航天飞机去修理。 然而这些令人沮丧的事件只不过是整个事情的一部分。回眸20世纪最后一年,显然远非是不堪回首的,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取得了些许突破,这得益于知识的不断积累。 尽管遭受了一些挫折,但航天器仍继续进行着对太阳系的探测和对宇宙的探索。其中不乏对通往太空的方式的思索:从空中呼吸器和太空气球,到超轻型的航行。科学家们继续进行关于机器人或人是否首先应该探索太空的辩论,并且考虑人类如何才能在星球间赚钱。而在人问,《科学美国人》杂志编纂了一份探索另外的世界的网络指南。  相似文献   

3.
宇宙太阳能发电站前景广阔。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发射一万千瓦的实验卫星,当卫星运行接近地面接收天线时,便立即进行输电……美国航空航天局古文皮特·格雷加博士于1968年最早提出了建造宇宙太阳能发电站(SPS)的设想。他的基本思路是把太阳能发电卫星发射到空间轨道上去,并在太空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通过微波传  相似文献   

4.
外太空冶金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地球矿物资源的禀赋下降和日益枯竭,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外太空资源开发已成为国际宇航界热议的话题。在太空资源的开采和基地的建设中,冶金工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外太空物理化学环境与地球有着极大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的,比如超高真空、失重、超重,以及天体化学环境组成等,而迄今为止冶金理论都是在地球表面的特定环境中建立的,一旦应用到外太空环境中,面临的压力、温度、重力加速度,以及所在星球化学组成等不同,都会导致已有冶金规律的失效。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外太空条件下的冶金过程及其规律。针对这一问题,拟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3,(10):80-80
问:灯泡为什么做成梨形? 答:肉为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通电后,灯丝发热,温度高达2500℃。金属钨在高温下升华,一部分钨的微粒便从灯丝表面跑出来,沉淀在灯泡内壁上。  相似文献   

6.
人类探测宇宙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在此期间,科学家一直在推测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50年前,人类开始向太空抛掷“物体”,不过它总是在几分钟内就落回地球;40年前,当人类再次把物体送入太空时,它们留在了那里。而现在,地球人终于也可以停留在太空中了。 在探测宇宙过程中,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在地球上的实验室中,通过模仿宇宙形成早期的情景,我们了解了那个时期的生物是如何在宇宙中生存的,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繁衍生  相似文献   

7.
走,去太空     
<正>为什么大家都如此渴望太空旅游?因为它不仅能满足人们遨游太空的梦想,更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除了可以欣赏到太空旖旎的风光,还能享受失重的感觉。可以说,此景只应天上有。太空,曾经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之地,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但又有几个能真的一睹宇宙的风采呢?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好像去太空走一遭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许多科技公司顺应时势,推出了太空旅游项目,但是价格却十分昂贵——2000万美元,约合12亿人民币。迄今,除了几位富豪,普通人想要饱览宇宙风采仍是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8.
长期失重和暴露在宇宙辐射中会以人体造成极大损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肌肉和骨骼萎缩 肌肉和骨骼萎缩是太空旅行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关键领域之一。在地球上,肌肉和骨骼由于不断地对抗重力而得到锻炼,在微重力的太空环境,它们就会退化。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大卫·沃尔夫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停留4个半月后,仅背部肌肉就减少了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10日,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铱33”号与俄罗斯一颗报废卫星“宇宙2251”号,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相距地面大约790千米的太空相撞,相撞后两颗粉身碎骨的卫星产生的“残碎片云”便散布在茫茫太空中。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11.
吴沅 《自然与人》2009,(6):34-37
神奇太空、茫茫宇宙,成了人们十分向往的旅游胜地。如果你乘坐宇宙飞船进入离地100千米的高空,就可以“尝”到片刻失重的“滋味”,还可以尽情观赏美丽的地球。如果你乘坐宇宙飞船抵达离地200~400千米的太空放眼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弧形的地平线、蓝白相间的地球呈现在你的身下,大海、白云、陆地时隐时现……此时漫天的星星,仿佛是镶嵌在黑色天鹅绒大幕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  相似文献   

12.
现在,包括钼—钾和铌—锌在内的超导化合物已成了宇宙冶金学的研究对象。众所周知,在近宇宙范围内,降落重力加速度为10~(-4)~10~(-6)d,这就是宇宙条件下与地球上区别的主要因素。失重会对结晶熔化过程以及固态和液态金属的相互关系产生极  相似文献   

13.
太空天梯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人类发射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空间站在太空中遨游和进行科学实验,但都是依靠火箭才能把它们送上太空轨道,这常常要耗费大量的燃料,而且每次运送的物资和人员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开发太空资源的需要。人类越来越感到在地球与空间站或人造卫星之间,应建立一条空中通道。于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为建立“太空天梯”,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宇宙基地计划和它的概念自从1957年苏联最早把“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以来,人类又经历了四分之一多世纪。这期间,以美苏为主的各国宇宙开发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尤其是美国,已分别完成了载人月球旅行的阿波罗计划、开发往返宇宙费用更低廉运输机的宇宙联络飞船计划,和建设有人宇宙实验室的热爱太空计划,苏联也有自己的礼炮计划。  相似文献   

15.
这种玩具是由竹蜻蜓和陀螺组合而成的。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在塑料制的陀螺上用502强力粘合剂粘上一个竹蜻蜓叶片即可。玩时把它当陀螺抽,抽一鞭子,竹蜻蜓便飞速旋转,带动陀螺升入空中。一会儿落到地面后,再抽一鞭子,又升入空中,如此反复,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6.
新京 《科学之友》2005,(17):34-37
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夜空被无数美丽的焰火点缀,但最引人注目的一朵焰火绽放在距地球1.32亿km处的太空中: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号宇宙探测器发出撞击舱,以10.2km/s的宇宙速度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4日凌晨,人们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到这朵熠熠生辉的太空焰火.  相似文献   

17.
讨厌太空     
太空是令人向往的,但同时又是令人厌恶的。真的,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讨厌太空,只说下面几个方面就够了。 失血缩骨 当人类进入太空时;地球引力作用就会消失,人的身体内也会出现奇怪的变化。 地球引力即指重力,它的存在可能是一种负担,比如你在举起一个塞满东西的背包或把一辆自行车推上山坡时,就能感受到重力的影响。但如果完全没有重力,人则可能受伤,比如宇航员在经历长期太空旅行之后重返地球时,通常不得不由地面工作人员用担架抬出太空舱。 重力不仅是一种作用力,同时也是一种信号──一种能告知身体如何行动的信号。一方面,重力告知肌肉和骨骼应该有多结实。在失重状态下,由于身体飘浮起来,肌肉派不上用场;会迅速萎缩。我们知道,肌肉原本就是用于对抗重力的,例如小腿和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帮助保持体态直立。而一旦用不上了,就可能有20%的肌肉退化。退化速度之快,甚至可达到每罔消退5%。 失重对骨骼有更大的影响。在太空中,骨骼以每月约 1%的速度萎缩,其萎缩总量甚至可能高达40%一60%。 此外,重力还会影晌血液。在地球上,血液集中涌向脚部。人站立时,脚部的血压可高达200毫米汞柱,而头部的血压仅为60--80毫米汞柱。而在太空中,宇航员所习...  相似文献   

18.
<正>浩瀚宇宙,灿烂星河,有多少人心向往之。我国明朝有一位官员本名叫陶成道,任职"万户",人们也称他为"万户"。万户拥有一颗探索太空的热忱之心。据史料记载,万户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命他人把自己捆绑在这张椅子上,他自己的双手则各执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但是火箭刚升空不久便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的奇缘 我这一生和太空美术(或称宇宙美术、天文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还要从50多年前说起。当时我还是一个刚刚学会看星、开始爱好天文的青年。1944年夏天偶然在重庆街头地摊上看到一本5月29日出版的美国LIFE(生活)画报,上面刊登了一套太阳系中土星风光的组画,设计的优美、造型的奇特立刻吸引了我。我认为这种太空美术必会成为宇宙和大众的桥梁。从那时起我就立下了终身从事天文普及工作的志愿,一定要把宇宙的奥秘和太  相似文献   

20.
死亡之星     
宇宙创民之谜 在无垠太空的深处,潜藏着可怕的毁灭之光。毁灭之光所到之处,一切生命都被荡涤干净。毁灭之光是由无法想象的巨大物质爆发时所产生的,在浩瀚宇宙中,这种大爆炸每天要发生几百次。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这种死光的来源。现在,他们也许终于找到了答案,而这个答案也蕴含着宇宙创世的大秘密:宇宙是怎样诞生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当我们仰望夜空,能看到满天繁星闪烁,然而,很多亿年前,宇宙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的宇宙一片黑暗,没有生命,没有星星,也没有光来照亮无边的黑暗──那就是宇宙大爆炸刚刚止息之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