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参与渠道的网络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已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生活里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综观目前的发展状况,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受到社交网络肆意膨胀、政治参与心态不成熟、参与动机趋向功利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面对现实,政府应完善网络立法和监管,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要提升网络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通过对长沙市三所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概括出了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提出了规范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加强大学生网络民主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民主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民主意识。首先,高校必须实行民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政治实践,培养正确的网络民主观;加强说服和议程设置,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民主;宣传网络政治参与理念,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培养网络民主参与的行为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网络政治是指在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政治现象.网络政治在获取政治信息时间短、激发参与国家政治的主动性、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便捷途径等方面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网络政治同时也存在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淡薄.网络政治的不及时性削减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网络政治的多元化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等消极影响.要发挥网络政治的优势,克服网络政治的弊端,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的措施有加强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提供保障;加强网络管理,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网络建设,规范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5.
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就是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自觉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实现自身政治社会化。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是由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自身内涵和具体实现路径决定的,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主导大学生网络政治价值追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支撑大学生政治情感,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才能与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参与态度积极正面,参与渠道多样.同时也存在着参与动机复杂、参与效能感低、无序参与等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状况,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引导他们有序地参与网络政治,是当下社会和高校的一项要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来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诉求、影响政策过程和争取政治利益。但是,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所呈现出的无序性、非理智性等特点对高校的维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从维护高校稳定的角度出发,应该有效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8.
温佳豪  张敏 《科技信息》2012,(29):209-209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本文侧重于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概念内涵的深入探讨与分析,分别从深层内涵与概念特点进行论述,较科学的界定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与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9.
发挥校园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高校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校园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主阵地,优化队伍,增强素质,统筹规划,打造精品,有效地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谢晖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6):132-133
网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网络使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互联网中的信息垃圾和网络犯罪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网站(尤其是校园网)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一支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