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杏林区农技站于1998年晚季,1999年早季在海沧进行两系优质杂交稻两优培9的示范试种,结果显示该组合产量高,主要农艺性状优良,抗性较强,米质佳,值得在福建省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6.
7.
2005年,凤庆县科技局从湖南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引进超级杂交稻选择洛党、营盘两镇不同区域气候、采用不同栽培规格、不同播种时间进行栽培试验,通过采取“精量播种、培育壮苗、浅水灌溉、精确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规范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培杂双七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2年采用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与广东丝苗型优质稻品种七占配组杂交而成。它属感温型中熟组合 ,在广东早季全生育期 12 5~ 130d ,晚季 113d ,比对照组合汕优 6 3早熟 5~ 6d。株高90~ 10 1cm ,株型集散适中 ,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快速繁殖三系杂交稻博优64和两系不育系HUTB2S的研究结果.由剥去了内稃和外稃的米粒经无菌发芽获得实生苗,以实生苗为外植体,成功地实现了快速繁殖.在组培条件下,水稻无菌实生苗可以反复分株继代增殖.试验了N6、MS、H、1/2MS、BS、SJ-1等6种基本培养基,用于促进分蘖的效果依次为N6>MS>H>1/2MS>BS>SJ-1.在被试的KT、6-BA和ZEA等3种细胞分裂素类激素中,KT最适合用来促进分蘖.促进分蘖的最适蔗糖浓度范围9%~12%.在高蔗糖浓度(9%~12%)和高KT浓度(8~10mg/L)条件下,水稻无菌苗不仅分蘖多,植株健壮,而且根系发达.水稻组培苗移栽至大田后长势旺盛,长相一致,目前尚未发现明显的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稻泸光2S/130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比较了两系杂交稻泸光2S/130与汕优63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泸光2S/130籽粒产量8.7t/hm2,生物产量17.7t/hm2,分别比后者高13.7%及18.3%,泸光2S/130抽穗前贮藏的干物质及抽穗后积累的干物质对产量的贡献分别为24.3%和75.7%,而汕优63分别为57.6%,和42.4%,泸光2S/130抽穗后群体叶面积较大且衰减平衡,NAR及CGR较高是形成抽穗后光合产物的积累优势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一、示范片实施基本情况 两系籼杂双季双抛双优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片设在桐城市新渡镇柏年村,属内河圩区,土壤为沙泥田,有机质含量为2.3%,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105mg/kg,9.2mg/kg和63mg/kg,pH值为6.5。示范片面积为28.1公顷,灌排条件较好。两系籼杂组合:早稻为香两优68,晚稻为培两优288,种子均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目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已占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产量占稻谷总产量的60%以上,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引导农民掌握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是进一步提高产量,加快推广杂交水稻种植的有效途径。下面具体谈谈杂交水稻栽培的几个关键性技术。 一、播种期及浸种 1.播种期:杂交水稻的播期应根据各地的茬口而定,在茬口允许的情况下,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播种愈早愈好,一般冬闲田和油菜茬应在4月下旬播种,而麦茬应在5月上旬播种,最迟到5月中旬。 2.浸种:由于杂交水稻颖壳较薄,且颖壳闭合不紧,因而吸水快,浸种时间要比常规水稻短,且不能连续浸种而应采取间歇浸种,或日浸夜露法浸种,即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一段时间后,捞上来晾2~3小时,然后再浸,如此反复;或白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水稻区试会上传出喜讯:2008年参加全国长江中下游地区10个省中籼筛选试验入选进入区试的21个组合中,安徽占据7个,占33.3%。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水平继续在国内保持明显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7.
安庆市曾经是全国10个水稻高产地区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口日益增加,原有的生产水平、质量水平已不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安庆市地处双季稻区最北缘,是理想的水稻新组合的生态鉴定点.因此,安庆市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两系杂交稻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水稻生产在产量、质量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力地调整了全市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而且以两系杂交稻科技示范工作引领农村科技工作,提升了全市农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提高籼型两系杂交稻产量的主攻方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个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在5个播期条件下的播始天数、株高、单株草重、谷草比、单株有效穗、每穗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等10个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结实率及谷草比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正相关)较大,而且这2个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也较大,说明现阶段提高结实率及谷草比是选育强优势籼型两系杂交稻的主攻方向。对提高结实率的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