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大乘佛教净土思想观念中所蕴涵的“道”“器”合一的相辅相济关系,一方面强调通过在“境净”中实现主体的外在超越,而另一方面主张主体以“心净”求得自我内在精神的超越。佛家这些义理和认知思维,蕴涵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崇奉。同时,他们在创作和践行中所显现的人文生态观念,也契合了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学理精神。  相似文献   

2.
佛教众生平等的伦理思想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同时更深刻地阐释了所有存在的本性上的统一性,揭示了人和自然在佛性上的内在一致性,进而使得人类能够以一种万物一体的情怀去关照自然。爱护自然,因而佛教众生平等的伦理思想成为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基本规律的现代科学,。古代社会虽然没有外的生态学概念,但是“人与环境”这对矛盾却是古今中外的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古代中国生态思想也以其独特的品格显示着它的历史价值和启迪意义。本文对中国古代生态2文化的思想源流的分析,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这一优秀遗产。本文刊谨至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4.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世事无常、因果相报。这种思想让经历了家庭中落、青年坎坷、国无宁日的张恨水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不可把握和虚无荒诞。尽管他的小说表面上写得热热闹闹,但却隐藏着他那无法排解的人生悲凉意识。  相似文献   

5.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世事无常、因果相报。这种思想让经历了家庭中落、青年坎坷、国无宁日的张恨水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不可把握和虚无荒诞。尽管他的小说表面上写得热热闹闹,但却隐藏着他那无法排解的人生悲凉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代生态关怀从浅层向深层发展,形成了深层生态理论。深层生态理论在其构建中向东方文化寻求资源。在对当代西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概括基础上,对于东方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进行深层生态资源上的挖掘,对其深层生态的实践也进行探讨,对已有的深度生态理论和东方佛教文化之间进行进一步地沟通,以期增进一个适合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生态保护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7.
在解决当前严峻的生态问题上,传统佛教与现代环保有着不少契合之处,其生态理论为人类战胜生态危机提供了极佳的视角。佛教徒所开展的一系列"护生"实践是科学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措施。然佛教的发展对生态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积极作用却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具体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以及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的生态实践观等观点,有深厚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底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卢巧  胡硕利 《科技信息》2011,(15):124-124
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特别是其中的天人关系,为江西的绿色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梳理孔子的"天人关系"思想,旨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夏代至明清的中国先哲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从风水的含义及其哲学思想出发,分析了风水在传统村落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营造等方面所包含的科学生态观念,通过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思想和手法,为发展、运用并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筑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不谋而合,二者都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是相互契合的。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生态道德教育,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只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才能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刘宇 《科技信息》2007,(29):225-22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意生态建设,避免生态灾难,促进人地和谐。新农村生态建设主要包括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对于21世纪的中国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发展模式。加强生态文明的研究,将极大的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在造成大自然伤痕累累的同时,人类也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出传统发展模式和科学技术的滥用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哲学角度对生态危机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提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前提,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关键,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层次的文化,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及一切活动。“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但本文主要论述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具有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对自然的知恩图报意识,并将义务观、善恶观从人类社会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这些朴素而深邃的生态伦理观是可供我们借鉴、继承和弘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