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民小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供热管网最初的流量分配发生了很大变化,易出现住户室温冷暖不均的问题.该文通过探讨利用系统管理、自动调控、合理调整系统结构的方式实现供热系统优化运行,达到节约能源消耗,提高供热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建筑工程使用中,居民住宅供热计量是供热管理中的重点。利用现代供热计量技术及温控方式,能够使用户按照室温实际情况调整供热,避免传统供热方式造成的能源浪费。在温控技术的应用中,供热计量问题是影响现代温控供热的关键。在现代供热改造中,加快供热计量技术的应用是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目标实现、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构建的重点。本文就我国居民供热计量技术现状及发展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为设计计量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案,分析了温控阀控制过程与房间热动态过程。建立描述温控阀、散热器、房间动态特性的方程并联立求解。在不同运行工况及热扰作用下,对散热器流量、散热量、回水温度、房间室温等变量的动态响应进行仿真模拟。通过理论计算完成稳态验证,并通过对北京某小区供热系统的测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温控阀保持全开状态以及按作息规律进行调节情况下,回水温度及室温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均小于1℃,表明了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温控阀作用下的房间动态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设计计量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案,分析了温控阀控制过程与房间热动态过程。建立描述温控阀、散热器、房间动态特性的方程并联立求解。对不同运行工况及热扰作用下散热器流量、散热量、回水温度、室温等变量的动态响应进行仿真模拟。通过理论计算完成稳态验证,并通过对北京某小区供热系统的测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温控阀保持全开状态以及按作息规律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回水温度及室温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均小于1℃,表明了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已得到了推广应用,随着近几年煤炭、水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供热成本大大增加,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与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对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可靠和节能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先进的供热系统控制节能技术,可实现供热系统实时参数和状态监测,跟踪外温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和流量,改善供暖质量和实现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连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发电供热有限公司的供暖负荷每年都增加上百万平方米甚至数百万平方米的面积。目前供暖面积已达到1800万平方米。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供热调温曲线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合理的供热调温曲线作指导,可以在保证用户室温的前提下,避免供水温度过高,降低管网运行风险,并节约大量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供热系统备用户及每个用户内备个采暖房间的供热量,都是经设计计算确定的。如果散热器不能按设计要求供热,出现供与求之间的差异,就会出现不热、过热或热的不足、供热不均等热力失调故障。室内不同层之间的热力失调叫竖向(垂直)热力失调,同层并联环路之间的热力失调叫水平热力失调。供暖系统的故障检查与排除,就是要查明热力失调的原因和部位,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排除,使散热器能按设计要求均衡供热,以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室温。  相似文献   

8.
姜涛 《科技资讯》2013,(11):51-51,53
小区的供热是小区居民生活中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合理的管网设计会影响到系统的供热效果,给热用户带来不便。本文对小区供热管网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方便实践中对小区供热管网进行改造时有可参考之处,从而使供热系统更加完善,更好地为热用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主要是通过增加供热管道内温差,形成强大的温压驱动力,达到远距离供热要求,同时将发电厂的余热进行有效利用,既有利于节能减排,又有利于集中供热达到室温要求。本文从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节能方面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屠梦婷 《甘肃科技》2006,22(10):167-168
最新的经验显示:大规模的太阳能在连片供热的利用比小规模的利用更加有利可图;而且可以推动太阳能供热在市场有令人瞩目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建造大规模太阳能供热面板的每平方米造价要远远低于小规模的。同时,其性能也要好于小规模的太阳能供热。总而言之,结果是我们看到了性价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金静 《甘肃科技》2007,23(10):139-140
通过对我国供热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城市供热体制、供热特点、供热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新问题,从供热政策、热费制度、补贴机制、系统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城市集中供热的具体供热形式,针对供热形式、供热建设投资、供热热源、供热热网、供热热费的收缴、供热环境等问题,提出集中锅炉房供热是弥补热电联产供热不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每逢进入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城镇均采用统一的供热管道进行供暖,其中大部分居民小区及企事业单位仍采用水暖。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由于不同居民或单位对室温需求不同,但用户不能自行控制供暖温度,所以在温度过高情况下,只能通过开窗等方式降低室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目前,市面上对于水暖供暖的控制仅停留在机械化和半智能化的水平,没有达到智能化。本装置的研究立足于实现供暖控制的智能化,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室温,终端设备将根据采集信息自动进行处理,从而既方便了用户又节省了资源。  相似文献   

14.
变流量工况下的散热器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计量供热系统散热器在变流量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建立了散热器动态仿真模型。考虑了水流经散热器时的流动延迟,利用Lagrange法的思想,建立了流动过程、滞流过程、过渡过程的微元模型;利用Euler法建立了散热器集总模型;考虑散热量与室温的耦合关系,结合房间温度模型,进行联立求解。北京及天津2个小区采暖系统的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该模型可用于变流量供热系统的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居民住宅楼一般均采用同程式单管顺序式采暖系统供热.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个另人头痛的问题,就是上层室内温度过高,下层室温较低,即竖向热力失调.竖向热力失调普遍地存在于单管顺序式采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热电热泵热水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热电热泵进行了热力分析,并通过改变热媒流量、热媒温差、电流输入等运行参数,对热电热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近室温条件下,热电热泵作局部供热应用时,其供热系数达到1.6以上,比较直接电加热的形式,热电热泵装置不失为一种节能途径.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热电热泵快热式热水器,对热水器各部件的匹配进行优化,并对各环节进行了传热强化.该热水器独特的热媒流程一方面回收了排水废热,同时提高了热电热泵性能.对样机进行性能测试表明,样机比普通电热水器节省电耗4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对分户热计量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热舒适、工作效率、健康标准等方面出发,以热舒适方程及PMV/PPD评价指标为依据,对采用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居住建筑的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确定其为20℃,室温变化范围是16℃~24℃,从而解决了热负荷计算的核心问题,对完善热计量技术及相关暖通规范的编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薛永春 《科技信息》2011,(11):I0374-I0374
实施城市供热系统改造是实现供热商品化,提高供热质量,逐步向按表计量过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分户改造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解决热费收缴难等供热顽疾,促进供热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维护供热双方利益,提高供热质量。近年来,我公司对老式住宅楼供暖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件进行了分户改造供暖,  相似文献   

19.
在简述山西国锦煤电有限公司供热改造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国锦煤电有限公司供热改造需解决的问题,从采用高背压供热技术、增加乏汽供热占比降低供热成本、选型配套水锤防护系统应对长输管网运行方式、优化改造方案适应公司已有系统等方面,介绍了供热改造的技术优化。  相似文献   

20.
住宅重力循环供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集中式供热系统不能实现"按需供暖"的现象,提出一种新型的单元住宅补偿供热系统.该系统采用重力循环式热水供暖,无需管道循环水泵设备,更加节能环保.介绍了单元住宅补偿供热系统的组成、性能优势,并以典型房间为例对该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计算,验证其合理性.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系统对南方无供暖地区及北方供暖期前后的过渡时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