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鼓是我国西南和岭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珍贵的文化遗物。铜鼓是代表壮族铜器冶铸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尽管学术界目前对其起源问题尚众说纷纭。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发现各式各样铜鼓已五百多面,为兄弟省区之冠。使用时间之长,已是公认的客观事实。史料中有关岭南地区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情况,记载不绝。《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载:“援好骑,善别名马。往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唐章怀太子注引裴氏  相似文献   

2.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根据调查资料可知,目前我国使用铜鼓的民族有壮、布依、水、侗、苗、瑶、彝、佤等民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南方各省(自治区)共有一千多而铜鼓,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两省(自治区)。广东、贵州、湖南次之。这些铜鼓大多数是从少数民族地区收集的。解放后,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发掘了一批铜鼓。这不仅是我们研究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历史的宝  相似文献   

3.
铜鼓文化是古代中国长江以南到东南亚的广阔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典型文化代表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与壮族铜鼓文化相比,布依族铜鼓文化虽在起源、社会功能和艺术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分布地域、铜鼓类型、铜鼓名称以及铜鼓"十二则"鼓谱等多方面却又表现出了独特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古代铜鼓,流传地区极广,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发现。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亚、印尼、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新几内亚也有发现。使用铜鼓的民族很多,时间又很长,有些民族至今仍继续使用。著录和研究铜鼓也已有相当长历史,以清乾隆《西清古鉴》著录铜鼓图象起算,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以1884年法国人迈尔(A·B·Meyer)著《东印度群岛之古代遗物》作为运  相似文献   

5.
以古代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的调音技术为基础,圆板的振动公式为指导,利用现代工具对新铸造的麻江型铜鼓进行调音和音频分析,初步说明铜鼓与中原的编钟相似,也是可以进行调音的.  相似文献   

6.
古代壮族铜鼓与内地铸钟调音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古代壮族铜鼓调音技术与内地铸钟调音技术进行了比较 .中国内地至少在公元前 6世纪就已经掌握了精湛的铸钟技术和精确的调音技术 .从秦汉之后 ,铸钟调音技术日益衰微的时候 ,在南方壮族先民地区铜鼓的铸造和调音技术却日渐发展起来 .铜鼓调音的铲痕分布模式与现代声学理论中的圆板振动节线分布模式是完全吻合的 ,这种调音技术与内地的铸钟调音技术是不同一个源头的  相似文献   

7.
古代铜鼓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形制纹饰、社会文化功能随着时代、地域、使用族群的变化而演变,铸造技术亦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变革。该文结合文献资料,从铜鼓的铸造工艺、材质及铅同位素比值角度归纳分析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北流型、遵义型、西盟型、麻江型铜鼓的铸造技术特征,梳理了铜鼓在滥觞期、成熟期、发展期、普及期四个发展阶段中铸造技术的演变情况。综合来看,各类型铜鼓以泥范块范法及失蜡法为铸造方法,在铜鼓体量、壁厚、垫片设置、合金配比、纹饰制作方式、浇注系统设置等上存在技术要素演变,铜鼓社会文化功能也有相对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对古代壮族铜鼓调音技术与内地铸钟调音技术进行了比较,中国内地至少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掌握了精湛的铸钟技术和精确的调音技术。从秦汉之后,铸钟调音技术日益衰微的时候,在南方壮族先民地区铜鼓的铸造和调音技术却日渐发展起来。铜鼓调音的铲痕分布模式与现代声学理论中的圆板振动节线分布模式是完全吻合的,这种调音技术与内地的铸钟调音技术是不同一个源头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然科学、民族学、考古学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经过合作研究,确认了广西北流县铜石岭是汉代俚人(壮族先民)铸造北流型铜鼓的遗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铜鼓铸造遗址。1987年11月25日,自治区科委召开技术鉴定会,通过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考古研究所及中国科技大学等9名专家对这项研究作出的鉴定。铜鼓是国际性文物,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铜鼓出土。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和出土铜鼓2000多面。中国是发现铜鼓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铜鼓是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诸多民族创造的青铜文化瑰宝,它集冶炼、铸造、音乐、美术、舞蹈于一体,是研究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该书作者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老挝克木鼓进行调查,共搜集到64面收藏于博物馆的铜鼓资料,并对之进行分类研究。并对与之相邻的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的同类型铜鼓进行调查,搜集了154面黑格尔III型铜鼓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老挝克木鼓进行了调查,共搜集到64面克木鼓的资料,对这些铜鼓实物进行了铸造技术的分析,并实地调查了失蜡法铸造铜鼓的工艺.认为克木鼓属黑格尔Ⅲ型鼓,其铸造工艺为失蜡法.鼓面立体蛙饰、鼓耳和鼓面中心的光体先制成蜡模,然后粘贴到铜鼓蜡模上,再与铜鼓一起浇注而成,浇注口可能设在鼓足处.其他纹饰则采用了印痕法和滚压法,雕刻法只用于修补鼓上模糊的纹饰.制造纹饰精美、鼓壁薄且较均匀的铜鼓,铸造者在造型设计、合金配比和金属熔炼等方面都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铜鼓,数量很大,据粗略统计,目前国内外收藏达一千四百件之多。这种铜鼓自春秋时期产生以来,绵延二千余年,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和四川诸省,为各族人民爱好和使用。它全为铜铸,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侧有四耳,通体皆饰有花纹,造型与中原地区的铜鼓迥然不同,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它与中原地区古代文化究竟有着什么关系,这是目前铜鼓研究中受到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拟从古代西南铜鼓的发生与发展来探讨一个它与中原古代文化的关系,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广西各地市博物馆馆藏麻江型铜鼓的大量实物观察与测量,分析研究其所存在的铸造痕迹,以此来探究其铸造工艺.在麻江型铜鼓鼓面边缘,普遍存在跨度较长、厚于鼓面边缘的截口,通过分析得出该截口为麻江型铜鼓的浇口.同时研究鼓面存在四道凸弧的麻江型铜鼓,认为凸弧与截口组成了该类麻江型铜鼓的浇铸系统,浇铸方式为鼓面朝上浇铸,而只有截口的铜鼓则有鼓面朝上浇铸或者鼓面朝下浇铸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14.
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使用、拥有、收藏铜鼓的民族,不能说明其就是发明、创造、传承铜鼓的民族。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濮人鼓”和“越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与壮族“那文化”有关。越人中的“巫成”就是最早的铜鼓制造者。壮学先驱者徐松石认为:铜鼓与壮族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被誉为“铜鼓民族”。因此,壮族是最早发明铸传承铜鼓的少数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15.
铜鼓装饰纹样及铜鼓造型伴随着铜鼓的发生而发展。它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造型与装饰的高度统一,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民族习俗、图腾崇拜、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真实写照,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先民文化艺术形态和思想意识的具象或抽象的再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时瑶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演奏铜鼓的叙述,分析概括了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婚丧节假日等风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大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白族主要聚居区,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从远古到近现代,白、汉、彝、回等民族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洱海地区成了云南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地之一,尤其是滇西的交通要地。大理地区新闻报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丰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大理国是继南诏之后崛起于我国西南的又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段思平作为大理国的建立者,他的族属、出身等问题一度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对于他的族属为白族先民白蛮学界已达成共识,而就其出身仍没有定论,有人认为他生于大理,家境贫寒,也有人认为他生于通海,父亲贵为大义宁国的通海节度使.笔者认为不管段思平出身如何,都是值得白族人民及其后嗣子孙祭奠、追忆并为之自豪的一代英主.  相似文献   

19.
白族的原始宗教“朵兮薄”教,至今还流传在大理白族地区,它以鬼和本主为崇拜对象,是在古代白族先民“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现象,并作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一种信仰而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20.
白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白族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是一部白族文化研究的力作。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很有特色:一是用文学作统摄,全面观照白族碑刻;二是综合各类文献,以时代新思潮解读;三是以文化为视野,充分揭示碑刻的意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学史来读,也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化论著来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