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监测地理国情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测绘部门的战略使命。城市扩张与历史变迁是地理省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测城市扩张与历史变迁的目的就地利用历史地理空间数据,结合相应时期的社会经济数据,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反映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发展变化的情况,分析中心城区监测要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聚共同推动城市地域的空间范围不断外延.城市地域扩张是城市用地需求增长在地理空间上的反映,但是学界对于用地需求增长的本质原因并未建立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本文以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为依据,从供给与需求视角构建了解释城市地域扩张的逻辑框架.该框架的思路是外部需求促进了城市基本部分发展,从而推动...  相似文献   

3.
HJ-1卫星数据在上海城市扩张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扩张的动态监测,是区域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利用2009年的我国HJ-1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获得了上海市(市区及下属各区县)1∶10万土地利用分类现状;结合已有的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对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照统计数据和资料,探讨了城市扩张的现状、过程、趋势和驱动力.研究表明,HJ-1A/B卫星具有30 m的空间分辨率和2 d的重访周期,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态监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已成为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市政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在国情监测方面,主要还是依赖遥感图像人工解译等半自动方法、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新方法。基于此,分析区域生长滤波在LiDAR数据建筑物提取中的应用,描述LiDAR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新型数据源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扩张是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特征.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及近郊区为研究区,应用空间分析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1985年、1995年、2005年、2010年四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尤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从空间发展角度探讨了成都市的扩张过程和特点.结果表明:1985—2010年成都市的城镇用地从152.5km2增加到441.1km2,年增长速度为11.5km2.成都市城市空间扩张方式从沿主城区呈环状向外扩张到点轴式的扩张方式,再到以新城区为主要扩张方式演变;近25年来,成都市城市扩张主要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占城市扩张面积的64.43%,其次占用较多的是农村居民点,占城市扩张面积的35%.  相似文献   

6.
利用空间重心转移计算和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计算方法分析计算南宁市城市用地扩张趋势与速率,结果为:1994-2005年间南宁市主要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扩展,其中向东扩张最为明显.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2005年城市土地面积是1994年的2.25倍.1994-2001年城市扩张速率仅为7.71%,城市空间重心逐渐向东移动.而2001-2005年,城市扩张速率达到11.57%,城市空间重心转向东南方向.影响南宁市城市用地扩张的因素有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政策推动以及交通发展的牵引.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加大基础测绘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定期更新和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更新机制,切实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要求城市测绘部门丰富城市1∶500~1∶2000等比例尺数据;"地理国情监测"的对象是在基础测绘关注的基础地理要素基础上的拓展,需要实现地理要素信息的动态获取。  相似文献   

8.
<正>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利用测绘技术和GIS技术监测城市建筑物、道路、水系、绿地分布的等各方面监测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其时空特征,以及变化发展程度和趋势,从而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形成权威、标准和具有现势  相似文献   

9.
<正>地理国情监测通过对地理国情进行动态地测绘、统计,从地理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和研究国情,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提供真实、权威的地理国情信息。它深入地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为地区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也是具有高度综合化和高度政治化的技术。从地图制作到城市监测、管理和规划,地理信息技术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加上政府部门的正确引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也是具有高度综合化和高度政治化的技术。从地图制作到城市监测、管理和规划,地理信息技术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加上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从初步发展时期的研究实验和局部应用阶段转实际操作和全面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数字城市应运而生,并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取得一定成效。构建数字城市就是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社会、自然、经济、人文和环境等要素数字化,按空间位置集成起来,是我国经济增长和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上很多城市都依河而建,或者经过人工改造使其贯穿城市,由此可见城市河流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所谓"城市河流"是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市区域的河流和河流段,也包括历史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城市化进程时,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获得的城市空间信息基本可以反映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河南省为例,提取出2000-2012年的河南城市化空间信息,对河南省18个市级行政区的城市化空间扩张进行监测,分析城市空间扩张的格局变化及速率,得出影响城市空间扩张的因素并预测城市空间扩张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利用测绘技术和GIS技术监测城市建筑物、道路、水系、绿地分布的等各方面监测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其时空特征,以及变化发展程度和趋势,从而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形成权威、标准和具有现势性的地理国情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16.
<正> 本书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林富瑞、陈代光两人编写而成,是我国当前第一部省(区)人口地理专著。本书论述了省(区)人口地理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河南省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发展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历史上各个时期河南人口的分布与变迁;建国以来河南人口发展变化与特点;人口构成;城乡人口的地理分布;城镇类型、规模和职能;劳动力资源的部门配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的大规模扩展造成的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的矛盾,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要达到既控制城市规模扩张又增加城市容量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吕拉昌 《高师理科学刊》2007,27(6):60-64,76
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地理学界关于网络信息空间与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对信息时代地理空间与城市结构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提出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城市信息地理学.  相似文献   

19.
田菊娥 《河南科技》2022,(14):124-127
本研究基于ENVI 5.3和ArcGIS 10.5,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个时间段的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城市群扩张数量分析和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分析等方法,对关中地区城市群近20年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动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城市群2000—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从1 937.28 km2增加到7 746.91 km2,扩展强度和扩展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近20年关中地区城市群总体上以西安为基准,呈扇形向外扩张,且逐渐连成了片状;2000—2020年关中地区城市群土地类型发生了较大的转化,其中转入最多的土地为建设用地;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等是影响关中地区城市群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海南城市发展进程遥感监测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模型与CLUE-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三亚市和海口市两个不同类型城市在2000–2015年期间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监测,模拟分析了两个城市2020年城市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及异同.结果表明,海口市和三亚市在15年来均存在大幅度城市扩张情况,其中三亚市扩张了3.4倍,扩张程度更为巨大.实验表明,所采用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与CLUE-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供更加精细的城市发展过程信息,有助于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