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利用线性近似推导了单模染料激光色饱和损失模型、包增益模型和色损失模型的光强关联函数及功率谱,分析了饱和效应对光强关联函数及功率谱的影响。得到:a.色增益模型与色损失模型的光强关联函数几乎不受量子噪声的影响;b.色增益模型和色损失模型的功率谱在低频区相同;c.色损失模型中的饱和效应在远高于阈值时,显著地改变了功率谱。  相似文献   

2.
在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功率预测和参数优化分析中,传统的分析方法并不实用。为了快速准确地预估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文中研究二阶Simple模型在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中的应用。描述了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简化结构模型与内部工质的温度特性,基于Simple模型推导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中非理想换热器的实际换热方程式,分析发动机的回热损失、泵送损失和换热器实际换热量。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系统内部工质的温度、压力和能量随曲柄转角的变化,分析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理论输出功率。将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实际输出功率与Simple模型的计算功率对比,对比结果显示,Simple模型计算的输出功率与实际输出功率之间的误差较小,表明Simple模型与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实际循环吻合较好。为了研究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中回热器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文中优化了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回热器结构,将回热器优化后的实际输出功率和Simple模型计算功率,与回热器优化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Simple模型计算功率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回热器后的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与Simpl...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在每个分配周期内功率指令的准确、可靠响应,该文分析了尾流效应对风电机组有功调节能力和功率指令响应持续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闭环的优化分配策略。在优化过程中引入尾流模型和闭环反馈控制。SimWindFarm仿真结果显示,该文闭环控制方法和传统比例分配方法的结果比较:通过在优化模型中引入尾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各台机组的有功调节能力,保证功率指令分配的合理性;设计了基于有功功率闭环的反馈控制器,能够及时地对机组出现的功率跌落做出调整,提高了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功率指令响应的可靠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湍流风速变化场景,保证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出力满足电网调度需求。  相似文献   

4.
拉矫机广泛用于现代冶金企业宽幅薄板带连续生产线,其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对布置于矫直机前后的张紧辊组驱动电机功率的优化匹配.围绕此工程需求,基于功率平衡法、键合图法等理论,建立传动系统功率键合图模型,以某现代钢企冷轧板带产线在役差动式拉矫机为案例,研究其功率传递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在拉矫传动系统生产不同规格带钢时,差动式拉矫机传动构型在启动初期低转速阶段,主传动电机功率发生波动概率增大,引发构件变形量增加进而导致设备安全服役概率下降,通过现场工业试验计算得到模型的均值绝对百分比误差为9.3%,验证了模型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文章中讨论了CDMA蜂窝系统中前向链路的功率控制问题。文中首先引入了功率控制的概念,然后在分析前向干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区内C/I平衡的算法找出了一种功率控制函数。还通过分析、讨论,证明它是最优的功率控制函数。  相似文献   

6.
基于切削参数和刀具状态的铣削功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经典铣削力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刀具磨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切削参数(主轴转速、进给量、背吃刀具(即切削深度)、工件材料及刀具材料)的铣削功率模型。试验证明,该铣削功率模型能正确反映铣削功率信号与刀具状态及各种切削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CPPFC)技术的发展,使得原双功率级有源校正变换电路可简化为单功率级变换电路。该文研究了CIC(Continuous Input Current)CPPFC技术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双功率级电子镇流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压钠灯的动态模型,基于此模型对不同功率的电子镇流器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单功率级结构的电子镇流器的功率因数能够达到0.97,THD值小于12%。  相似文献   

8.
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内的传热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的热模型对模块内功率电路向驱动保护电路印刷电路板(PCB)的传热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功率器件在不同的发热量下器件和驱动保护电路PCB上的最高温度.实体模块的测试结果与热模型的计算结果良好的一致性表明:功率器件到模块内铜基板底面间的热阻为0.45℃/w;驱动保护电路PCB受功率电路的传热影响显著;在自然对流散热的情况下,功率器件的温度达到85℃左右时,PCB上的最高温度已接近70℃,此时功率器件的发热量为45W.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集成电路噪声模型算法及其矩阵表达.噪声模型算法是利用功率谱密度叠加原理推证得出的,根据噪声叠加原理,多级集成电路的功率谱密度为单级集成电路功率谱密度的叠加之和,而单级集成电路的功率谱密度同样也基于叠加原理求得;并借助电路噪声等效理论,以反相输入运算放大器为例,探讨了运放噪声模型的矩阵算式,其方法和步骤同样适用于同相输入运算放大器;给出的程序设计方法为噪声模型算法的应用提供了思路,使系统参数的计算变得更精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线性近似方法推导了具有色关联噪声的单模激光饱和损失模型的光强关联函数和功率谱,分析讨论了光强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及功率谱随频率的变化,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光强关联函数出现双极值,而功率谱出现三峰。  相似文献   

11.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网络线路竞争时要求捕获具有公平性。将两竞争线路在功率受控下的捕获结果与用现行的各种捕获模型进行了仿真比较,表明延迟、功率等捕获模型均不能准确反映线路竞争捕获的公平性。相对而言,一种新的捕获模型——消息重训(messagere training)模型可精确描述802.11接收器的捕获操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泵浦波和信号波光子数的耦合方程,分析了ASE噪声的产生,以及ASE噪声的简化模型。通过此简化模型,得出了由ASE噪声引起的噪声功率损失,进而分析了ASE噪声功率与信号的衰减及传输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线性近似方法推导了具有色量子噪声和色抽运噪声的单模激光饱和损失模型的光强关联函数和功率谱,分析讨论了光强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及功率谱随频率的变化,发现白关联噪声只能使功率谱出现单峰,而在一定条件下,光强关联函数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14.
功率控制技术是移动通信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在分析移动通信的功率控制模型基础上,提出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功率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功率控制模型的建立,PSO寻优求解等过程.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改进的PSO算法可以完成功率控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基于业务优先级的功率控制模型在应用中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采用周期图法和AR参数模型法分别对颈动脉搏动波进行了功率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脉搏波功率谱的主峰及谱分布稳定性的角度来说,周期图法比AR参数模型法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梁板结构功率流的导纳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导纳法研究了梁板结构功率流的特性,建立了梁板结构的功率流模型;并推导了其理论表达式。经过实验,验证了梁板结构功率流理论的正确性。用计算机模拟,得到了梁、板参数变化对功率流的影响规律,为指导梁板结构的减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差分功率变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常用拓扑的讨论,选择光伏-直流母线(PV-BUS)式DPP变换器架构来实现差分功率变换器处理最小变换功率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MTA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系统输出效率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冷轧电机功率的计算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机功率在线计算模型,模型中将电机功率分为轧制功率和机械功率损耗.其中,轧制功率采用基于简易有限元的数值积分方法计算获得,而电机机械功率损耗采用实验测试回归方法获得.基于本文设计的测试方案和模型结构,通过对某1 45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现场测试,回归得到了功率损耗模型中的系数,并将其应用到了该机组中.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电机功率模型的计算偏差可控制在±5%以内,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符合现场控制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业机器人能耗复杂,动态性强,实时功率难以预测的问题,在对机器人系统中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器等功能部件能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机器人功率等效模型.该模型通过高阶多项式建立起机器人损耗功率与电机扭矩、电机角速度的映射关系,其系数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可以在机器人电机参数未知的条件下进行功率预测.结果表明,基于功率模型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的均方根相对误差为8.11%,证明了功率模型和辨识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双口网络噪声模型的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放大器实际存在的时域原始噪声模型出发,推导出两个时域等效噪声模型,并由此扩展到频域,得到了相对应的几个功率谱噪声模型,从而系统地给邮了双口网络噪声模型理论和一系列实用的计算公式。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光纤通信接收机前置放大器的噪声计算上,用统一的方法,算出了光接收机BJT和FET前置放大器的泖输入端噪声电压电流功率谱,供光接收机设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