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爱教育"、"爱人"、"爱智慧"是"大爱"的内涵。分析了"爱"是教育的灵根,是道;"大爱"则是"道"中之"大道"。指出了"大爱"统领着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功能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小明在西华街一公厕门口看到,"请文明如厕"四个字被市民改成了"请文明入厕"。"如厕"与"入厕"到底应该是哪个?小明心里十分疑惑。的确,很多收费公厕门前有的写的是"入厕5毛"、有的摆放的是"如厕5角"的牌子。那么,到底是"入厕"还是"如厕"呢?"如厕"与"入厕"到底哪个正确?且看"如"读"",本义是随从,旧时以女嫁为从人,所以"如"是女、口结构,在"如厕"一词中是到、往的意思。故"如厕"一词是到厕所,往厕所的意思。"入"读"",独体字,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故"入厕"一词是一  相似文献   

3.
"孔"与"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命题,它们的提出是当时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礼崩乐坏"的残酷现实,孔子认为传统的"刑"、"政"之治已不能维持传统统治秩序,只有采用"德"、"礼"等新的统治艺术,才能实现"复兴周礼"的终极目标。所以"礼"是目的、是统领,而"仁"是为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它们统一于"复兴周礼"的旗帜下。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语用维度解析中国禅说思想中的"不说而说,说而不说"。采用西方分析法,把禅说"不说而说,说而不说"进行切分。从功能语言学维度,认为"不说而说"中的"不说"是已知信息、指的是静默。静默具有特殊功能。而"说"是新信息,具有归依性和情态意义,并呈梯度变化。并借用语言的评价系统进一步解析静默。同样,"说而不说"中"说"是已知信息,而"不说"是新信息,并从语用学角度解析了"说而不说"中的"说"指的是字面意义,"不说"指的是简单隐喻表述、开放式隐喻表述、反语的表述、亡隐喻及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5.
"法天"、"法先王"、"利民"是墨子法哲学思想的三大立论根据,"法天"是根本,是墨子法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法先王"是"法天"的例证,是论证墨子法哲学观点的根据;"利民"是"法天"的根本目的,是墨子法哲学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期"前七子"复古运动从其退出历史舞台起就受到"唐宋派"、"公安派"、王夫之、钱谦益、叶燮等诗学家的唾骂,他们认为"前七子"是一味"模拟剽窃",徒具"古人衣冠",是"古人之影子"。虽然这些质疑都抓住了"前七子"复古运动失败之软肋,但是仅仅抓住其"知复不知变"的诗学观这一维度是远远不够的,其失败与"政治之摧残"、"阳明学之诱惑"这两个外部原因是密不可分的。其失败是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人来说,"绊"虽然是汉字,但与"暑"、"新"、"变"、"命"、"爱"等往年的日本年度汉字相比,颇为难解。这是因为"绊"字在汉语中的含义与其在日语中的含义相去甚远。当选日本2011年年度汉字的是"绊",而不是我预测的"震"。投票结果是"绊"字得票最多,达61400多张,占近50万张总票数的12.4%,票数第二多的是"灾"字,第三才是"震"字。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震"字已经做过一次年度汉字。日本从1995年开始评选年度汉字,而当年1月17日发生了阪神大地震,于  相似文献   

8.
经考证,古动物名"青"指黑斑蛙,"黄"指沼蛙。"石鳞"是棘胸蛙。"天牛鱼"指蝠鲼。"鲂鲆"是圆尾斗鱼。"含嘶"是棱鯷。"黑魟"是黑斑条尾魟。"鮂"是鲻鱼。"鲌鲜"是鱇(鱼良)鱼。"石鲫"是华(鰁)。"青郎"是青鱼。"银鲈"是松江鲈鱼。"竹夹鱼"是大甲鲹等。"三脚蟾"是(鮟)(鱇)。"弓鱼"是大理裂腹鱼。"水晶鱼"指灯笼鱼目的龙头鱼,又指鲱形目的银鱼。(鱼戋)、(鱼孱)都指龙头鱼。"鹅毛鱼"是鲻鱼等的鱼苗。"(貝亭)"是寄居蟹。"珂"、"马珂螺"、"紫贝"是虎斑宝贝。"(贝候)"是笠贝。"土铫"、"沙屑"是腕足动物海豆芽。"石燕"是贝壳化石等。  相似文献   

9.
青花瓷画分三大主流:山水、花鸟、人物。三者既可合,又可分。花鸟画是花、草、虫、鱼、蔬果、鸟兽等为题材内容的绘画,它可分工笔花鸟、写意花鸟两大类。学习陶瓷青花花鸟绘画和其它绘画的方法是一样的,一是观察自然,二是临摹好画,三是写生实物,四是再创作,这也就是"观"、"摹"、"写"、"化"四个阶段。一位成功的艺术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老子第一个提出了"道"这一哲学范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系统中的核心范畴。"道论"是老子对中国哲学思想史的主要贡献之一,他的另一个杰出贡献是朴素的辩证法。"道"字在老子之前早就流行,它的本意是指行路,以后其字义不断抽象化、普遍化,同时也多样化层次化了。但在老子之前,"道"字还停留在形而下学的范围,其最广泛的应用是"天道"、"人道"、"地道"三者,但仍都是有限的事物。老子的《道德经》,首次阐明了道的无限性、超越性、自然性和普遍性,这就使"道"摆脱了感性色彩,上升为最高哲学概念。本文就将以"道"为中心简单阐述老子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一个单位的办公室,是其协调运转的基本支撑,是战场上的堡垒,是大海里的港湾。办公室主任则是这"堡垒"、"港湾"的管家。只有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才能筑好这个"堡垒",护好这个"港湾"。  相似文献   

12.
主要探究了商品交易领域中动词的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有些隐喻是通过商品交易域动词本身体现出来的,比如砍价;而有些隐喻则是通过交易动词与其他动词的共现体现出来的,比如买、卖和进、出、上、下共现时体现出来的容器隐喻和方位隐喻。其中,"卖出"和"买进"是一种无标记的现象,而"卖进"和"买出"则是有标记的。"卖上"、"买下"和"买上"是一种常见的组合,而"卖下"则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
从"过程主义"的工程本质观的角度来看,工程可以分为计划、实施以及消费3个阶段。在计划阶段,"协商"是此阶段工程文化的核心内容,"坚持实事求是"是它的基础。通过这个基础,可以衍生出"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破除权威"等文化内容。在实施阶段,"组织文化"是此阶段工程文化的核心部分,"保持团结"是它的核心内容。通过以"保持团结"为基础,可以衍生出"平等互利的工作关系"、"相互信任"、"目标一致"等文化内容。在消费阶段,"如何处理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此阶段工程文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此阶段工程文化的核心部分,"兼顾各个主体的利益"是此阶段工程文化的核心内容。工程文化研究为"和谐工程"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优良的战斗精神品质是干警执法战斗的灵魂,是战胜凶残狡诈犯罪分子的重要保证,是顺利完成执法任务的力量源泉。公安院校临战战术教学与训练中,学生优良的战斗精神品质的培养应从"荣誉"、"忠诚"、"激情"、"勇气"、"果断"、"坚韧"这六个构成优良战斗精神品质的核心要素出发。  相似文献   

15.
拙作是对《反思启蒙:中国呼唤"逻先生"》一文中"中国传统无逻辑"、中国儒家经典中存在"大量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的"反逻辑传统"、"中国无科学"等观点的反驳。以近代西方关于"逻辑"、"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古代中国是不公正的。近代科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方法的差异,直接原因是望远镜、显微镜等一系列观察工具的发明,由此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奥秘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16.
池田大作"地球市民"必须具有三个要素:"智慧之人"、"勇敢之人"、"慈悲之人"。"地球市民"的教育,一是要有"相信人的潜在的可能性"的慈爱,二是要督促"自己自觉无可替换的使命感",三是要以身试教。  相似文献   

17.
文学"地理基因"必然考虑"地理"、"作家"和"作品"三要素:以"地理"作为基础而得以产生,是其构成的内在根脉;"作家"作为承栽的主体,是其得以发展、演变与传承的根基;"作品"是作家内在地理基因的外在展现,是作家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审美发现与艺术传达。因此,它是一个以"地理"为根的概念,是一个以"作家"为生的概念,是一个以"作品"为形的概念。三者之间形成了一幅"地理基因树状结构图"。  相似文献   

18.
国画是具有我国独特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陶瓷绘画是国画风格在陶瓷材质上的表现,以陶瓷材质为载体,以陶瓷颜料以及陶瓷釉料为表现工具,通过高温或低温烧制完成。陶瓷作品在表现技法上完整地承袭了国画中的"双填"、"色勒"、"渲染"、"没骨"、"淡彩"、"写意"、"泼墨"、"泼彩"等。一件好的瓷器配上一幅极具国画韵味的画,可谓是一件完美的富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陶瓷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9.
杨凯 《华东科技》2015,(2):54-56
<正>在吴强的理念里,中国梦与教育梦相辅相成。"好人"一家时值晌午,敲开"火柴人"的大门,迎接记者的是一名"火柴姐姐"——这是之后"火柴爸爸"吴强介绍给我们的称呼,在"火柴人"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好像家庭的一员,他们的称呼是"火柴爸爸"、"火柴妈妈"、"火柴哥哥"、"火柴姐姐"等等。所以在采访吴强的这一行中,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正是他们的温馨氛围,可以说这是一家最像"家"的创  相似文献   

20.
"仁义礼智信"系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尽管仁、义、礼、智、信各范畴在内涵上各不相同,所揭示的道德生活内容的侧重面各异,但"五常"是一个整体,各范畴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中"仁"是美德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是"仁"的内在逻辑推演,"礼"乃为"义"的外在保障,"智"是道德认知的必要条件,"信"则体现了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