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行程时间是车内路线诱导系统诱导策略的重要参数。根据车内路线诱导系统的检测和计算机行程时间的过程,分析了得程时间误差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样本特征差异、时变特征以及时间滞后,并建立了时变特征误差、样本特征误差与车内单元比例、诱导系统方案更新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对于城市道路还得出了信号交叉口延地行程时间误差的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2.
汽车在高速行驶(速度超过100 km/h)时,气动噪声对车内噪声环境影响起主导作用.因此,对车外噪声源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后视镜的镜臂不同长度参数对车内噪声环境影响的变化规律,推导出后视镜镜臂参数与车内声能量、语言清晰度呈对数变化规律,且响度呈现出非线性变化规律,得到了后视镜镜臂长度参数控制在40...  相似文献   

3.
出行者对车内拥挤度的评价往往不一致,文中利用随机系数Logit模型对拥挤度影响参数进行研究.考虑到心理因素对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具有影响,文中研究加入了出行者对出行舒适性要求这一潜在心理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机系数Logit模型比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度;随机系数Logit模型的效用函数中,车票价格和车内时间的系数为非随机变量,但车内拥挤度的系数为随机变量,且受到出行者对出行舒适性要求和车内时间的影响,出行者对出行舒适性的要求越高,车内拥挤度对效用的影响越大,随着车内时间的延长,车内拥挤度对效用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4.
乘用车内饰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严重影响车内空气质量. 车内材料中VOC的释放特性主要由3个释放关键参数表征:初始浓度C0,扩散系数Dm和分配系数K. 文中应用直流舱C-history法测定了几种典型乘用车内饰中6种VOC的释放关键参数,并研究了温度的影响. 此外,建立了预测实际车内多源材料同时释放VOC时浓度变化的多源释放模型,并模拟实际车内环境建立了3 m3试验系统进行验证实验. 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较好,说明通过小环境舱测定的释放关键参数能够用于预测实际车内多种内饰共存时污染物的释放情况.   相似文献   

5.
车内路线诱导系统行程时间检测误差计算模型陈建阳行程时间是车内路线诱导系统产生诱导策略的重要参数.根据车内路线诱导系统检测和计算行程时间的过程,分析了行程时间误差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即样本特征差异、时变特征以及时间滞后,并建立了时变特征误差、样本特征误...  相似文献   

6.
以青藏线25T型空调列车为研究对象,为获得运行过程中车外环境对车内气流组织的影响特征,采用湍流Realizable k-ε模型对列车途经各主要站点时车内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对车内温度场的影响显著,送风参数随车外环境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空调模式对于确保高原列车室内舒适性意义重大。不同送风工况下的车内温度场和速度场之间的耦合作用导致车内不同位置的舒适性有所差别。同时,讨论了不同车外环境条件下各送风工况之间的转换问题,对现有空调系统的功能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轿车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噪声品质主观评价所需周期长、可重复性差且仅能比较出具有较明显差别的噪声样本等问题,在研究声品质客观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来描述噪声主观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以6辆同类轿车匀速行驶时的车内噪声样本为评价对象,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计算各噪声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声品质偏好性主观评价客观量化的数学模型.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噪声分析中常用的A计权声压级和线性声压级,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更适合于描述车内的噪声品质,其中响度和尖锐度是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声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和同济大学儿童乘员车内安全联合项目.为了研究儿童乘员在乘用车和校车车内可能受到的热伤害,通过车内温度试验,得到了不同环境温度下乘用车和校车车内温度变化数据,研究了打开车窗、车身颜色、内饰颜色对乘用车车内温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内热环境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汽车车内热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阐述了现有车内热舒适性评价的客观局限性,提出了车内热环境主观评价模型的影响因素,概括了车内热环境的控制、数值模拟、试验以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验公路卧铺客车四风道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效果,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采用风速仪、K型热电偶和数据采集器等仪器,对空调系统的送风参数和车内的温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车内各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温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均匀性较差,车内气流难以有效组织;从车内总体温度分布而言,纵向呈现出前后端温度高、中间温度相对较低的特点;左侧下铺的平均温度要高于其他铺位的平均温度;车内整体温度不均匀程度高,且平均温度较低,不能满足人体的热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将木质材料制成不同坡度、不同横断面形式的沟谷地形,通过大型风洞模拟试验,测定了地面效应影响下滑体凌空飞行时的空气动力学参数.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沟谷地形对地面效应影响显著.地形圈闭效果越好,地面效应越明显,模型升力系数相对于平坦地形将成倍增加;模型离地高度越小,气垫效应越显著,但对平坦地形影响不明显;各沟谷地形下升阻比曲线变化基本相同,最大值均发生在飞行迎角8°左右.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隔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地阻止因爆炸性装置意外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利用聚氨酯材料对冲击波较好的衰减特性,建立逆向拒爆装置的物理模型,用聚氨酯材料作该装置的隔爆材料,通过调整该装置的聚氨酯材料厚度及空气柱长度,对冲击波衰减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得出聚氨酯材料单独作用及空气和聚氨酯材料共同作用下的隔爆距离.同时根据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聚氨酯材料厚度与炸高之和大于130 mm,且聚氨酯材料厚度大于30 mm、炸高大于50 mm时,各参数及指标符合隔爆装置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大冲击功气动穿孔机测试中,一种有独特优点的实验方法,即利用橡胶弹簧变形来测试气动穿孔机的参数,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冲击功进行了能量的分解.计算结果与所测参数相对应,表明所运用的能量分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居住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T 7107—2002以及GJ/T211-2007的要求.研制出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建筑门窗安装在墙体洞口后的气密性能.通过对建筑外窗气密性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找出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检测精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双塔真空变压吸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双塔真空变压吸附法富集煤矿乏风瓦斯实验中流程参数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周期、充压时间、上均压时间和下均压时间等四个流程参数中,半周期和上均压时间对产品气甲烷体积分数影响最大,其次为充压时间,对结果影响最小的是下均压时间;最好的均压方式是只有上均压,均压时间为0.5s;节流子孔径越小,产品气体积分数越高,减小节流孔径是提高产品气甲烷体积分数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气浮法净化水的基本原理、设计参数、工艺设备及调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增加水泥混凝土含气量的新方法,对搅拌过程影响混凝土含气量的因素及其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对振动搅拌装置的振幅、振动频率、搅拌线速度等参数发生变化时对混凝土含气量及其分布状况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发现搅拌装置的参数发生变化会对新拌混凝土的含气量产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选用小振幅、中频、搅拌速度低于1.2m/s时,新拌混凝土的含气量普遍达到3.5%左右,且强度也普遍高于普通搅拌得到的混凝土。这说明振动搅拌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含气量及其分布状况,而且能提高混凝土强度;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医院手术室、生化实验室和洁净室等场所对气流进行准确控制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机械自力式原理的风量控制阀设计方案,该阀能够自动调节阀门开度,使流经阀的风量维持在预先设定值附近,不受阀门前后压力波动的影响.利用CFD技术对该风量控制阀的流场进行建模和仿真模拟,修正流量系数,完成该阀的优化设计.搭建能模拟压力无关型风量控制阀实际工况的性能测试装置,为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各个模型参数对试井曲线的敏感性,确立了数值试井模型的参数体系。这些参数直接对应着油藏渗透性、缝洞大小、长度等物理量,更直观具体。不同的参数对曲线的影响方式不同:原始地层压力和裂缝渗透率影响压力恢复曲线的位置分布,表皮系数、井筒储集系数主要影响早期的曲线形状,基质渗透率等其他参数的影响则反映在曲线上的两个拐弯处,这些结论在曲线拟合求参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实地测试厦门地区具有代表性农村住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参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测农宅的室内空气温度变化趋势与室外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低于室外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与黑球温度差别小;海拔高度高、建筑密度低的农宅室内空气温度低、热稳定性差,静风状态下的热舒适性较高;混合结构的农宅室内温度比采用传统建材的高,但稳定性更好,建筑材料对农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