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高速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拟为基础,建立了优化柴油机工作过程的目标函数非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依据现场测取数据进行了放热规律回归计算,并利用序贯加权因子法(SWIFT)优化计算,根据优化计算结果,设计新型柱塞,并对新旧柱塞油泵做对比试验,按仪器的测试结果证实,新型柱塞油泵在部分负荷下可使柴油有效耗油率降低2.1% ̄5.3%。  相似文献   

2.
N6160ZC柴油机是一种广泛使用于我国海洋船舶的中速增压四冲程柴油机,本文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对柴油机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气缸内工作过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用龙格一库塔法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柴油机各循环的过程参数以及整机综合参数.在对工作过程计算的基础上,运用SW1FT方法,以有效油耗率为目标函数,以喷油定时、燃烧持续角等为优化变量,对工作过程进行优化计算,得到部分负荷工况下的最佳喷油定时由此,可以进一步对高压喷油泵柱塞头部线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N6160ZC6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单目标函数非线型的优化数学模型,使用SWIFT法对柴油机不同负荷进行了优化计算,取得了计算结果与实测较好的吻合,据此,设计了柴油机节能型喷油泵的新型柱塞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直喷式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模拟,把燃烧过程以曲轴转角划分时间段,每段内先进行11产物7反应法的等压绝热燃烧平衡计算,得到产物的平衡浓度,然后利用扩展了的Zeldovich NO生成机制,按照化学反应速率进行修正,逐步叠加至燃烧结束,得到NO的排放浓度.将预测的结果与CZ480QA直喷式柴油机十三工况的排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模型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型低速柴油机工作过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容积法建立了大型低速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利用实测示功图对不同负荷下Vibe燃烧放热规律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以MAN B&W公司生产的6S60MC型船舶柴油主机为例,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缸内工作过程的仿真,并与台架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仿真模型的运行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仿真模型精确度很高.模型已用于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动态仿真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495QBZL直喷式柴油机,提出了配气相位的优化方案。运用AVLBOOST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通过模拟仿真计算,对所得性能曲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在额定功率和最大扭矩点转速下不同配气相位对柴油机扭矩、功率、油耗、充气效率及排温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了柴油机的最佳配气相位。将优化结果应用于495QBZL直喷式柴油机进行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配气相位使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零维,准维工作过程优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柴油机零维,准维燃烧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假设,在此基础上为了讨论两种模型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对同一柴油机,在同一优化模型、同一优化精度的条件下进行了性能优化计算,分析了两个模型的优化计算结果。发现:零维燃烧模型的计算时间较短,但它无法考虑机喷油系统和燃烧过程的耦合关系,所以只能用于柴油机改型的粗略计算。准维燃烧模型的计算时间较长,但在一般微机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它能够考虑喷油系统与燃烧过程的耦合关  相似文献   

8.
船舶发电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热力学、气体动力学和柴油机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大型中速船用增压发电柴油机在稳态工作过程下气缸内各阶段的热力过程,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柴油机调速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在VB6.0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仿真程序,仿真计算平台运行界面友好,能够显示主要工作参数及有关参数曲线等,仿真结果与生产厂家台架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仿真程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开发的系统可以应用于船舶发电柴油机提高性能分析、发展预测和轮机模拟器的教学培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于直喷式柴油机来说,燃烧室结构形状直接影响到燃烧室的气体运动及燃烧过程的进行.最终影响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从小型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出发,通过试验对比.结合缸内燃烧放热过程的计算,分析探讨了三种燃烧室结构形状对燃烧放热及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为设计开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朱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4):5792-5796
利用AVL BOOST软件,以某12缸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柴油机实际工作循环的计算模型.对柴油机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压缩比和米勒正时对柴油机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模型是正确的,结果是可靠的.压缩比的增大有利于改善柴油机的燃烧性能和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能.采用米勒循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NOx...  相似文献   

11.
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阐述了柴油机碳烟产生的机理 ,为分析LPG(液化石油气 )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以一汽无锡柴油机厂CK61 1 0 /1 2 5ZL型柴油机为样机 ,完成电控LPG -柴油双燃料改装 ,进行了台架试验 对改装机与原机的台架试验数据作了比较分析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改装后 ,由于发动机着火延迟期加长 ,发动机排放显著改善 ,碳烟明显减少 ,性能基本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611OZ型车用增压柴油机废气旁通涡轮增压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出一种简单可靠的废气旁通涡轮增压系统,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工作可靠、灵活,柴油机的低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曲轴轴心运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载重汽车柴油机的曲轴轴承最小油膜厚度与轴承可靠性的关系,在分析J H0lland轴心轨迹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车用柴油机曲轴运动的特点,建立柴油机曲轴运动的计算模型并编制计算程序.运用该模型对CA6110型柴油机各个主轴承与曲轴轴心运动规律的计算,得到各主轴承在不同转速下的油膜压力图、轴心轨迹图及最小油膜厚度图,并据此对轴承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曲轴中间和两端的主轴承较其他轴承运动可靠性差,曲轴运动特性的计算模拟可为轴承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及轴承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一种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红外再生微粒捕集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了采用壁流式蜂窝陶瓷作为过滤材料,利用红外辐射及柴油机废气进行再生的新的柴油机排放微粒后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实用性好的特点.在6110A柴油机台架上对系统的样机进行了碳烟过滤特性及再生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碳烟过滤效率高达95%,排气背压低,再生效率超过89%,工况适应性好.后处理系统通过废气流量及再生点背压对红外再生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6110型柴油机气缸套变形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非工作状态下对 61 1 0型柴油机气缸套的变形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6个气缸套在测试的 3个截面上均发生失圆现象 ,并且这种失圆现象在长轴的方向有一定的规律性 机体顶平面与气缸盖之间的接触压力试验证明了这一部位的接触应力不均匀 为了分析引起气缸套变形的主要原因和找出降低气缸套变形的途径 ,对 61 1 0型柴油机进行了有限元计算 ,并对螺栓扭紧力矩的大小和气缸套受力圆环的直径分别选取 3个水平进行试验优化 有限元法计算分析后 ,结果表明 ,缸盖螺栓扭紧力矩的大小和气缸套顶平面上的受力位置对缸套的变形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测涡流室式柴油机工作过程和整机性能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说明,它可以反映喷油过程及发动机结构参数、运转参数对涡流室式柴油机工作过程和性能的影响,计算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按体积比将20%的橡胶籽油生物柴油与80%的-10#柴油混合配制了B20生物柴油,12150ZL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和福田风景BT6516B1DBA型面包柴油车上研究了燃用B20时的外特性、负荷特性、万有特性以及自由加速烟度与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燃用-10#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B20时燃油消耗升幅不高于1.7%,而功率和转矩分别升高0.16%~1.16%和0.07%~1.17%,最大爆发压力变化不大,并且排气温度和烟度值均有所降低。燃用B20有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与燃用-10#柴油相比,自由加速烟度的净化率达15.79%。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atlab/RTW和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仿真方法,所构建的基于Simulink的发动机实时仿真模型,可自动生成优化的嵌入式实时仿真代码,在线调整模型参数并监视仿真数据.与传统的手工编写和修改仿真模型代码的方法相比,加速了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研制.通过对6110/125zl型柴油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快速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该模型的配气相位偏移量进行由负到正的变化,得出其对柴油机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缸内最高温度、最高爆发压力、NOx排放、排气温度、充气效率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确定了4190型柴油机最佳配气相位值:进气提前角66℃A;进气滞后角54℃A;排气提前角58℃A;排气滞后角56℃A。为4190型柴油机的性能优化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