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耀华  叶青 《科技信息》2007,(20):174-175
为了了解福建省高校大学的就业心理状况,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问题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认知维度、情绪维度、就业行为、行为结果和就业指导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对就业认知、情绪与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从而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一定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分析、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n=321)提取出情绪疲劳、认知衰竭、人际疏远和价值衰竭四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n=316)表明,四维度模型的结构稳定、可靠,其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父亲参与问卷、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情绪智力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贵阳市5所高中生(高一、高二)及其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用相关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积极心理资本、教养方式、参与都和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呈著的正相关,其中教养方式的拒绝维度与其呈显著的负相关,而过度保护维度与其相关不显著;父亲的积极心理资本、教养方式、参与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用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法,分析参与在积极心理资本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发现2检验结果是统计显著的(p0.01)。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城市公害事件对公众的心理影响,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城市公害事件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公众对公害事件的认知程度、政府信息的透明程度、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等因素。通过以完善法律法规为依托,以建设专业队伍为要件,以开展普及教育为重点,以发挥媒体作用为抓手,构建科学规范的城市公害事件心理应急干预机制,以降低城市公害事件对公众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发生了多起公众反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群体性事件,北京六里屯、江苏吴江、南京天井洼,上海江桥、广州番禺……从南到北的反对声音一直不断。公众对于垃圾焚烧有强烈的抵制情绪,民意反对成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一大风险。本文基于对"番禺事件"调查,从邻避心理、污染风险以及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污染事实等方面来分析公众反对垃圾焚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分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合理调配应急救援资源,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分级的定量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预警分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型的计算框架.从事件自身因素和应急管理因素2个方面的致灾强度要素、危害损失程度、影响范围因素、时间要素、认知程度、社会影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能力、应急管理水平等8个维度构建了预警分级的影响因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影响因素的权重,并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给出预警等级.最后,以危化品泄露的预警分级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应用可以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分级的计算,并且便于考虑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世说新语》中的心理动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为情绪类心理动词、认知类心理动词和意志类心理动词,并对这三类心理动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我们发现:情绪类心理动词在这三类心理动词中最多,占6812%;认知类心理动词较少,越高级的认知活动,其相应的动词越少;复音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单音词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仍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公众风险认知在突发新冠肺炎事件对大学生创伤后成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40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风险认知量表及创伤后成长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突发新冠肺炎事件、公众风险认知及创伤后成长两两呈正相关;突发新冠肺炎事件对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直接效应显著;突发新冠肺炎事件通过公众风险认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接连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苏丹红、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等事件导致公众恐慌、企业亏损甚至倒闭和政府形象受损。对食品安全进行标准化管理是世界各国致力于食品安全保护普遍采取的策略,我国亦是如此。本文就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现实需求出发,采用"运动式、参与式、体验式"的运动干预型实验教学,利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半结构访谈对实验教学进行测评,通过为期3个月的实验,结果发现:运动式干预手段对小学生耐挫力品质的积极认知、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目标专注等维度的改善有明显效果,而对耐挫力品质的家庭支持维度没有产生显著效应.综合结果分析得出耐挫力品质是可以通过运动手段进行干预,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食品安全的需求特征,是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重要研究方式。基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需求特征进行分析,以消费者对高保障高价格牛奶的支付意愿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需求的关键因素,为生产商提供方向性指导,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也能从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结果表明,家庭月支出、进口牛奶是否代表食品安全、年龄段、职业等4个因素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其中家庭月支出、年龄段、职业3个影响因素为正向影响,“进口牛奶是否代表食品安全”这个因素为负方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Todd JJ  Marois R 《Nature》2004,428(6984):751-754
At any instant, our visual system allows us to perceive a rich and detailed visual world. Yet our internal,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this visual world is extremely sparse: we can only hold in mind a minute fraction of the visual scene. Thes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are stored in visual short-term memory (VSTM). Even though VSTM is essential for the execution of a wide array of perceptu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is supported by an extensive network of brain regions, its storage capacity is severely limited. With the use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e show here that this capacity limit is neurally reflected in one node of this network: activity in the 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is tightly correlated with the limited amount of scene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stored in VST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is a key neural locus of our impoverished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visual world.  相似文献   

13.
自新《食品安全法》修订以来,虽然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总体形势有所改善,但仍处于管理向治理转型的过渡期,食品安全事件依旧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机制仍需完善。本文选取丹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政策的演变,探究其对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政策制定的启示。研究发现,丹麦政府政府能够审时度势把握住改革的契机,逐步实行了官方抽查为主的“笑脸”政策;企业积极配合政府的检查政策,实行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制度发挥其自我约束作用;农业部门致力于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健全和完善家庭农场主制,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实现了对食品生产原料安全的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报告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重点阐述了中国食品安全给科研与教育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挑战,并就其应对措施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供应链上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供应链各参与主体受利益驱使而做出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食品供应链上发生的生物性污染。针对这两方面的原因,提出了食品安全控制的对策,一是要建立供应链上的伙伴联盟;二是要把加工环节作为最优危害控制点,严格执行售前检测。这样把食品安全问题控制在消费之前,做到“事前控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使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期望对我国中小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乳品行业食品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生产过程和包装环节;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体系,提出了我国乳品业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应该采取的对策,并对乳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果蔬鲜切产品因具有即食、即用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概括了目前发生的鲜切果蔬食品安全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剖析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出我国鲜切果蔬行业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所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第一屏障,关系国计民生.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法律规制、监管组织机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以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食品的安全属性和现代食品供应体系的复杂化问题,文章提出在食品供应链中导入可追溯体系,克服食品安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了可追溯体系的实施对食品安全利益主体的影响,指出可追溯体系在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在于企业食品安全责任的明确以及企业声誉的保全和强化所产生的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