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轻轨二号线大堰村车辆段是重庆首条轻轨线路的车辆维修基地,按原设计要求,初、近、远期分别运行4、6、8辆编组列车,车辆段改造前上线运行的全为4辆编组列车。二号线开通至今不足10年,但客流增长迅速,运能出现饱和,要求提高运能的呼声很高,亟须上线运行6辆编组列车。现有车辆段部分设施不能满足6辆编组车的运用和检修需要,需对原车辆段进行改造,重点论述了改造工程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2.
郭小鹏 《科技资讯》2012,(33):62-63
大洲停车场是二号线专用的运营车辆停车场,场内采用传统的柔性接触网,柔性与刚性接触网的接驳处——贯通式刚柔过渡段的安装和调整,是工程的施工难点。本文重点分析接触网刚柔过渡施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轻轨票价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轻轨交通票价理论的分析,根据目标不同建立多个票价模型,并从社会、轨道公司、乘客三者利益出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然后对多个票价模型进行综合指标评定,最终确定轻轨最优票价方案.将模型实际应用于重庆市轻轨二号线的票价制定,提出了二号线票价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扬 《科技资讯》2009,(17):96-97
随着地铁系统的快速发展,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牵引供电系统框架保护是危害行车安全的最大供电事故。本文介绍了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段牵引变电所框架保护动作后,正线向车辆段越区供电的演练操作流程。通过分析演练过程,提出演练注意事项及供电系统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丹 《太原科技》2014,(1):45-47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铁路运输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既有线改造中,接触网设备与线路改造相互影响,为了协调线路改造、接触网改造之间的关系,应当兼顾施工与运输。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永临结合"的施工方法,对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新线接触网的架设通过低挂、高跨、卡绝缘,减少新建接触网带电调整时间,逐段降低、逐段调整、逐段投入使用,减少了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对解决接触网改造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提高施工工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段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论述了一号线车辆段给排水中水回用方案.通过对给排水系统的改造,可以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以便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污染。  相似文献   

7.
张健  陈玲  陈可 《中国西部科技》2010,9(4):17-18,13
本文介绍了沈阳至铁岭轻轨的线路概况、供电方式和接触网悬挂方式,陈述了接触网支柱在轻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本文列举四种接触网支柱方案并介绍了每个方案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制造、施工、价格和美观方面的比选并结合线路实际情况,选定圆截面等径钢管柱作为施工方案。通过对钢管柱在一定线路条件下的受力分析,计算出了钢柱底部的控制弯矩,介绍了支柱容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接触网受电弓、悬挂类型及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导线类型的选择、电分相形式和自动过分相方式、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选型、道岔处接触网布置方式、接地防雷及安全防护等课题研究,简单地阐述了客运专线接触网设计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根据渝万线四电集成实际经验,介绍了渝万线四电集成接触网系统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利军 《科技信息》2013,(26):404-405
研究目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是地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地铁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沈阳地铁十号线桑林子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功能定位、设计规模等方面的阐述,结合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工艺设计优化及创新,对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研究结论:结合沈阳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的经验教训和地区特点,通过沈阳地铁十号线桑林子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三角线和卸料线的独特设计、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洗车线、镟轮线设计以及车辆段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了车辆段工艺设计应立足现场实际需要,切不可盲目生搬硬套既有的设计理念和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边疆  夏国强 《科技信息》2014,(6):245+248
针对西安地铁2号线渭河车辆段内燃调车机车空压机频发"拉缸"故障,导致施工作业时临时换车,造成晚点,影响正线行车。本文从空压机原理入手,对"拉缸"产生的原因、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国内其他地铁的防范措施一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西安地铁内燃机车空压机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和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南京地铁二号线线路中公务电话与专用电话应用需求,调研了城市轨道交通相关通信系统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公务电话与专用电话相关工程技术、项目背景、公务与专用一体化电话系统技术的特点与优越性。比较分析了公务与专用电话一体化方案,最终选定了分散设置的相关方案。并给出南京地铁二号线公务与专用一体化电话系统的构成,探讨了其应用优势、技术创新与推广。对相关工程实践有参考价值与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西安地铁一号线高架段接触网桥两边立柱方案与线间立柱方案的关键技术,如支柱容量及支柱选型、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设置方案、接触网下锚方案、接触网下锚方案、特殊区段立枉方案、接触网上网隔离开关友上网、回流电缆方案分别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得出线间立柱方案在景观效果上优于高架桥两边立柱方案的结论,建议西安地铁一号线及其他地铁线路高架段在景观要求较高的地段采用帚观效果好、投资较少的桥中间立柱方案。  相似文献   

13.
范海江 《科技资讯》2014,(14):38-39
针对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存在很多低净空的工程实际,总结了接触网通过低净空的各种处理方案,在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利用各种方案有效的解决既有线改造工程低净空下接触网通过问题,满足超限货物列车通过要求,最低导线高度保证5650 mm,绝缘距离保证500 mm,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既有兰州西车辆段在的问题及补强的必要性分析,结合车辆段内既有工艺设施现状和以后的发展规模,通过计算分析论证,确定兰州西车辆段运用检修设施补强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作经验及现场实际,对北同蒲线站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崇智  彭国俊 《甘肃科技》2004,20(10):68-70
在结合车辆段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介绍了车辆段检修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对网络设计方案的研究 ,解决了车辆段检修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吴楠  刘洋 《科技资讯》2011,(34):121-122,136
根据接触网设计特点及机车运行时的弓网关系要求,针对接触网悬挂安装后的实际工作状态,提出了接触网锚段关节悬挂调整线形选择方案,通过对接触线索微段受力分析,采用二次抛物线过渡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并对其线形特征方程的有关参数进行了物理意义上的解析。同时基于"悬链段"理论,利用静态力学计算原理,阐述了一套接触网吊弦计算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工程实例验证,计算安装测试结果能满足线路试验及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车辆信息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车辆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进行系统的总体规划,主攻方向不明确;二是各应用系统技术规范、标准、数据接口不统一,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等.本文着重对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基层车辆段在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等各方面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车辆专业工作实际需要,研究并设计基层车辆段信息化管理网络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接触网柔改刚工程的主要设计原则,提出刚性接触网预架设平面布置方案、刚柔过渡方案及U型绝缘横撑悬挂方案等创新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0.
龚锦安 《科技信息》2010,(16):354-354
新建成直流接触网系统的首次送电,一直沿用逐所送电的传统方案,该方案既无法检测接触网的导通性,又无法检测上网电缆连接的正确性,本文将利用地铁直流牵引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直流接触网首次送电方案:超大单边送电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