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知识动漫》2014,(1):55-56
皇带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具有同类自相残杀的行为,尽管它巨大的身躯和丑陋的面孔显得狰狞可怖.但皇带鱼的游动速度很慢,也不具备其他带鱼那样杀伤力极强的满口利齿,平时只是头朝上尾朝下漂浮于海底,待猎物游过嘴边时一口吸入。不少科学家相信它们的生命力很强,即使只剩下前半个身体仍旧能活下去。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继续整理、鉴定黔县、祁门和黄山标本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前人没有记载过的,为安徽省地理分布的新记录植物,种、变种和变型30个,现报导如下: 1.长梗柳 Salix dunnii Schneid 本种易与紫柳Salix Wilsonii混淆,长梗柳的叶片上下两面被柔毛,紫柳叶片上下两面不被柔毛,本种已知分布福建、广东、江西及浙江。标本采自黔县城郊,海拔205米,生长在溪流边,1986年5月12日,钱士心0862号(标本存安徽师大生物系标本室);洪星乡漳岭脚附近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鱼类的单殖吸虫指环虫科六新种.全模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文中量度以毫米计.1.戟形叉指环虫,新种(图1)寄主和寄生部位:湖四须鲃,鳃此虫后吸器几丁质结构近于Dicrodactylogyrus campoformis和Dic-rod.campaniformis,但差别在于雄性交接器、阴道、联结片等的结构不同.2.似恐龙指环虫,新种(图2)寄主和寄生部位:云南倒刺鲃,鳃本虫之后吸器几丁质结构和雄性交接器结构相似于D.spinibarbichthis,但支持器之结构、后吸器几丁质结构之量度不同.3.强壮指环虫,新种(图3)寄主和寄生部位:裂腹鱼,鳃本种中央大钩和联结片近于D.magnihamatus, 但大钩长度和交接器不同.又和已知寄生于裂腹鱼之种类均有别,故应为一新种.4.大口鱼指环虫,新种(图4)寄主和寄生部位:大口鱼,鳃本种之雄性交接器和阴道结构近于D.pseudoflagellicirrus,但支持器结构不同,中央大钩和联结片量度不同.5.潘指环虫,新种(图5)寄主和寄生部位:鲸 (鱼良)白鱼、未定种白鱼,鳃本种之中央大钩近于D.lamellatus,但雄性交接器之结构和长度不同.6. 清水海指环虫,新种(图6)寄主和寄生部位:未定种白鱼,鳃本种之中央大钩及雄性交接器近于D.squaliobarbi,但阴道结构和几丁质结构量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大翅跃度蝗雌性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翅跃度蝗 Podismopsis maxim pennis Zhang et Ren 的雄性为作者1993年发表于《动物分类学报》的新种,标本采自吉林省汪清县,当时末曾采到雌性;以后,作者去黑龙江省镜泊湖地区进行调查,采到本种雄性9头,雌性11头,本文将雌性特征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甘肃条鳅属(Nemachlius)鱼类一新种。1977年7月采自省境内岷县洮河(黄河水系),定名为岷县条鳅Nemachilus minxianensis,sp.nov新种十分接近Nemachilus robustrs kessler,不同处在于后者无鳞,尾柄较长;新种也类似Nemachilus barbatus toni(Dybowski),但背鳍分枝鳍条的数目、鳞片大小及尾型与后者不同。到目前为止,在黄河上游未曾报导过有鳞的条鳅。因此,本种系首次发现。全模标本两尾,保存在湖北武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 Odhner)吸虫一新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种吸虫的标本系上海第一医学院叶英教授生前赠送的。本种吸虫寄生在猕猴 M acaca mulatta mulatta Zimmer.肠内。猕猴系我国南方普通猴类,据以往的报告,广布于横断山脉以东、秦岭以南的地区。据文焕然等(1981)的研究报告,地方志、物产志的记载以及实地调查,知道我国境内猕猴的分布可达到陕甘秦岭以北北纬40°或稍北的地区。在福建省建阳地区以往也有猴群。经过详细的形态学考察和文献的比较,发现本种吸虫是科学上未经报道的侧孔亚科的吸  相似文献   

7.
本种吸虫的标本系上海第一医学院叶英教授生前赠送的。本种吸虫寄生在猕猴 Macacamulatta mulatta Zimmer.肠内。猕猴系我国南方普通猴类,据以往的报告,广布于横断山脉以东、秦岭以南的地区。据文焕然等(1981)的研究报告,地方志、物产志的记载以及实地调查,知道我国境内猕猴的分布可达到陕甘秦岭以北北纬40°或稍北的地区。在福建省建阳地区以往也有猴群。  相似文献   

8.
1.和氏马醉木 Pieris forrestii Harrow ex W.W.Smith in Notes Bot.Card.Edin viii.196 (1914);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979.1959.杜鹃花科马醉木属。本种已知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1983年采自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海拔700米处,系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标本:刘登义983号,1765号。 2.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vm Hance in Jourm.Soc.Bot.8∶6·1873;海南植物志4∶93·1977;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595·1976·姜科山姜属。本种已知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都,未曾报道过安徽有其分布。我们于1983年,1985年,1986年几度发现于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海拔600米至800米处。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跳蛛科Salticidae和管蛛科Trachelidae蜘蛛各一新种。即,金蝉蛛属一新种:梵净山金蝉蛛Phintella fanjingshansp.nov.,本新种近似于卡氏金蝉蛛P.cavaleriei (Schenkel,1963),但本种雄蛛触肢插入器较粗,胫节外侧突宽大;管蛛属一新种:朱氏管蛛Trachelas zhui,sp.nov.,本新种区别于本属其他种的特征是外雌器插入孔较大、圆形且呈螺旋状,末端指向后端。模式标本均保存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伊里隐翅虫属一新种,即横首伊里隐翅虫Brichsonius tramsversiceps。本种与日本种E.japonicus(Cameron)很相似,但根据头明显横宽,触角颜色不同、倒数第2节长大于宽,可与之区分,正模♀,四川(峨眉山),710m,1982.Ⅷ.26,魏辅文采,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1.
红胫平顶蝗(Flatovertex rufotibialis Zheng)的雄性为郑哲民先生1981年所记述的新种,标本采自云南昆明,当时未采到雌性.对我国斑翅蝗科昆虫进行研究,在整理采自云南大理(点苍山)的蝗虫标本时,发现有该种雌性一头,本文将雌性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2.
花蚤科(Mordellidae)为鞘翅目(Coleoptera)异节类(Heteromera)中的一个较大的科,成虫白天活动,常见于花丛,体形侧扁,后足发达善跳,故称为花蚤。贵州省的花蚤缺乏报道,我们收集到一些标本,本文只记述采自梵净山的一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的昆虫标本室。花蚤的腹部末节(第七腹节)背板呈长锥状突伸于鞘翅外,我们称之为臀锥(Pygidium);末节腹板也略突伸,则称之为臀下板。后足的胫节和跗节上常有横排  相似文献   

13.
陈会明 《贵州科学》2010,28(4):1-10
本文报道采自中国西南的球体蛛科1新属——喀蛛属Karstia gen.nov.,包括1新种和1新组合:上扬子喀蛛,新种Karstia upperyangtzica sp.nov.,模式标本采自中国贵州省的喀斯特洞穴中;科氏喀蛛,新组合Karstia coddingtoni(Zhuet al.2001)comb.nov.,标本采自中国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喀斯特洞穴中。基于雌、雄蛛特有的形态学特征而建立本新属,详细描述了新种和重新描述了新组合种,对该属的生物地理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熊源新 《贵州科学》2002,20(3):54-55,58
燕尾藓属Bryhnia是青藓科仅分布在北半球的一个小属,首次报道了燕尾藓属和该属的燕尾藓B.novae-angliae(Sull.et Lseq.)Grout在贵州的分布,描述了采自贵州台江县该种标本的形态、细胞特征,并绘制了该标本的形态结构图。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次报道了黑藓科Andreaeaceae和欧黑藓Andreaea rupestris Hedw.在新疆昆仑山的分布,这也是本科在中国西北地区分布的首次记录。文中描述了本种的形态特征,讨论了新疆标本的形态特点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6.
麻栗坡半蒴苣苔Hemiboea malipoensis Y.H. Tan是最近才得以被描述的、原产自中国云南麻栗坡县的苦苣苔科新种,最近在越南北部河江省(Ha Giang Province)的全坝区(Quan Ba District)也发现了该种。该新记录种的凭证标本保存在越南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所标本馆(HN)和俄罗斯科马罗夫植物研究所(LE)。本文亦同时提供了本种的详细形态描述、彩色图片、物候、生态学、保育现状等信息和目前越南已知的半蒴苣苔属植物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卢汰春 《大自然》2011,(6):48-49
台湾短翅莺在我国台湾当地被称为台湾丛树莺,1917年6月21日在我国台湾阿里山被日本人素木得一和菊池米大郎首次发现,1918年由内田清之助和黑田长礼在台湾总督府殖产局鸟类目录上发表,命名为Lusciniola luteoventris。据该文描述:此种为台湾首度采得的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福建省也有分布,这次在台湾获得的标本毋庸怀疑。该文还补充道:本种的叫声似拍电报的声音,非常有特点。观察力敏锐并曾两次登上高山的英国探险家、专业动物标本采集者古费洛竟然错失本种,令人不解。该种是少数被西方人遗漏而由日本人发现的分布在我国台湾的留鸟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家畜解剖冻干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家畜冻干标本 ,应选用体形正常、脂肪少的家畜 ,在冬季进行 ,经过放血、固定、分离、冻干和整修等步骤制作而成 .在此基础上 ,对传统方法做了改进 :(1)将传统的由六柱栏站立固定改为仰卧固定 ;(2 )分离切口由背正中改为腹正中 ;将四肢切口由外侧自上而下改为由内侧蹄部自下而上进行 ,以便操作 ,防止干燥 ;(3)在灌注之前增加了灌流过程 ,冲净组织器官内的残留血液 ,提高灌注效果 ;(4 )由单纯冷室放置冷冻 ,自然干燥 ,改为冷热室交替反复解冻 ,使标本干燥迅速 ,不易变形和收缩 .并在制作工艺、防腐、防霉、防虫等方面均有了新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健美操运动在社区体育中的推广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海霞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64-164,103
健美操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身体练习为内容,艺术创造为手段:以人体为对象,健与美为目标。经过长期系统的科学练习。可增强体质,健美体形,锻炼体魄和陶冶美的情操。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增进民族的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与人体机能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麻栗坡半蒴苣苔Hemiboea malipoensis Y.H. Tan是最近才得以被描述的、原产自中国云南麻栗坡县的苦苣苔科新种,最近在越南北部河江省(Ha Giang Province)的全坝区(Quan Ba District)也发现了该种。该新记录种的凭证标本保存在越南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所标本馆(HN)和俄罗斯科马罗夫植物研究所(LE)。本文亦同时提供了本种的详细形态描述、彩色图片、物候、生态学、保育现状等信息和目前越南已知的半蒴苣苔属植物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