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中国近代民族精神”这个概念,对我们认识中国近代文学的内容和价值,对我们今天建设现代精神文明,都很有意义。因为近代文学的内容和价值就在于它反映了并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因为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变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必然要伴随着一场价值观念的变革,甚至要以这种价值观念的变革为前导,而新的价值观念既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照搬古代精神遗产,它的起始点已经由近代民族精神变革的成果所奠定,我们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继承和弘扬这种中国近代民族精神。中国近代民族精神是中国古代民…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因此,它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一要成功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从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可以知道,它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民族精神,二是创新精神。民族精神是根本,创新精神是关键,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民族的命运。而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是指有机体的操作技术,它从史前时代起就一直为人们所开发利用,以造福于人类。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中,传统的生物技术在民族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农业。据说,早在石器时代的早期,神农氏曾传授中国劳动人民如何种植谷物,并实行谷物轮作制度;在石器时代的后期,中国人民早就善于酒精发酵;在公元前221年,周代后期,我国人民就能制作豆腐、酱油和酿醋,所用基本技术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其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颗明珠,170万年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丰富,从古至今,人类南来北往,东来西进,是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汇之处,是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阿拉伯文化交汇之处。如此丰富、独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孕育了灿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活的灵魂。这活的灵魂正是通过民族艺术教育来浇灌的。本文试图从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着手,探讨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儒家学派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最早的、最主要的代表.对孔子的"学"与"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感悟孔子的人文旨趣与学术关怀.孔子参政不在于政治,而是体现儒者所应有的社会良心和文化批判意识;他的学术也不在于学术的本身,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政治气息,他是用自己的学术生命延续了其政治生命,这一点为后世儒者乃至整个中国知识分子开启了以学术介入政治的先河.这既是中国传统士人在政治上柔弱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士人表达和宣泄自己政治情绪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汉代,自董仲舒提出"奉天而法古"的主张之后,复古主义的思潮就逐渐地占了统治地位。当时的儒教神学家们几乎都是"尊古卑今"的复古主义者,在他们看来,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是"古"比"今"好。孔子所标榜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影响也根深蒂固,人们尚"述"而不尚"作",复古模拟倾向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批判精神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第一次最为明确地提出了文学上的古今问题,在文章和著作的写作上,坚决反对复古模拟,而竭力提倡独立创造,发表了很有价值的见解。王充在《论衡》中把文人分为儒生、通人、文人…  相似文献   

7.
孙蕊 《河南科技》2006,(10):43-44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信息突飞猛进、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时代。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显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导致了全球性的文化趋同现象,造成对原有文化的破坏,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受到当今国际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诸多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具有了同一张文化面孔,丧失了本民族的特征。如同国内外的许多设计师将“现代主义”、“极少主义”、“高技术主义”奉为设计原则一样,这是一种错误的趋势。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历史时期所遗留的文化而造成世界的多样性。因此,现代年历设计该如何在从外来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的同时,依然保持住中华民族“自我”的形象,把民族文化与时尚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现代年历设计又该如何确立既契合现代科技发展、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这些已经成为设计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发育初期,人们处于价值体系新旧交替过程中,在心理发展历程中特别感到双重价值激烈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人们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怀有对新价值体系的憧憬,一方面又时常会出现困惑与茫然。根据南京的六所高等院校近一千六百人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价值观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有价值的内容,又有自身实践中把新时期的文化与价值纳入到自己的价值结构中。这种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化交错、碰撞的结果,造成了一些新的情况,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一、走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9.
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幢憬和向往。而婚嫁作为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也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闽南婚俗中所选用的物品、数字、所进行的仪式及所使用的祝词贺语等蕴含着吉祥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关系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公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确立与社会进步要求相适应的新型伦理道德和规范体系,尤为重要和紧迫。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努力加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的社会主义公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公德进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德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影…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高校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前沿地带,大学生是社会中最能敏感地触及到社会、思想与政治变革的人群,思想观念的演变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最为直接和敏锐.因此,处于“吸纳期”的青年学生更加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从倡立自主人格观入手,分析论证了个体主义的功利观、人生观、幸福观和民主政治观,从而较完整地构建了他的个体主义思想。陈独秀所提倡和宣扬的个体观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历史主题在新的历史阶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为“五四”新文化人士清理和批判封建传统文化,树立健全的个体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工具。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得借助于翻译。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泽人语和译出语之间可以找到对应词。但如果由此而简单地认为翻译就是找出另一种语言的对应词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同的语言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结构的差异在各自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因此,翻译并不意味着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词与词的单纯转换。有时在原语中的一些词语很难在译语找到对应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翻译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同质性和稳定性是最不利于变化的因素,所以中国的现代化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冲击和震荡,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现代化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选择。因此,要想把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就有必要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一个发展独立、内容丰富的庞大体系。它是从中国农耕文化或以农耕为基础的文化发展而来的,带有浓厚的“黄土地”色彩。在农耕…  相似文献   

15.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时间长达二十三年。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在不为人所理解甚至遭到道德批判的情况下,他仍能保持积极乐观、昂扬豪迈的精神品格,这既与他的性情有关,也与他的才识和处世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视点     
王志刚: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 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在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形态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全民性与人性化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生活方式的变化源自人们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而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风行更是将这场由思维引发的变革引向生活的细枝末节.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坛新秀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成功之谜何在?首先就在于它鲜明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当代美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汇是它所取题材的特色,也是该作品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在艺术构思及描写手法方面,作品也呈现出文化交汇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宪勇 《河南科技》2004,(11):13-14
在我们这个变革开放的年代,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国门,这种传播与交流无疑会推动华夏文明的交融与更新。但是,还应遵循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与民族个性,应继承发扬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这不仅是艺术多元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世界文化语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培养了骆明敏锐的心感和强烈的文学使命感 ,并使他能将自己的创作、评论、文艺组织活动扩展到对民族、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深思上。骆明的游记散文正是以中华传统文化所养育的“文心”去解读世界各地的异国风光 ,因此 ,这些描写异域风光的游记散文无不涂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无不传递着中国传统式的价值判断和哲理思考 ,因而显得厚重、深沉 ,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