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花椒油分别与浓硫酸、无水甘油、丙二醇等适当反应 ,合成了硫酸化花椒油 (A)、花椒油单甘油酸酯 (B)及花椒油混合单酸酯 (C) ,测定了它们的分散能力、乳化能力、增溶能力及减阻性能 .实验发现 :改性合成产品在增溶、减阻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相应的摩阻系数为 0 .0 30、0 .0 0 8、0 .0 0 4 ,摩阻系数降低率分别为 81 .3%、95.0 %、97.5% ,但分散和乳化能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酯(Ⅳ)蔗糖月桂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蔗糖月桂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察反应时间,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月桂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时间为4.5h,原料配比为1∶1(摩尔数),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甲酯摩尔数的8%时,其蔗糖月桂酸酯产率86.5%~91.2%,产物经纯化后测定,蔗糖单月桂酸酯按每克产品含蔗糖月桂酸单酯的摩尔数与理论计算的摩尔数之比为0.9725∶1.0000.  相似文献   

3.
本文确定了菜籽油二乙醇酰胺合成的工艺条件为:酯胺摩尔比为1:1.8,反应温度为160 ̄165℃,反应时间为5 ̄6h,催化剂用量为0.5%,并对产品的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产品的表面张力、发泡性能、乳化性能等,为产品的应用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棕榈酸果糖单酯的提纯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果糖单酯纯品,需要将果糖单酯与未反应的糖及脂肪酸、催化剂、以及其他残留物进行提纯分离。利用混合溶剂萃取的方法,对固定化脂肪酶(Novazym435)促合成的棕榈酸果糖单酯进行了提纯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环己烷-乙醇-水萃取棕榈酸果糖单酯的纯度可迭93.8%,收率迭到92.5%,同时确定了萃取的最佳等件是V(环己烷):V(乙醇):V(水)=2:2:1,棕榈酸果糖单酯的初始质量浓度在0.48—0.60 mg/mL,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5.
反应性乳化剂十二醇马来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利用十二醇(DA)和马来酸酐(MLAD)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单酯,然后加碱中和制得反应性乳化剂十二醇马来酸钠,得到了本反应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含量为醇酸总质量的1%,醇酸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h时,所得粗产物中十二醇马来酸单酯的含量最高.对自制的反应性乳化剂进行了乳化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反应性乳化剂乳化力优于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最大气泡法测溶液表面张力,得其临界胶束浓度为8mmol/L.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乳液,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相比,由反应性乳化剂制得乳液聚合物的剪切强度、抗水性能、抗污性能、透明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流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固含量约45%的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该体系的流变性能,探讨了阴离子乳化剂含量从0.2%增加到1.0%时,体系流变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遵循幂律定律。幂律指数在0.47-0.74的范围。当阴离子乳化剂合量大于或等于0.8%以后,聚丙烯酸酯核-壳液的流变性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采用直接法由葡萄糖和正十二醇反应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并用快原子轰击质谱(FAB),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等方法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根据分析结果分别计算出了产品的平均聚合度(n)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此外,对产品表面性能(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能力,增溶能力,泡沫性能及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C12APG是一个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8.
月桂酸聚乙二醇单酯的合成吴宝庆,果学军(化学系)关键词脂族酯;月桂酸;聚氧化乙烯;硼酸;合成;酯化;分解分类号:O623.624脂肪酸聚乙二醇酯是一种广泛使用于日用化工、纺织、合成纤维、农药等工业中的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有较好的乳化性、润湿性、...  相似文献   

9.
以甲醇.乙醇、环氧丙烯及硼酸为原料,研究硼酸酯制动液基础液的合成条件,添加了1%三丁胺,0.2%双酚A,0.02%苯并三唑,对铁、铜、铝、黄铜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产品达到了美国SAEJ1703f制动液标准及国际标准GB-10830-89J。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脂肪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测定了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产品溶液的表面活性、泡沫高度、润湿及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乳液法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摩阻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乳化剂的筛选,成功地合成了乳液法酚醛树脂,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该树脂的乳液中均匀混入丁腈胶乳,可以用于摩阻材料(刹车片)的生产,制品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应用乳液法酚醛树脂可避免生产摩阻材料溶剂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几种新催化剂对DHP(邻苯二甲酸二庚酯)合成的催化性能,实验表明自行合成了固体超强酸催化性能良好,本文讨论了以固体到超酸为催化剂时,反应条件如反应和 酐与庚醇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全成反应的影响,结果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量0.6g反应物配比(酸酐:庚醇)为100g:200g;反应时间为3小时DHP产率可达95.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作为汽油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料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热加合反应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230~240℃、反应时间为14h,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配料比为1:2。对合成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4种产物做了滤纸分散和金属表面氧化结焦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效果,其中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的增溶率达到9.2%;4种产物在铜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小,在钢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大。此外,还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和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对增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为3mg/g时增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新型流动性改进剂MSMO的应用性质,该物质依据降凝,降粘、防蜡、减阻等机理设计合成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实验表明,该物质属油溶性,具有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对大庆原油的降粘率可达97%以上,防蜡率可达90%以上,使其凝固点下降近20℃,减阻率可达60%,并测得其最佳用量在0.300%-0.400%。  相似文献   

15.
底凹弹侧壁斜孔减小底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音速条件下,弹丸的空气阻力波阻,底阻和摩阻,其中底阻约占总阻的20% ̄40%,减小弹丸飞行中的空气阻力对改善其弹道性能是十分有利的。该文提出一个底凹弹在超声速上侧壁开孔减小底阻的数学力学模型。该模型经计算结果表明,与以往的实验结果相吻合,可作为探索凹弹侧壁开孔减阻效应和工程计算的基础。文末对侧壁斜孔的不同参数对底阻的影响作了计算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酯:(Ⅲ)蔗糖棕榈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成蔗糖棕榈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棕榈酸酯重量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85~90℃,原料棕榈酸甲酯和蔗糖的摩尔配比为1.0:2.5,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甲酯摩尔数的0.08~0.10时,其蔗糖棕榈酸酯产率是88.30%.产物经纯化后测定,所含蔗糖棕榈酸单酯与棕榈酸甲酯分子比为0.7740:1.0000。  相似文献   

17.
三苄基锡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究了三苄基锡羧酸酯,碘酸酯、三苄基氯化锡、氧化双(三苄基锡)、二丁基氧化锡等8种化合物对苯甲醛、庚醛与乙二醇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三苄基锡氯化物或氧化物中的氯或氧被取代后催化活性发生变化,酸根的吸电子能力越强,三苄基锡酯的催化活性也越高。三苄基锡3-羟基-4-羟基苯磺酸酯的催化性能最好,在90℃,催化剂用量0.2%,反应时间2h条件下,催化活性近100%,选择性96%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松香醇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合成松香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RAEO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系统研究了环氧乙烷聚合度(n)对产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了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能。产物表面张力为35.5—39.4mN/m,临界胶束浓度在10^-3数量级,钙皂分散指数为4.3%-8.4%,泡沫性能为120—130mm,润湿力为84—230 s。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9.
花椒油树脂微胶囊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花椒为原料,经连续渗漉法抽提的油树脂为心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乳化和喷雾干燥获得花椒油树脂微胶囊,其含水率为2.98%,心材包埋率为93.37%,收得率为93.1%,花椒油素含量为9.71%,溶剂残留量为4.5×10-6.微胶囊无破裂情况  相似文献   

20.
APG磺基琥珀酸单酯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PG磺基琥珀酸单酯盐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酯化条件为APG;顺酐(mol)为1∶1.2~1.4,反应温度为70~85℃,反应时间为4~6h为宜;磺化反应条件以10%~20%的Na2SO3水溶液加入,其加入量为加酐量的1.05倍,反应时间为1.5~2.5h较佳。若酯化反应选一合适的溶剂,则APG:溶剂(mol)为1∶0.6~0.7时,阴离子活性物含量可达70%以上,测试其性能,表明为比较优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这样就为APG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