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的优先购买制度,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最大限度的保护各方面的利益,笔者从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异议股东强制购买义务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梁述庆 《科技信息》2010,(13):403-403,394
我国现行公司法七十二条、七十三0条明确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对于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法律有所规定但存在不足。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涵义、法理基础、立法模式、权利行使的情形有利于及时解决股东优先购买权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由《合同法》规定的一项法定权利,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均未明确法定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学术上争论不一,给现实中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及保护带来了困难。文章介绍和评析各种关于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学说和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陈莉萍 《科技信息》2009,(19):391-391
公司法第72条是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规定,与旧公司法第35条的规定相比,该规定更为科学、合理,但在处理具体纠纷时,还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本文对新旧公司法规定进行了比较,并对违反公司法第72条规定所订立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及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股权交易活动频繁化,因股权转让所引起的争议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不够细化、难于用于实践的现状使这些争议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通过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和制度价值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使此制度更加细化和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属性,探讨了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对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实践中,关于优先购买权的实现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笔者希望通过对优先购买权的法律特征、效力、行使条件的分析,有利于优先购买权的理解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赋予按份共有人在其他按份共有人向外转让其共有份额时的优先购买权,其制度设计旨在保护按份共有关系中其他共有人的“控制利益”或“在先利益”,即封闭或者限制外部人进入共有关系的渠道.此种解读忽略了优先购买权制度设计的另一目的——衡平转让人,拟购买共有份额的受让人与其他按份共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先购买权除能赋予其他按份共有人“在先利益”外,还有保护转让人获得最大转让利益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最终都是服务于按份共有人共有利益的最大化实现.按此理解,优先购买权可解释为优先购买请求权而非优先购买形成权.其他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能否实现取决于转让人之转让意思最终是否会发生修改,从而在制度设计上实现优先购买权的利益衡平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共有人优先购买权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民事特别优先权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形成一种交易习惯。由于我国法律对共有人优先购买权规定比较模糊笼统,操作性不强,才导致了纠纷的大量出现。共有人优先购买权有利于减少冲突的发生,促进交易秩序的安全稳定,有利于对共有财产的保护。规定具体的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不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还可以稳定交易秩序。在现阶段,我国有必要保留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并对该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房屋租赁关系中的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基于承租人与该租赁房屋之间具有一种持续、稳定的用益关系而产生。本文拟针对我国现有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就优先购买权的主体范围和实现方式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优先购买权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民法中有多处规定,这一制度着眼于保护既存法律关系或利害事实,在不损害第三人合法利益的同时,保障权利人优先取得出卖物的所有权,促成这种利害事实得以存续,不因第三人的购得造成危害或破坏,旨在稳定现存法律关系并增加物的利用效率。关于优先购买权在拍卖场合是否适用学界出现了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理论。否定说认为优先购买权以"同等条件"为前提,这与拍卖中"价高者得"的原则想冲突。外国立法例也有支持此观点的做法。肯定说认为优先购买权是一项法定权利,不得任意剥夺。实际上,优先购买权在拍卖程序中完全可以实现。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讨论优先购买权在拍卖程序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各种学说进行全面法理评析和探究,试图寻找出股东优先购买权性质的应然定性,以期能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司法实践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在拍卖这种特殊的买卖方式中是否存在优先购买权及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我国现行法尚无明文规定,并且我国民商法上有关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之规定与拍卖法上出价高者得的拍卖原则明显存在冲突.本文拟从法律上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述,同时结合实务提出自己关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赋予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但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局限性。在现代社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以牺牲第三人的利益、限制所有权人的处分自由为代价来保护承租人的利益,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价值,并且会引发道德风险,因此,我国现行法定的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应当予以废除,以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马一鸣 《科技信息》2010,(23):I0411-I0411,I0265
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在性质上为一种特殊的形成权,仅仅适用于按份共有人向共有人之外的人转让其财产份额的场合,不适用共同共有领域。优先购买权的行使依赖于出卖人的通知义务、买受人的同等条件,并受到除斥期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李志忠 《甘肃科技》2006,22(5):224-226
优先购买权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优先购买权的效率、秩序、自由、正义等法律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价值、概念、特征、价值功能和法律性质等方面进行概述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制度在立法上的一些不舍理之处,希望能从理论上完善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制度,进而能从生活中减少此类纠纷事件的发生,并为处理这样的纠纷事件提供解决方案参考,使得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公司章程对股权内部转让进行限制,股权内部转让还须受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设立规定的限制。股权外部转让的同意模式具有保护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和保证股权流通性的价值,股权外部转让的优先购买权主体为拟对外转让股权股东之外的全部股东。股权转让涉及到股东名册登记变更和股东工商登记变更,通常情形下股权确认应以股东名册的登记为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按份共有优先购买权的分析,指出现有立法关于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权缺乏实体和程序性规范,提出优先购买权存续的期限、对同等条件的明确界定以及构建程序化优先权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优先购买权是指特定人依法律规定或合同规定,在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于第三人时,享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于他人购买的权利。由于我国立法上未形成一个有效体系,存在不完备之处,使司法实践中对于优先购买权的行使问题极易发生纠纷,文章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