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风积砂填料在高等级铁路中的改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积砂填料运用在时速200km/h的铁路中.由于风积砂粒径单一、级配不良,因此需要对其改良以满足填筑要求。通过试验段对风积砂进行物理及化学改良,物理改良采用粉土作为改良剂,化学改良采用水泥作为改良剂。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改良方式都能满足填筑要求,采用粉土对风积砂改良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水泥、粉煤灰、石灰三掺料改良粉砂土路基填料的工程特性,采用静力性能实验、毛细水上升实验、动三轴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粉砂土掺入改良剂前后静态指标与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变化.分析了水泥掺量6%、粉煤灰掺量2%和石灰掺量7%改良粉砂土作为路堤填料,在各工况下累积动应变曲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粉砂土改良后,内摩擦角增加了约25%、黏聚力提升约50倍、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约8.6倍;改良土毛细水上升高度比天然土降低约89%;含水率对土体累积动应变发展影响较大,含水率过高时黏聚力损失应变增加更为明显;围压和压实度增加使改良土体强度增加,土体累积动应变发展速率变小;振动频率增大改良土体的累积动应变发展速率降低;拟合了理想填筑状态不同路基深度土体累积动应变曲线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对路堤回填设计的内容包括有:不同高度下的路堤坡度、分级数和马道宽度;包边厚度,水泥改性土的水泥掺量等因素进行确定,通过校核路堤运营期堤身稳定系数和路堤沿斜坡地基滑动的稳定性来确定设计是否合理,对于土质路堑,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别的土对应的边坡坡率,及路堤堤身的稳定性要求。基于此,作者针对路堤高度为30米左右的粉土路堤进行粉土改良回填后压实度研究,在满足路堤施工期和运营期堤身的安全要求外,尽量避免粉土自身特性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的施工设计建议。对该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谭波  杨和平 《山西科技》2009,(6):114-116
通过大量土工试验,探讨了用混合土法改良过湿粉土用作路堤填料的可行性,对改良方法的土质学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混合土法的室内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敬广 《科技资讯》2011,(24):133-133
在工程建设当中,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条件,如何处理好这些不良地质,以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保证工程质量,一直是建筑行业所关心且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铁路专用线信号楼粉砂土地基处理为例,重点谈一下灰土井处理粉砂土填方地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湿化变形规律,通过室内大比例尺路堤湿化变形模型试验,分析了秦岭山区糜棱岩化条带状粉砂质千枚岩湿化与时间的变形规律及湿化前后的变形量,并预测现场9.6m高的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最大湿化沉降量;基于湿化变形的基本原理,编写了采用单线法进行路堤湿化变形有限元分析程序,并对变质软岩填料路堤进行湿化变形有限元分析,进一步与室内模型试验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估现场高为9.6m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最大湿化沉降量为6.3cm,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关于路基工后沉降量小于10cm的要求。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较吻合,对秦岭山区软岩路基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使作为路基填料的豫东粉砂土达到工程效果,对其进行改良实验.首先取开封地区粉砂土样筛分得到其基本物理性质,然后选定水泥、石灰及粉煤灰作为改良剂,设计正交实验方案,进行击实、直剪、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动三轴实验.结果表明:(1)改良土的最佳含水率整体增大,最大干密度降低,并且当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时,干密度下降速率较缓,说明改良后的粉砂土效果较好;(2)改良土抗剪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强化,且无论是7 d还是28 d,改良剂为6%水泥+7%石灰+2%粉煤灰配比的强度均大于其他3个配比;(3)改良后粉土的抗压强度随龄期而逐渐增加,7 d的抗压强度为素土的3.5倍左右,28 d抗压强度为素土的6.8~9.6倍;(4)含水率对改良粉砂土动力特性影响较大,当含水率由13.1%增加到18%时,累积塑性应变增大约91.0%,临界动应力与动强度均呈减小趋势,承载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粉砂土地基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采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对粉砂土进行改良实验。选用五种不同配合比的粉煤灰改良饱和粉砂土,对其进行直剪试验、动三轴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入量对饱和改良粉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将不同粉煤灰掺入量的饱和改良粉砂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用Hardin-DrnevichD-H 双曲线模型进行拟合,讨论粉煤灰掺入量对拟合参数的影响,随后提出了仅考虑粉煤灰掺入量影响的动弹性模量经验公式和阻尼比经验公式,最后通过SEM试验照片对素土和15%粉煤灰掺入量的改良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增加粉煤灰的掺入量可以有效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初始弹性模量,降低阻尼比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作粉质砂土掺入生石灰改良研究.获改良土用作高速路基填料的试验数据为灰剂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EDTA滴定量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经合理工艺操作达到路基土压实度和回弹模量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路基施工时经常会遇到不同地基满足不了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常用的路基处理方法很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河滩相软土地基路堤的施工控制 ,采用测斜导管、沉降板等测试方法 ,对某软土地基路堤工程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现场观测 ,探讨了变形观测仪标的埋设与路堤施工配合、路堤施工横断面加宽设计等问题 ,并提出了河滩相软土地基路堤填筑期控制的阶段法和水平位移法 ,以及预压期控制的工后允许沉降法和沉降速率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和分析了高速铁路路基改良填料现场试验工点施工检测情况,主要包括几种改良土填料的击实试验、小型承载板试验、无侧限强度试验及静三轴试验,并给出了部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浙江省乡村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的问题,在调整材料配比、做法的基础上,改良传统生土技术.首先,在建筑材料生产阶段,使用改良夯土、改良三合土、竹片泥墙、轻质填充土、生土抹面等代替工业材料;然后,在材料运输阶段,通过就地取材代替车辆运输;最后,将节省的造价用于抵消碳汇.为验证技术的有效性,依托泥土学校进行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用改良生土技术建造乡村建筑能够在浙江省发挥显著的减碳作用,在浙江省乡村建筑物化阶段运用改良生土技术具有巨大减碳潜力.  相似文献   

14.
王水 《河南科学》2014,(8):1516-1519
在某工程采用箱涵下穿既有线路方法建造立交道口时,为保证箱涵顶进过程中列车的通行安全,在顶进前对一定范围内的路基用水泥砂浆进行了注浆补强.为考察其效果,运用FLAC3D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型,对箱涵顶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箱涵周围土体注浆补强,可使顶进施工引起的线路沉降有所减小,且沉降曲线明显变缓,这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列车通行速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在静水中抛填土质围堰,淤泥的存在将会对围堰的稳定造成影响,必须对淤泥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结合工程实例对水中抛填围堰的挤淤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淤泥层厚度小于5 m的区域,水中抛填围堰挤淤深度最大可以达到2.6 m.通过对围堰的检测结果发现,围堰施工方法对挤淤效果有重要影响,对于淤泥层厚度不大的静水区域利用水中抛填围堰的自重挤淤可以加快堤基的流塑变形稳定,从而有效提高围堰的抗滑稳定.  相似文献   

16.
The heat convection in ballast mass and ripped-stone mass in railway embankments is the problem of heat convection in porous media.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Qing-Tibet railway embankment, from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used to study forced convec-tion for incompressible fluids porous media, the finite ele-ment formulae for heat convection in porous media are de-rived by using Galerkin抯 method. The temperature fields of the traditional ballast embankment and the ripped-stone mass embankment, constructed on July 15,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under the case that the air temperature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will be warmed up by 2.0℃ in the future 50 year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mafrost 5 m below the traditional ballast embankment will be thawed in the regions in which the air yearly-average temperature is larger than -3.5℃ or the yearly-average temperature at the native surface is larger than -1℃. The embankment will cause large thawing settlement. The rail-way embankment will be damaged by permafrost degrada-tion. The ripped-stone mass embankment can not only resist the effect of climatic warm up on it but also provide cool energy for the permafrost under it. It can assure permafrost stability and not subjected to thawing. Therefore,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hat the ripped-stone mass embankment be taken as the Qing-Tibet railway embankment structure in high-temperature permafrost regions so that permafrost embankment can be protected as possible as we could.  相似文献   

17.
川渝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常形成红层高填路堤,其沉降及稳定特性决定了工程安全及质量。以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某处取样,室内测得红层填料物理力学参数后,考虑粒度分布、干湿循环、填方高度和边坡坡度,通过有限元数值试验探讨红层高填路堤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及稳定特性,然后利用极差分析获知各因素的作用效应主次。结果表明:路堤沉降具有累积效应,路堤坡面下方土体受偏压影响,最终体现为竖直向越靠近路堤顶面沉降量越大,水平向越靠近坡面沉降量越小;路堤填筑过程中,坡体内逐渐形成滑移曲面,边坡临界失稳高度受路堤材料和几何尺寸等因素影响;填筑完成后,各因素对路堤沉降量的影响主次为:路堤填高>边坡坡度>粒度分布>干湿循环,对滑移曲面至坡面最大距离的影响主次为:路堤填高>干湿循环>边坡坡度>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8.
古洞口工程坝体填筑料一次成型上坝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开采条件恶劣的5#料场,提出了几种开采方案进行分析比选,由于采用最优开采方案——坝体填筑料一次成型上坝施工技术,不仅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满足了施工需要,而且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投资、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对该方案的开采爆破进行了设计。对于拟定的爆破经验参数,通过爆破试验进行了验证,两者吻合较好,并比计算参数略偏保守,实践表明,该技术在古洞口工程上的应用获得了成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太原市太行路高填方路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观测,研究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过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从而了解到影响高填方路堤沉降的影响因素。由于该高填方路堤地形的特殊性,通过控制施工速率、填土高度、地基土质和填土容重等参数,通过对该路段工后沉降的观测,较好的研究了地形对高填方路堤沉降的影响。观测结果及分析表明:对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地形因素对沉降量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研究也为高填方路堤填筑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朔黄重载铁路路基斜向高压旋喷桩加固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结合朔黄重载铁路路基加固前后检测试验数据和斜向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对斜向高压旋喷桩技术加强既有线路基的综合效果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表明,斜向高压旋喷桩能显著提高路基的强度、刚度、承载力及路基45°扩散线以内土体的密实度,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既有线路基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