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从身边看到的各种物质逐渐发展到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直到后来的粒子加速器、电子对撞机等,逐步深入到细胞、分子、原子和原子核深层次,每深入一步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影响与巨大变革。如原子核及其核外电子的发现,带动了无线电、雷达、x光、电视、半导体、激光的发展,而近几十年来对原子核的研究,则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这绝无仅有的万物灵长,科学家殚精竭虑,至今还未曾在宇宙中找到与之类似的智慧生物;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文化,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果实。然而,创造与毁灭,传承与遗失,总是在相生相随。  相似文献   

3.
光的量子相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昌璞 《科学》2006,58(2):54-56
人类关于物质世界的许多认识是通过光开始的。理解光的本性一直贯穿着近代物理学发展活动的主线。历史上,人们对光现象物理性质的探索.可以追溯到牛顿时代。光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曾经引发了牛顿等人和惠更斯学派的激烈争论。19世纪末,由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惠更斯(C.Huygens)提出的光的波动学说一时占了上风,但后来,量子理论的建立叉使得牛顿的光的粒子学说重振雄威。量子力学关于物质世界的波粒二象性描述,原则上使得两种学说得以协调。但是。在1960年代以前,怎样从实际的实验探测出发,从根本上理解光场的波粒二重属性,仍然是当时物理学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前言高技术发展不仅要求制造方法先进,而且要求与其配套的设备高性能化,但作为最基本重要的还是具有卓越功能的尖端材料。假如把尖端材料应具有的功能进行分类的话,可分为光、电磁、热、机械、化学、生物等各种功能领域,而对新型玻璃来说是具有各种功能的优越材料,并深信今后将有更加优越的新型玻璃问世。新型玻璃可定义为对各领域高技术材料有用的高功能、高性能化的玻璃。为了认识和掌握新型玻璃技术,不仅要熟悉了解玻璃状态,而且也要熟悉了解非结晶(无定形)状态物质以及经过这些状态采用结晶化制造的功能性结晶化玻璃。然而像这些物质,非结晶质半导体、金属玻璃、无定形的碳、有机高分子等物质,由于分别属于大的材料领域内使用,这里不采用。因此在化学组成上局限于氧化物、卤化物、硫族(硫、硒、碲  相似文献   

5.
我是学航空的,并不具备生物学或医学的知识背景,我在偶然中看到了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密切.又很神奇的人体代谢液的图像。也许我用的语言和词汇很外行.但当我把这些图像展示给医院的检验科大夫时,他们都惊讶了,“是尿里的结晶吧,我们知道有些人的尿会出现结晶现象,因为没有确切的临床检验意义,我们通常不理会。”“没想到尿结晶这么漂亮。”  相似文献   

6.
叶蓬  魏志义 《自然杂志》2023,(6):410-416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费伦茨·克劳斯和安妮·吕利耶,以表彰他们在阿秒脉冲的实验实现上作出的先驱性贡献。从电磁波的概念孕育之初到光电效应的揭示,再到激光与高次谐波的发现,人类渐渐揭示了光与物质交织舞蹈的深层复杂性。阿秒脉冲技术如同一把精致的钥匙,解锁了之前无法触及的物理世界的极短时间尺度的奥秘。如今,阿秒脉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能源、信息科技、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探测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将在基础科学的探索和工业的革新中,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突破和飞跃。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球上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各种其它的能源物质代替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其中利用太阳能是开发新能源的极好途径。同时,光不仅仅是一种能量,而且还是一种信息载体,所以,利用光的各种性能的材料在未来世界中的应用将是极为有利于人类的。在目前的光的应用中,大多数利用光进行能量转换、信息记录和信号交换。而所采用的材料大多是无机晶体、半导体或有机材料。但是自然界中的广大生物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长期的进化而保留下来的某些生物大分子具有无机材料和人工合成有机分子所无法比拟的光学性能。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渺小     
暗物质和暗能量可能比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多得我,与人类相比它们会更有意思吗?  相似文献   

9.
有价乎?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沈今年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逝世40周年.又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发表90周年,为表示对这位科学伟人及其科学思想的敬意,我刊特约请理论物理学家、对爱因斯坦科学理论素有研究的沈先生撰写专稿,本期先以随笔形式发表两篇,...  相似文献   

10.
奇云 《世界科学》2003,(6):8-10
只要一日地球上尚有生物,病毒就会存在;有些对人类有益,有些对人类有害,有些虽然和人类没有利害关系,但它们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流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武汉 《科学通报》1965,10(2):166-166
一概述光激射技术是目前内容最丰富、发展最迅速和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光激射技术是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主要包含下面两方面的内容:(1)光的激射和放大、调制与解调制、传播以及探测等基本研究;(2)利用光激射器的输出特性,即高强度性、高单色性、高定向性,来研究强相干辐射与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强光光学),以及把上述装置应用到各种领域内,解决一系列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移民太空,月球是最佳的候选地,因为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相对不远,人类已经踏足过月球,而且月球上有建设人类定居点所需的丰富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随想     
纪录片是高雅的电视艺术,是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每一部纪录片所表达的思想理念与时代特征都是人类进步的足迹.纪录片的创作是永恒的,纪录片的使命可以让人类之间更为相互的了解与并存.  相似文献   

14.
在人体尿结晶试验(一)中,笔者提到尿结晶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迄今,我做的人体尿结晶实验,还只能在北京的早春、秋天和冬天这三个干燥季节进行,实验的进展缓慢。目前笔者正尝试搭建可控温度、湿度的结晶装置,希望能做到在任意时间、任意气候环境下都可以快速取样、快速制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马劲  杨正龙  屈小中  杨振忠 《科学通报》2006,51(14):1637-1639
用传统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透明的介孔二氧化硅涂层材料. 由于介孔内毛细管力的作用, 使涂层具有超双亲性, 并且此性能可长久保持. 该涂层可进一步与功能物质如结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等复合, 仍能保持涂层透明性和超双亲性, 同时其吸收紫外线性能显著提高. 该涂层有望在防雾、光催化、自清洁和紫外线吸收等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华南发现4.1 Ga的碎屑锆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南部寒武系砂岩中保存有冥古宙地壳物质. 一颗锆石的结晶年龄为4107±29 Ma, Hf同位素组成近似亏损地幔Hf同位素组成, 模式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结晶年龄一致, 为4102±21 Ma, 该锆石是直接从亏损地幔中抽提出来新生的地壳物质再循环过程中结晶的. 寒武系中也保存了显著的“泛非期”和Grenville期锆石, 可能反映了早古生代早期华南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联系. 华南南部具有更为复杂的地壳生长和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在《知识就是力量》上发表了我做的人体尿结晶的显微实验。实验的过程让我感到吃的食物与尿结晶显微图样似乎有着关联性。之后笔者想,应该通过大量的不同食物的实验来积累更多的实验资料。于是,几个月来,我做了针对性比较强的食物与尿结晶关系的实验。  相似文献   

18.
用稀土激活离子的线状发光特征产生激射光效应,以三价钕离子引人注目。选择合适的基质,可以达到室温振荡、振荡阈值低及相对输出能量较大等性能。对晶体材料而言,目前以掺钕的钨酸钙及石榴石的结果较好。这里简略报导有关掺钕钨酸钙光激射器的一些实验结果。掺钕钨酸钙晶体(加Na~+作电荷补偿剂)是用结晶引上法在高频加热铂铑坩埚的装置上制得。为了保证材料纯度,除了钨酸盐原料是自行提纯及合成之外,晶体亦是经三次结晶后取得的。制得的晶体通常在1,350℃退火8小时。晶体的光性经过检查,内部存在少量丁铎尔散射,残余应力未尽消除。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2009,(3):80-80
我看《知识就是力量》:我是一名即将走上社会的女大学生。在中学时开始在阅览室浏览《知识就是力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本期刊可以说是包罗世间万象.以科学技术为主,人文经管为辅,趣味性也很吸引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植物没有眼、耳、口、鼻,但是科学家发现它们却同样能看、听、尝、闻、摸。植物没有眼睛,但是能“看”光。科学家们发现,对光的感觉植物甚至比人类还要敏感得多。它们不仅能看见人类所能看见的光谱,而且还能看到人类看不见的光谱。植物的这种能力,是因为植物含有捕捉光的光敏化合物.光敏化合物能监测、寻找和发现光,从而确定太阳的方位,判断光线从哪边来,由此确定如何摆脱荫蔽状态,调整生长态势。有5种光敏色素能对光谱中波长为600-750毫微米之间的红色一侧的光作出反应。其中,光敏色素A能使植物种子破土发芽,让植物的生长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