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子量”和“分子量”还是保留为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量”和“分子量”这两个词对于学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是实在太熟悉了。谁都知道它是指原子和分子的相对质量,而非为重量,定义也十分严格。虽然后来ISO31把它相应命名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人们总觉得它跟“原子量”和“分子量”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我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这一既方便又实用的术语.理由如下: 1. 原子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各有不同的内涵或不同的定义.某元素的原子量定义为"该元素所有稳定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相似文献   

3.
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术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这一既方便又实用的术语。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把atomic weight改为relative atomic mass是有道理的:(1)此概念应是mass(质量)不是weight(重量);(2)若改为atomic mass容易误解为一个原子的质量,实际上是NA(阿伏加德罗数)个原子的质量,故加relative 以区别.然而中文"原子量"既未混淆"质量"和"重量",亦无产生"单个原子的质量"误解之虞.一个科学名词不可能尽含其定义,在不会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愈简短愈好.故我支持科学界早已习惯的用法--原子量."分子量"的问题同此.  相似文献   

5.
国际上把atomic weight改为relative atomic mass是有道理的:(1)此概念应是mass(质量)不是weight(重量);(2)若改为atomic mass容易误解为一个原子的质量,实际上是NA(阿伏加德罗数)个原子的质量,故加relative以区别。然而中文“原子量”既未混淆“质量”和“重量”,亦无产生“单个原子的质量”误解之虞。一个科学名词不可能尽含其定义,在不会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愈简短愈好。故我支持科学界早已习惯的用法——原子量。“分子量”的问题同此。  相似文献   

6.
原子量、分子量两词长期使用,已约定俗成(包含了^12C原子质量1/12的概念),又明了易懂,易于表述,如高分子科学中有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函数、平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等复合词。目前国外文献中少见另加relative。若命名为相对分子量分布,既可理解为相对的分子量分布,又可理解为相对分子量的分布,含义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原子量、分子量两词长期使用,已约定俗成(包含了12C原子质量1/12的概念),又明了易懂,易于表述,如高分子科学中有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函数、平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等复合词.  相似文献   

8.
原子量,译自英文atomic weight, 是由化学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在19世纪初提出的,沿用至今.例如,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有一个委员会叫做IUPAC Commission on Atomic Weights and Isotopic Abundances(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至今并未改变其名称.  相似文献   

9.
保留“原子量”的再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量,译自英文atomic weight,是由化学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在19世纪初提出的,沿用至今。例如,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有一个委员会叫做IUPAC Commission on Atomic Weights and Isotopic Abundances(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至今并未改变其名称。这或许可看作是名词术语的约定俗成原则的一个范例。因为,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现代人,谁都不会混淆“重量”和“质量”,谁都会懂得,所谓“atomic weight”,不是指原子的重量而是指原子的质量,而且,不需要懂得太多的历史,谁都知道,“atomic weight”这个术语的内涵,从一开始就是指原子的相对质量而不是绝对质量。  相似文献   

10.
“原子量”“分子量”历史由来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许多科学概念或科学术语的产生都有它的原因,当然也都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许多科学概念或科学术语的产生都有它的原因,当然也都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建议: (1)恢复"原子量"与"分子量"的定名,但定义不变;(2)为与国际学术界一致,建议中文译成英文时采用"relative atomic mass"及"relative molecular mass".  相似文献   

13.
建议:(1)恢复“原子量”与“分子量”的定名,但定义不变;(2)为与国际学术界一致,建议中文译成英文时采用“relative atomic mass”及“relative molecular mass”。  相似文献   

14.
一、一位教授的困惑去年的一天,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余仲建教授焦急地专程从天津来到全国名词委办公室,余教授说:“我完成了一部近百万字的著作,书稿中的名词术语都是采用名词委公布的《化学名词》中的定名,书稿写完后觉得文字通顺,明了易懂。这表明你们的名词定得正确。但是我这本书稿的出版社的编辑强调稿中有关计量术语必须采用GB3102.8-86*(以下简称‘国标’),他们要我将书稿中的‘分子量’与‘原子量’两个名词必须改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我把文稿按他们的要求修改后,发现不仅文字难懂,而且从高分子化合物的专业角度看将使读者误解,以致发生原则性的错误”。随后笔者阅读了余教授提供的材料,并随手摘录二例如下:例1:按名词委审定的“分子量”来表述合成高聚物都是不同分子量的同系混合物,即分子量是不均一的,因此所谓高聚物的分子量只有统计的意义。例2:统计的方法不同,就可有许多种不同的平均分子量的定义,最常见的平均分子量有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和粘均分子量。按GB3102.8-86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述:合成高聚物都是不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混合物,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不均一的,因此所谓高聚物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统计的意义。统计的方法不同,就可有许多种不同的平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最常见的平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数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重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Z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据知有关部门还规定若不使用国标规定的计量名词,书不得出版、出版后也没有参加评选优秀图书的资格。一百多万字的书稿为这两个词的名称的问题不知所措。二、问题的缘由本来“分子量”与“原子量”两个学术名词由来已久,在化学、物理、化工界,乃至中小学基础教学中,各种科普读物中已是到处可见,无人不晓,广泛接受的多少代人长期沿用的名词。没有任何因为不好理解、不科学、产生混乱等问题而需要重新命名的理由。那么有关部门为什么要改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呢?据了解此二词的科学内涵并无变化。分子量(或称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原子量(或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他们对应的英文名是molecular weight和atomic weight。国际标准化组织IS031,part 8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将此二词的英文名改为relative molecular mass和relative atomic mass,国标GB3102.8-86译自ISO31/8,故将分子量、原子量改译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这就是改名的缘由。三、这个名该不该改近年来,有一部分了解国际标准变动情况的学者认为原子量、分子量两个词应随着国际的变动相应地将汉文名也作改动。更多的学者并不知道这个问题,或不认为汉语术语要跟着改,一直沿用原名称。为认真慎重起见,全国名词委办公室曾为此召开协调研讨会,邀请了大学、研究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物理、化学、电学、计量等各方面专家共同研讨,会上绝大部分专家认为这两个词不要改。笔者也十分赞同此意见,并且认为这不单是一两个词改名或不改名的分岐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剖,我们应从中领悟到汉语术语命名和审定中的某些应明确的原则问题,今后审定名词过程中应认真掌握好。四、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尊重约定俗成的问题全国名词委制定的“审定原则和方法”中明确提出“订名要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几年来实践证明这个原则是切实可行、完全正确的。名词是科技概念的语词代表,是为人们便于交流思想和观点服务的。这也是名词工作的目的所在。因此对于那些现在已统一的名词,其概念已明确无误,一般不再改动。只有在概念易混乱、误解,称谓明显不科学时,才需要另作科学命名。即使是那些因科学技术发展而使内涵概念相应发展变化了的名词,只要不产生理解上的混乱,往往也不必改动。有些名词定名不很合理,不能名符其义,但已长期使用,应用面广,已为大家接受,应继续沿用,不轻易改动,否则会造成新的混乱,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例如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汽车”不是蒸汽驱动而改为“气车”;也没有必要因为“电”与“气”无关而马上取消“电气”这个词。名词应为大家乐于使用才有存在的价值,才有生命力。置身于群众之中是汉语名词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单靠行政命令来强制推行。这方面曾有失败的教训。化学命名原则中曾将“稀土”改为“希土”,实际未能推行就是这种例子之一。“原子量”、“分子量”这样的名词经漫长的年代,广大知识界人士使用,未发生任何困难、误解和混乱,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应再作改动,这是理由之一。2.科技名词订名是一项以概念为基础的科学创造性的工作,不是以外文名为依托的简单翻译问题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种种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概念绝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对于代表这些概念的名词,有人误认为也是翻译的。诚然过去引进的名词有相当一部分外国命名本身也是表义的,科学家们(或翻译工作者)按照汉语名词表义的特点订名后效果很好。但也有不从概念出发,简单直译,使大家不易理解的。例如:这种不从概念出发,只从外文字而直译的命名办法的另一个弊端是把外国不统一的名词分别引进而带来我国名词不统一。例如“Newton first law”叫“牛顿第一定律”;“law of inertia”则叫“惯性定律”。这样,物理学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任何物体都将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对它施加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因为国外有两个名称不统一(一个按义命名,一个按人名命名),汉语跟着也不统一,两个名称用得都很普遍。3.向国际标准靠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很强调要与国际接轨,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这是完全正确的政策。但有人把“分子量”改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理由之一也说成是要“向国际标准靠拢”,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扭曲了问题的实质。我们认为名词术语工作向国际靠拢不能理解为命名过程跟着国外死译。由国外引进的科学概念时,名称的汉化应是如何符合汉语语词规律,如何科学表达内涵。4.术语不能代替定义术语只是代表概念的文字符号;定义则是对科学概念本质属性的描述。术语是词,要求简练,好懂、好记;定义要求概念准确,简明,好理解。两者任务不同,形式也不同。由此看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术语的语词结构特性不强,前面例1、例2产生的误解,就是这种语词结构特性不强致使修饰限定关系不清产生的混乱理解。基本词常常要构成复合名词,因此,基本词更要求结构紧凑,明白无误,为复合概念产生的复合词的简明性打下基础。例如复合词“分子量排除极限”改写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排除极限”则长而难理解。在此笔者还要向制定国标的有关部门进一言,不宜任意扩大强制推行术语标准的范围,动不动就“不予出版”、“不评奖”、“罚钱”等等。只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计量单位,关系人们生命安全等极少量标准才可作为强制执行的标准,对待科学的问题,还是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综上所述,结论很清楚:“分子量”、“原子量”的汉文名没有必要改变。 * GB3102.8-86系指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颁布的国家标准,编号3102-8-86,1986年制定。  相似文献   

15.
“原子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术语 ,始于1 9世纪初的道尔顿。近年来 ,按照国家“量和单位”标准的规定 ,这个术语将被“相对原子质量”取代。我认为 ,原子量这个术语仍有保留的必要 ,理由如下 :(1 )术语的内涵随历史发展而变化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如今 ,人们早就不会将“原子量”理解为“原子的重量”了 ,因为只要学过高中物理 ,谁都会懂得质量和重量不是一个概念 ,懂得原子量这个术语不涉及重量只涉及质量。 (2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量”的内涵不同。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原子量”并不妥当。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涉及的“原子”可以…  相似文献   

16.
1996年笔者在英国访问期问,英国爆发了疯牛病,这使人们对疯牛病的病原体prion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也包括prion的中文定名。为此,笔者曾在《生命的化学》1997年第4期上写了一篇短文《建议将Prion译为朊病毒》,文中简要地叙述了建议的依据和理由。也就是在那年,布鲁西纳(Prusiner)因发现prion而获得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际上,  相似文献   

17.
“Space”一词的直译就是“空间” ,spacescience和spacephysics分别译为“空间科学”和“空间物理学”。这种译法比较确切和广义 ,且不带有人为的色彩。假如把“space”译成“太空” ,它就仅限于研究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这就把空间科学中比较重要的诸如大气电离层的研究排除在外了。假如把“space”译成“航天” ,这就夹杂着人为的因素 ,“航天科学”和“航天物理学”就变成只有人航行时的研究学问了。尽管有人在中文文字上下了功夫 ,将“space”译成“宇空” ,但它已不完全是“spa…  相似文献   

18.
关于virtual reality如何定名,我已在《光明日报》1996年10月28日“关于Virtual Reality的翻译”一文中提出来了。我认为,该词最好译为“虚拟实在”。1997年1月16日《光明日报》针对我的意见组发了一组文章,公布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意见”:“临境(朱照宣等)”“虚实(关洪)”“电象(王可)”“虚拟境象(钱玉趾)”。认真阅读了他们的见解之后,我仍认为最好定名为“虚拟实在”。任何一个术语,从外文译成中文,最主要的有两条要求:一是要贴切地理解外文中表达的内在涵义;二是根据对其涵义的把握正确地寻找出中文的相应词语。按这样的要求来看“virtual reality”的翻译,用“灵境”固有弊端,用“临境”也不甚确切。仅就“境”而言就有如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所说“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此处究指何境?抑或是“海市蜃楼”“瑶临仙境”?所以,“灵境”或“临境”都没有反映出或表达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的本质。“virtual reality”中的virtual虽然沿用了中世纪逻辑学家邓斯·司各脱(John Duns Scotus)所创造的拉丁语词virtualiter,但它已成为任何一种计算机现象,从计算机网络上的虚拟函件到虚拟工作组,虚拟图书馆甚至虚拟大学、虚拟公司……每种情况下,virtual(虚拟的)强调了一种与过去不相同的当代新形式。计算机科学家用“虚拟内存”来代表计算机以这种方式设置的DRAM,这里无论如何无法与“灵境”或“临境”这样一些概念术语联系在一起。virtual reality中的virtual是用来表明由计算机造成的reality与其他reality的区别。virtual reality是reality的一种,它可能是一种real reality(真正的实在),也可能是一种irreal reality(非真实的实在)。对reality的理论研究,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算起也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他们的主张,大致可分为实在论的和及实在论的。实在论有多种形式,及实在论(包括非实在论)也有多种形式。形形式式的实在论对实在(reality)的主张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潜在和显实在。以海森伯为代表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认为,测量使潜实在变成显实在,变为现实。在这里,reality通常是在与phenomenon(现象)相对的意义上使用的,是指现象的本质。也就是说,实在比现象更本质。virtual reality概念的提出,是对实在论的一个发展,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新的突破。它使人们认识到,在realism和antirealism之间还有一种过去没有为人们认识到的reality。与人工实在(artificial reality)一起,virtual reality构成了一个有待人们去探索去开拓的实在的新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比“现实”更高远更宏大,也更普遍、更本质。最后,我想说明一点。科学技术术语关键在于精确,而不必诗化或美学化,朴实一点为好。更主要的是virtual reality定名为“虚拟实在”,才有可能顺理成章地为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词组命名,例如virtual corporation(虚拟公司)、virtual community(虚拟社群)、virtual library(虚拟图书馆)等等。在virtual reality之下将有一个族谱或系谱,祖宗的姓和名不正,系谱必将乱套。试想如用“灵境”或“临境”为virtual reality定名,则virtual corporation或virtual library是否将定名为“灵(临)公司”或“灵(临)图书馆”呢?这会使以后的术语定名工作太不好做了。看来,科技术语的命名也必须重视整体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原子量"(atomic weight)这一广为大众熟知的术语却遭到"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的冲击,国内已将"原子量"改名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中的修饰用语"相对"二字不能改变"原子质量"的本质,而"原子量"与"原子质量"是表征两个具有不同特征而又相互联系事物的科技术语,不能混淆.将"原子量"改名为已用来表征另一事物的名词"相对原子质量",这是不可取的,它会给科学界带来无穷后患.保留"原子量"这一术语是目前用来表征其所定义特征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替代“原子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量”(atomic weight)这一广为大众熟知的术语却遭到“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的冲击,国内已将“原子量”改名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中的修饰用语“相对”二字不能改变“原子质量”的本质,而“原子量”与“原子质量”是表征两个具有不同特征而又相互联系事物的科技术语,不能混淆。将“原子量”改名为已用来表征另一事物的名词“相对原子质量”,这是不可取的,它会给科学界带来无穷后患。保留“原子量”这一术语是目前用来表征其所定义特征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