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优选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  王学军 《甘肃科技》2009,25(21):159-160,210
优选沙棘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沙棘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水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2h,料液比1∶12提取两次;水提法经济、成本低,提取率高,优选的沙棘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可为新药研究和工业化制剂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超声波和回流法两种不同提取肋果沙棘籽总黄酮方法进行了探讨,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肋果沙棘籽总黄酮的质量百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所得肋果沙棘籽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73%,4.60%.超声波提取方法较回流法提取率高且省时.  相似文献   

3.
沙棘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而且具有药用和食用等多重效能。沙棘果实营养丰富,可以加工制成多种饮料和食品。因此,沙棘母树林的营造既能改善生态,又能提取林副产品。能够提高沙棘资源的经济利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因此,沙棘雌株扦插是建立沙棘母树林的种苗来源。  相似文献   

4.
沙棘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沙棘具有很强的抗逆性与极高的开发价值,被我国政府作为治理环境的首选树种。沙棘油是一种有效的保健品和理想的天然药物原料,文章介绍了沙棘油的化学成分及提取法。文章还介绍了沙棘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微波法水提取沙棘叶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为介质,对沙棘叶进行微波处理提取黄酮,其提取效果与常规水浸提法比较表明,微波提取效率大大提高.微波水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60W,提取时间3min,沙棘叶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0,提取率为1.21%.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得糖率最高的提取部位并测定该部位提取物中多糖含量.方法以沙棘枝叶多糖得率为标准,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脱脂-热水浸提提取方法,比较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得糖率;Sevage法除蛋白后,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沙棘多糖中总糖的含量.结果乙酸乙脂提取物、甲醇提取物、水提物部位的得糖率分别为4.01%、4.84%、6.42%,且水提物中总糖平均含量为28.51%.结论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沙棘枝叶中的多糖,得糖率高;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沙棘枝叶中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合于沙棘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沙棘油的精制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沙棘油的成分,提取和精制工艺,并简述了精制沙棘油在化妆品中应用的作用机理和实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树脂对沙棘5-羟色胺的吸附差异,选择一种快捷、高效的分离沙棘中5-羟色胺的树脂.方法:通过HPLC-DAD法研究4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对沙棘5-羟色胺的吸附性能.结果:4种树脂吸附沙棘5-羟色胺时吸附性能存在差异,即D140>AB-8>DM301>PA:27.53>15.22>11.33>5.844.结论:用HPLC-DAD法能很好测定树脂提取沙棘5-羟色胺,且D140树脂吸附解吸沙棘5-HT的能力最好,可用来分离沙棘中5-HT.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药食同源植物因其绿色环保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山西省是沙棘资源大省之一,但其开发利用远远不足。沙棘叶中富含黄酮、多酚、萜类等化合物,具备较好的保健与医药价值。因此,本研究优化了沙棘叶中自由酚、结合酚的提取,并对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进行评价。首先比较了80%丙酮、80%乙醇、超纯水、80%甲醇、80%乙酸乙酯5种溶剂提取了沙棘叶自由酚的效率,结果发现沙棘叶甲醇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单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溶剂,且较其它4种溶剂的提取物,其对结肠癌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然后采用不同的水解方法从甲醇提取自由态多酚后的沉淀物中提取沙棘叶结合酚,结果表明碱水解法得到的总酚、黄酮、单宁含量及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酸水解法,且高于自由酚。为得到较纯的活性多酚,进一步分别选用极性、非极性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筛选出最优树脂为HPD600。然后用30%、60%、95%的乙醇梯度洗脱多酚,发现60%的乙醇洗脱液具较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本研究的实施为我省野生沙棘资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较五味沙棘散与剂型优化后的的五味沙棘口服液对小鼠镇咳和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小鼠氨水咳法、小鼠酚红排泌量;结果:五味沙棘口服液能显著减少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结论:五味沙棘口服液具有明显止咳、化痰作用.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沙棘源多酚的抗肿瘤活性,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自由态多酚,酸或碱水解沙棘残渣提取结合态多酚;用福林酚法、硝酸铝显色法和香草醛法分别测定其中多酚、黄酮和单宁的含量;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用来评价沙棘多酚提取物对多种癌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叶、籽、果,其中自由态多酚约为结合态的10倍;沙棘果结合态多酚(SBBBP)具显著抗肿瘤活性;进一步对其提取优化发现,对于沙棘果自由态多酚(SBBFP)的含量及活性,80%丙酮(体积百分数,下同)提取物最高,而80%乙酸乙酯提取物最低;对于沙棘果结合态多酚,碱水解法提取含量要远高于酸水解法,且其对多种癌细胞的增殖都具有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应采用80%乙醇提取沙棘果自由态多酚,用碱水解法提取沙棘果结合态多酚;沙棘果结合态多酚对多种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尤其是结肠癌细胞HCT116。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沙棘叶中的多糖组分.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的方法,用酸性乙醇和DEAE_SephdexA_25进行分离纯化,红外光谱鉴定多糖,纸层析及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证明:纯度鉴定表明SJ21为纯多糖,分子量约为70KD.SJ21红外光谱中有典型的多糖和β型糖苷键吸收峰.纸层析及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Xyl、Ara、Man、Glc、Gal,摩尔比为1.0∶2.1∶2.9∶5.3∶3.7.SJ21为首次从沙棘叶中提取获得.  相似文献   

13.
沙棘籽油抗缺氧(血)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籽油抗缺氧(血)的药理研究王作珍,高丽英,朱玉真(兰州医学院73000)沙棘籽油是从沙棘种籽中提取的挥发油,含有脂肪酸、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谷甾醇及维生素等,具有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为了研究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本文模拟常压和低压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概述了国内外山楂、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状况,分析了这两种楂物体中具有药理功能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药用价值。针对我国目前对山楂、沙棘资源开发、应用偏重果实,忽视叶体的这一现状,提出了从山楂叶、沙棘叶和生产沙棘油的废渣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课题,并对其可行性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与论证。(1)山楂、沙棘叶体与果实中所含有的活性物质成分一致。(2)这两种楂物叶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果实中的含量。(3)提取工艺和技术简单易行。(4)原料来源充足、产品用途广泛,该项目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3个级分(即SJ1,SJ2和SJ3),经PC和GC分析,各级分都含有Xyl,Ara,G lc,M an,Gal,GalA.抑菌实验表明:沙棘叶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四叠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白葡萄球菌呈阴性.  相似文献   

16.
对青海祁连境内中国沙棘×肋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H.neurocarpa ssp.neurocarpa.)自然杂交带的形态变异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杂交带内个体在营养性状上具有中国沙棘到肋果沙棘的过渡性.Anderson"杂种指数"研究发现,其遗传组成比较复杂,在棱果沙棘杂交起源过程中由于深度杂交引起双亲基因渗入的可能性极大,而不是以往认为的仅是由F1代强势主导的自然杂交带.  相似文献   

17.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热水提取和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3个级分SJI、SJ2和SJ3,将SJ2脱蛋白后经DEAE-Sephadex A-25进行分离纯化得SJ21和SJ22,经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Sepharose CL-4B柱层析纯度鉴定表明:SJ21和SJ2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约为7×104,为首次从沙棘叶中分离得到的纯多糖.  相似文献   

18.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95%乙醇回流脱脂-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提取方法,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70℃,时间2h,料液比为1:8.多糖最大得率为24.02%.  相似文献   

19.
沙棘黄色素的提取及性质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懿萍 《青海大学学报》2000,18(3):18-19,28
对从沙棘果实中提取纯天然植物黄色素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验,测试了该色素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木里县丰厚的野生沙棘资源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一种良好的经济林木,沙棘一变种———木里高沙棘具有分布广、产量高、经济寿命长和抗逆性强等特征。合理开发、持续利用该类资源,对带动该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利用上要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保护天然资源与扩大人工种植并重、科学研究与加工并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