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hathic throm-bocv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的疾病.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增多[1].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为特征[2].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h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的疾病。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增多〔1〕。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为特征〔2〕。  相似文献   

3.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Ⅲa表达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各对照组的PAIgG,GPIIb/IIIa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PAIg对ITP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同时,结合GPIIb /IIIa可提高ITP的诊断正确率;GPⅡb/Ⅲa可作为ITP患者疗效监测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于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不断推出各种新疗法。笔者就各种疗法治疗ITP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产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00901-201101期间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9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2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CDP)所致血小板减少22例,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贫血(MACP 1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阴道分娩34例,剖宫产52例,产后出血8例,经处理后效果良好。结论该病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引起的一种围产期常见病,处理不当,将危及母婴生命,应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处理。分娩方式视血小板情况及有无产科手术指征而定。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少见的微血管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首选治疗以血浆交换和输血浆为主。  相似文献   

7.
殷平玲 《甘肃科技》2009,25(15):159-160
观察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由疗效;将46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地塞米松每日1.5mg/kg,连用5d后改用强的松,每日1.0mg/kg,顿服,总疗程4—6周;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每日0.2g/kg,连用5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小剂量静脉丙球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较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能够更快地升高血小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达那唑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19例慢性难治性ITP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显效,4例良效,1例进步,2例无效.随访3~38个月,均存活.结论 达那唑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出血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皮肤的瘀点、瘀斑、粘膜及内脏出血。实验室特征除血小板减少外,尚可有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及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以青年女性为多,分急性与慢性,急性少见且多见于儿童,慢性的为百分之八十。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代治疗包括西医的激素、丙种球蛋白、美罗华等,副作用多且价格昂贵,病人耐受性较差,尤其对于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上药物疗效均欠佳,故中医中药成为一种重要治疗手段。王兰英主任医师应用益气温肾汤联合紫河车、红皮花生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达那唑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19例慢性难治性11P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显效,4例良效,1例进步,2例无效。随访3~38个月,均存活。结论达那唑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4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养活性紫癜(ITP)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ITP病人的治疗。结果 56例治愈,治愈率56/64,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6.2a。结论 选择性脾切除术是治疗IT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注射与脾大部栓塞两种方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15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皮下注射血小板生成素,用药期问和用药后1月、3月、半年、1年、2年分别复查血常规,观察疗效。与我科之前报道的脾大部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相当,血小板生成素注射副作用少,脾大部栓塞则疗效持续时间长。结论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首选血小板生成素,无效时再选择脾大部栓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7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CD41,GPIIb/IIIa).结果初治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0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0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是适用于临床诊断的新方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人体内存在着抗自身血小板抗体,临床上导致血小板减少,以及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此病易与SLE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的病人相混淆,而造成临床误诊。本文采用ELISA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ITP病人血清做了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10%。文中并对ITP与SLE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助于两者鉴别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 “断血流”原植物荫风轮[Clinopodium polycephalum(Vant.)C.Y.Wu etHsuan]为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民间作止血药用。临床治疗妇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壁异常等病有效。本文报告断血流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甲亢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嗜酸细胞增多各1例曾仕平,宋钦华(海南医学院附院内科,海口570005)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嗜酸细胞增多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81.1近年来,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并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小儿科2000年9月~2006年9月间31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积极的护理,深入分析其实际效果。结果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让患儿良好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过对住院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出院后的健康宣教,对增强患儿的医从性、积极预防感染、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及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的、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16例患者行脾切除治疗。结果显效10例,良好3例,有效率81.3%。结论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如何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小儿科2000年9月~2006年9月间31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积极的护理,深入分析其实际效果.结果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让患儿良好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通过对住院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出院后的健康宣教,对增强患儿的医从性、积极预防感染、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及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