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基于Java的主动网络系统缺乏代码撤销和防范拒绝服务(DoS)攻击的手段,提出了安全主动网络服务加栽器机制.该机制主要利用字节码重写技术,在不修改主动代码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服务的强制性终止和针对主体的CPU、内存以及网络带宽的资源监控.CPU监控采用了独立线程的方式,这样可以充分保障CPU资源统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网络资源的监控利用了过滤器,从而保证了监控的完备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能够提高主动网络的安全性,虽仅为系统带来了大约15%~30%的额外开销,却不会影响主动网络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基于移动代理的主动网络进行了研究,移动代理作为一种能够在异构网络中主机间自主地进行迁移的代码机制,可用来实现主动网络、设计了一个通用的基于移动代理的主动网络安全框架,其符合主动网络安全工作组提出的主动网络的安全规范,能有效地保护主动结点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利用主动网络技术实现VP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利用主动网络技术实现VPN具有传统网络所没有的优势,它允许用户向报文内嵌入主动代码来定制网络服务。介绍了一种利用主动网络技术实现VPN的实验方案,并提出了以模块化的方式建立和动态配置VPN的具体模型,为主动网络技术与VPN技术的有效结合提供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动网络安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网络的安全性包括对主动分组和主动节点的保护,对主动节点的保护是在通过认证的基础上,参考策略库对不同的分组授予不同的节点资源访问权限来实现。主动分组在传输过程中的代码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可以通过加密和数字签名加以保证,而在主动节点上的安全性主要通过节点和分组的双向认证及接口的严格定义,分组间的隔离及对分组的必要限制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利用主动网络技术实现VP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利用主动网络技术实现VPN具有传统网络所没有的优势, 它允许用户向报文内嵌入主动代码来定制网络服务。介绍了一种利用主动网络技术实现VPN的实验方 案,并提出了以模块化的方式建立和动态配置VPN的具体模型,为主动网络技术与VPN技术的有效结合 提供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分布式网络研究平台--CERNET2/PlanetLab--上部署端到端的测量与分析系统,对长期监控得到的丢包、延时、抖动等网络性能参数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端到端网络性能和故障分析系统的体系结构;利用分布式探针集中-式中央处理分析的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机制,设计与实现了CERNET2上的分布式节点资源监控系统和网络端到端主动测量平台. 系统在进行分布式网络测量和性能分析的同时,提供了包括ping、traceroute在内的故障诊断工具,方便网络管理人员查找和排除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网络性能管理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主动代码的面向业务的网络性能管理.采用主动网络技术、面向业务概念和CORBA IDL,使得网络性能的管理不仅具有分布式的特点,而且具备主动式的定制功能,满足了面向业务的网络性能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8.
网络应用软件监控系统同步与容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NMP中MIB信息和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扩充,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应用软件的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对应用程序类中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监控功能。研究了管理站点和管理代理通信中存在的一些需要容错的问题以及管理代理和监控模块间通信引入同步机制的必要性,论述了4种被动容错机制和1种主动客错机制以及信号灯机制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被动容错机制包括重传机制和MIB树不一致恢复机制。主动容错机制采用双socket连接,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信号灯机制用于实现管理代理和监控模块间同步通信,从而可实现监控模块、管理代理、管理站点间实时、准确的信息交换与传输。  相似文献   

9.
当前云计算环境中,当大于CPU核数的IO和网络密集型应用并发执行时,传统的资源分配策略没有考虑到应用的特性,导致资源利用率偏低,应用执行效率低下.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对IO密集型应用和网络密集型应用进行分析,根据它们可量化的特性,提出并设计了基于优先级的IO和网络密集型应用调度策略.针对可量化的小应用提高优先级,获得更大的CPU时间片,让小应用尽早完成,然后将所有CPU时间片分配给大应用,减少进程之间的切换调度,提高了效率.大量实验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应用的执行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0.
在以广播技术为基础的以太网中,在一个网段的设备上运行一个侦听软件,就可以获得流经全网的数据包。Sniffer Pro就是这样的软件,Sniffer Pro用在网络管理中可以提供实时监控网络、分析网络上协议的分布、分析网络上主机间的通信包、定义触发机制主动监控网络的流量等功能,为网络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工作在不可预测环境下并且被调度任务集有着多个资源需求的计算机实时调度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将多回路闭环反馈控制应用于计算机调度系统,利用反馈控制的强健性特征构建整个适应型多资源反馈调度机制。闭环系统可以根据运行时任务集执行情况及资源利用状况,通过调整调度任务的执行周期以及带宽服务层,达到改善任务集执行性能和优化利用系统的CPU资源与带宽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设计和实现一种针对多用户界面应用系统的专用CASE平台,提出在这种CASE平台中具有新意且实用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在论述作为代码自动生成机制的EFSM的定义基础上,通过实例介绍了在这种CASE平台中基于设计模型提取资源、建立EFSM模型,直到生成代码的全过程,进而验证了多用户界面应用系统平台上基于EFSM的代码自动生成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它允许用户或应用向报文内嵌入主动代码来定制网络服务。介绍了一种利用主动网络技术实现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的实验方案,并提出了以模块化的方式建立和动态配置VPN的具体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 Service的投影机灯泡主动更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影机灯泡涉及多方面的责任相关者,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监控系统。利用面向服务的编程思想,针对网络中控和异构网络客户端,以Web Service为模型建立投影机灯泡信息监控系统。进而利用Web Service独特的连接能力,使投影机灯泡根据用户权限实现不同的主动更新,并阐明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IaaS环境下虚拟机中软件版本不易管理以及软件更新不及时带来的安全问题,研究了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下租户虚拟机应用软件更新和系统补丁升级的服务机制。首先,该机制建立了统一的管理框架,实现了软件和补丁的便捷管理;其次,该机制借助Linux网络命名空间的方式将更新服务接入到不同租户的虚拟网络,实现了不同租户的更新服务的灵活接入和安全隔离;最后,针对更新相同软件和补丁的批量虚拟机,采用可靠多播的方式进行软件和补丁分发,大大减小了网络流量,节省了网络资源。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和补丁的分发效率、节省网络资源、减小CPU的消耗,同时保证不同租户更新服务的隔离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监控管理系统的一般要求,将其映射成具有三层结构框架的应用系统,包括前台监测层、中间数据服务层以及后台业务应用层.同时比较相关开发工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模式,并在环境气象领域中具体应用,实现了实时监测、紫外线预报、网络发布及统计分析等功能,应用表明,该开发模式具有鲜明的模块化结构,可以提高代码编程及系统维护的效率,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主动网络的安全性包括对主动分组和主动节点的保护,对主动节点的保护是在通过认证的基础上,参考策略库对不同的分组授予不同的节点资源访问权限来实现。主动分组在传输过程中的代码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可以通过加密和数字签名加以保证,而在主动节点上的安全性主要通过节点和分组的双向认证及接口的严格定义,分组间的隔离及对分组的必要限制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CIM数据访问机制的分析,阐述了数据访问过程中资源定位、数据查询、数据描述的方法.研究并给出了基于FastDB的CIM数据访问接口 ResourceIDService和Resource Query Service 的实现代码、功能及异常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使用CPU周期和内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系统对数据的实时操作,提高了不同行业中对整个系统的复用、开发和维护率.  相似文献   

19.
从对主动节点和主动代码两方面的安全特性入手,构建了一个基于节点的安全模型,给出了相关的安全技术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种主动网络动态资源协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通信服务集角度探讨了主动网络中资源动态协商机制.为了能更好地反映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的实时性和分配的公平性,在分析了主动网络和传统网络的区别基础上,设计了主动网络资源价格、分配算法和主动网络的队列模型与主动网络预留资源的再协商算法,从而使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大大增强了网络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