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多来一直战火连绵的中美洲形势最近更加动荡。萨尔瓦多反政府游击队不断对政府军发动攻势,战局正发生有利于游击队组织的变化;尼加拉瓜前政权索摩查残部在美国的操纵支持下大规模入侵尼,同尼政府军发生激烈战斗;尼加拉瓜与洪都拉斯都在边境地区集结部队,双方的武装摩擦与冲突愈演愈烈。与此同时,美国加紧了对中美洲事务的干涉,使这一地区的情况更加复杂化了。如战火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干涉有可能进一步升级。这样一来,苏联和古巴恐怕也不会沉默,从而使中美洲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尖锐军事冲突的场所。中美洲当前的形势是多种矛盾交织造成的。二次大战后,美国垄断资本的大量渗入和对军事独裁政权的大力扶植,造成许多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这是中美洲地区动乱的内在因素。尼加拉瓜革命胜利前的武装斗争和今天  相似文献   

2.
利马集团     
天津读者韩小群来信:最近,在拉丁美洲又出现了一个“利马集团”。请问该集团产生的背景及其任务是什么? 利马集团是中美洲局势发展的产物。几年来,中美洲局势动荡不已,兵连祸接。尤其是美国同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同洪都拉斯关系的恶化,严重地影响着中美洲地区的和平安定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美洲各国的努力,也由于美苏相继调整了它们的中美洲政策,即将召开的美洲五国第三次首脑会议有可能对和平进程起重大影响。去年世界热点地区普遍降温,唯独中美洲地区的和平进程停滞不前.1987年8月中美洲五国首脑会议达成的和平协议至今没有得到落实。尼加拉瓜政府同反政府武装的谈判陷人僵局,军事冲突不时发生;萨尔瓦多的内部冲  相似文献   

4.
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1983年局势更加激烈动荡,战争危险明显增长。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对这一地区的干涉升级,其势逼人。美国企图以军事力量为主,在这一地区与苏联—古巴势力展开争夺,巩固“后院”。其做法主要如下:首先,里根政府将打击重点从萨尔瓦多游击队转移到尼加拉瓜,采取了三个方面的军事行动:一是策动尼内部的两派反政府武装在南、北边界发动进攻;二是唆使洪都拉斯和挑动哥斯达黎加扩大与尼的边界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美洲局势又趋紧张,特别是毗邻的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等国之间关系恶化,多次发生冲突。这是目前动荡的中美洲形势中引人注目的情况当前,洪、尼边境冲突最引人注目。1979年尼加拉瓜推翻索摩查独裁政权后,有2万人逃往洪都拉斯,其中包括2,500名前索摩查政权的残余军人.他们在洪、  相似文献   

6.
在内战持续36年之久的危地马拉,政府与游击队双方终于在去年12月29日签署了永久和平协定,不仅结束了该国人民经受30多年的内战之苦,也使冷战遗风长期不绝的中美洲地区完全实现了和平。三场内战人们通常所说的中美洲地区,包括危地马拉、萨尔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萨尔瓦多游击队对政府军不断发动攻势,战场形势开始出现有利于游击队的变化;由军人掌握实权的萨政府内部矛盾激化,军队上层的争斗日趋表面化;2月初美国和洪都拉斯军队在洪境内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对萨游击队进行军事威胁;  相似文献   

8.
久经战祸的尼加拉瓜将有新的转折。2月间中美洲首脑会议取得了协议,对已处于颓势的反政府运动是又一个猛烈打击。尼加拉瓜反政府式装 2月13日至14日, 第4次中美洲5国首脑会议在萨尔瓦多举行。这次会议对解决尼加拉瓜战争问题,有了新的突破。会议达成协议,决定在今后90天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中美洲“火山之国”萨尔瓦多的局势日益引起举世注目。它是中美洲当前最动荡的国家,又是“美国同苏联摊牌”展开激烈争夺战的地方。萨尔瓦多的局势,不仅反映了加勒比和中美洲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而且也反映出这一地区在多种力量角逐下,形势和斗争的复杂性。在这里:独裁与民主的斗争,变革与反变革的斗争,争夺与反争夺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各种力量反复较量,得而复失和失而复得的现象层出不穷;随着形势的发展,有关各方根据各自的成败得失,都在调整政策,改变作法。在错综复杂、动荡多变的斗争过程中,目前加勒比和整个拉美地区的形势,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动向。加勒比的激烈动荡近年来,加勒比地区特别是中美洲的一些国家中,群众运动高涨,参加斗争的力量走向联合,并且提出了反帝、反独裁的政治纲领,游击活动活跃。这在萨  相似文献   

10.
近期来,中美洲形势更趋紧张,集中表现在萨尔瓦多选举和尼加拉瓜战事上。萨尔瓦多是中美洲的“暴风眼”,3月25日,这个国家在内战的枪炮声中举行了大选。据报道,选举的“组织工作混乱”,“不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里根在今年2月提出的国情咨文中谈到“必须支持我们的所有民主盟国”时,集中抨击了尼加拉瓜桑地诺政府,然后说“对自由战士的支援就是自卫,这与美洲国家组织宪章和联合国宪章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把美国对中美洲的干涉主义政策合法化了。3月25日,他又进一步强调苏联打算把中美洲变成“进行侵略的滩头堡”,声称美国对中美洲负有“崇高的义务”。这反映了第二届里根政府仍然把中美洲地区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而且日趋强硬。这已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早在七十年代,由于美苏在中美洲地区的对抗加剧,这一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里根政府在第一任期提出“重整军备”、“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加剧了在全球范围内同苏联的争夺。在这一总方针指导下,美国在中美洲地区也采取了强硬政策。它除使用政治、经济手段外,公然诉诸武力威胁。  相似文献   

12.
纵观1984年拉丁美洲局势,引人注目的是两大问题:一是中美洲的动乱,二是地区性债务危机。中美洲动乱中有短暂的缓和,债务危机也有一定缓解,但基本矛盾并未解决。债务与动乱,仍将是拉美国家在新的一年中面临的挑战。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继续推行干涉中美洲的政策。美国舰只以及美国、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军队在加勒比海、太平洋海域、洪尼边境等地区多次举行军事演习,以武力威胁尼加拉瓜。三四月间,美国中央报情局甚至参与布雷封锁尼加拉瓜海域。里根出于国内大选考虑,为了树立自己的和平形象,6月1日曾派国务卿舒尔茨访问尼  相似文献   

13.
纪事     
《世界博览》2012,(14):9-9
正1823年7月1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合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发布独立宣言。这个短命的国家只延续到1840年,因为代表封建庄园主和天主教会利益的保守派与代表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自由派一直斗争激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冲突频起,最终国家毁于内战。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中美洲战火迅速蔓延。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两国的内战不断扩大;反对尼加拉瓜桑解阵政权的武装势力,在美国直接策动下,对尼大举入侵;美还挑起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两国同尼加拉瓜的边界冲突,致使本来只有萨、危两处战火的中美洲,发展到5个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卷入了战争的旋涡。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以后,中美洲的局势更趋紧张,美国在中美洲推行霸权主义越发明目张胆。尽管美国反复声称支持孔塔多拉集团为和平解决中美洲问题所进行的斡旋活动,但是它的军事活动却在变本加厉,尼加拉瓜已经处于美国的直接军事威胁之下。美国是否会入侵尼加拉瓜,正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美国认为,尼加拉瓜桑地诺政权是动摇美国在这一地区霸权的最新威胁,因此这个政权的存在对美国说来如芒在背,必欲拔去而后快。里根政府是信奉  相似文献   

16.
刀光剑影又笼罩了中美洲的萨尔瓦多。枪声和爆炸声接连不断。1月24日,游击队袭击了一座大型水电站;27日,又袭击了国内最大的空军基地,击毁美制飞机14架。2月初,游击队在全国第四大城市乌苏卢坦以及从首都通往该城的公路上与政府军进行激烈的战斗……。  相似文献   

17.
新执政的民族主义共和联盟是个极右党派,新当选总统克里斯蒂亚尼属党内温和派。他面临游击队问题,与军方关系问题,党内派别问题。萨尔瓦多政局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8.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的美洲地方。它包括北美洲南部的墨西哥,中美洲的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海中的岛国古  相似文献   

19.
8日日本法务大臣中村正三郎因就和平宪法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等而辞职,小渊首相任命阵内孝雄为新法务大臣。美国总统克林顿今起对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四国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德国总统赫尔佐克访问墨西哥。拉米内·西迪梅出任几内亚新总理。  相似文献   

20.
大事记     
1989年11月26日—12月10日 11月26日黎巴嫩总统赫拉维指令奥恩交出权力,27日奥恩拒绝。28日黎内阁任命埃米勒·拉胡德为黎武装部队总司令以取代奥恩。12月5日黎两大教派武装冲突再起。萨尔瓦多与尼加拉瓜断交。乌拉圭大选揭晓,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