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含时微扰论对非简并能级的修正是相当精确的,然而对波函数的修正精度却不能令人满意.经过审视微扰论的推导过程,可以发现,造成这一精度差异的原因或许就是正交性假设.正交性假设,即零阶以上的任意阶修正波函数与零阶波函数都正交,是建立微扰论的过程中习惯上使用的一个附加条件.详细探讨了正交性假设,并利用波函数的归一化属性得到了关于高阶修正波函数的一个约束条件,而这个条件暗示了在二阶及以上精度不适合继续使用正交性假设.可以证明,在不引入正交性假设的情况下,能级修正的结果和正交情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修正波函数的结果与正交情况却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差异.这个现象可以合理解释之前的精度问题.作为一个具体示例,计算了匀强电场中一维带电谐振子系统的前三阶非正交修正波函数.对比此系统的解析解,可以发现波函数的非正交修正比正交修正确实具有更高的精度.简单探讨了推广到简并微扰论的情况,结合近期Stark问题的进展,给出了检验非正交微扰修正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融的接触线长度和了解蜗轮齿面接触区域的大小是蜗杆传动强度分析的基础。运用空间啮合原理等知识和数值积分的方法计算了蜗杆副接触线总长度, 接触线总长变动因数的概念,求出了齿面实际接触区域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今无线频谱稀缺的窘状,提出了一种非正交频分复用(N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NOFDM)的传输方案。与当今最为流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相比,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频谱效率。在接收端,进行最大似然检测。通过理论推导以及仿真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正交态及非正交态的量子缠绕,通过分析两个实例,发现能够产生不遵守Bell不等式最大限度的缠绕态。  相似文献   

5.
给出正交态及非正交态的量子缠绕,通过分析两个实例.发现能够产生不遵守Bell不等式最大限度的缠绕态.  相似文献   

6.
STM管式扫描器交叉耦合及非正交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管式扫描器自身结构的不完善,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结构误差,交叉耦合误差和非正交误差是其中两项重要的误差。本文对这两项误差进行了定量的理论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误差公式及误差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最后,根据对误差产生原因的研究,文中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误差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7.
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啮合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蜗杆传动形式——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以微分几何和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建立该传动的啮合函数、齿面方程的数学模型。分析该传动的各种传动形式,研究其母平面倾角对啮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母平面倾角决定传动副的接触线分布;平面内齿轮一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平面内齿轮二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为研制承载能力高、润滑性能好、体积小的新型动力蜗杆传动形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已知一元小波出发借助于方向积分,给出了构造多元非张量积双正交小波的理论与方法,其目的是继承一元优秀小波的性质.由于利用方向积分构造的尺度函数及对偶尺度函数都不是Box样条函数,所以文中构造的小波均不是Box样条小波.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内啮合摆线转子压缩机的型线在修正前存在余隙容积大、无法铣削加工等问题,以内外转子的齿数比为6:7为例,采用共轭啮合的基本原理,首先讨论了可与内转子完美啮合的外转子极限完美型线修正方法,该方法可得到最小的余隙容积,虽然实用化较为困难,但可作为其他修正方法的判定界线.进而提出了一种较简单并可实用化的圆弧型线修正方法,该方法也可减小余隙容积,同时可用普通的铣削方法加工,能够大大降低加工的难度和成本.这些修正方法的研究可为内啮合摆线转子的实际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首先给出了半平面内非正则型Hilbert边值问题可解的一个必要条件,然后利用对称扩张法将问题转化为等价的正则型Riemann边值问题,获得了问题的通解及可解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维冻结光弹实验方法,分析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轮齿受力与啮合齿间载荷分配;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了轮齿应力,并与光弹实验结果比较,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12.
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齿面修形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对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修形的方法,以降低蜗轮副对制造误差的敏感性。用齿面接触分析法求解了存在制造误差对修形传动的齿面接触状态和运动精度,结果表明:修形蜗轮副可以避免或有效缓解制造误差造成的齿面边缘接触,明显降低蜗轮副的运动误差。  相似文献   

13.
对存在加工及装配误差的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进行了接触分析,探讨了各种制造误差对齿面接触质量和运动精度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提出了矫正由加工误差引起的齿面接触偏倚,减小运动误差的装配调整作业法。  相似文献   

14.
双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润滑机理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双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接触特性和润滑油膜的形成特点,提出了能模拟该蜗杆传动挤夺效应和吸效应共同作用的简化接触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模拟试验台。利用试验台对挤压效应和卷吸效应耦合作用的润滑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分析了主轴转速,加载速度,油腔深度等对接触面间润滑油膜的形成和承载能力的影响,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在集装箱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散装水泥贮运集装箱的运行要求,探讨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和为其升降系统传动装置的可行性。使用实践证明,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传动性能比普通蜗轮蜗杆传动副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平面二包环面蜗杆的螺旋线公式,利用 Visual Basic 和 solidworks联合编程,建立平面二包环面蜗杆的参数化软件,同时通过实例验证软件的正确性.该方法简化了复杂的建模过程,提高了蜗杆的设计效率,有利用该类蜗杆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各种类型的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之间存在着统一的内在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反映这种关系的建立在啮合理论基础上的统一的典型传动条件方程.研究的结论有助于传动的正确设计和类型的合理选择,并为研究新型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齿面载荷分析与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有限元弹性接触分析与I-DEAS工程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在SUN-4工程工作站上对一种新型传动-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进行了研究。对瞬时三个齿对间啮合的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齿面载荷分配、轮齿齿面接触力分布及弯曲应力分布、接触应力分布等进行了分析,为该种新型传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承载接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罚函数接触有限元法分析了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轮齿应力、接触齿面上接触力分布、接触区的形状以及接触中心的偏移状况,研究了不同载荷作用下瞬时啮合齿对间的载荷分配和接触区域的变化规律;并用三维光弹实验验证了在载荷作用下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轮齿间的接触应力分布和载荷分配情况,其实验测试结果与用接触有限元分析所得数据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就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砂轮磨(珩)齿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了不同参数下磨(珩)齿的啮合特性及接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