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保护“生命之水”,关键在于我们保护“生命之水”的理念。“生命之水”在我们保护下,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发展下,使之做出更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正在地球生命诞生早期的物理化学过程中,出现了非生命物质一有机小分子一生物大分子一原核细胞的进程,因为这一进程的完成,原始生命才有可能诞生于地球的原始海洋中。随之,才出现了以自然选择为机制、漫长的、至今仍在继续的生命演化。  相似文献   

3.
保护"生命之水",关键在于我们保护"生命之水"的理念."生命之水"在我们保护下,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发展下,使之做出更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毁灭与更生     
生命的故事应该从40亿年前讲起,那时的地球刚刚诞生了6亿年,据说最早的生命就诞生于那个时候,生命发展到肉眼能够看到的程度大约是6亿年前,此后生命经历了无数磨难,它们的发展史比任何一部虚构出来的故事都跌宕起伏,动人心魄。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命都不能独立于生命共同体而生存.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主题"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命".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人类与生物多样性生死与共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在形成于41亿年前(即所谓"冥府地球"时期)的一粒晶体中,科学家发现了携带类似有机物标记的碳。这一时期的地球仍然呈熔融态,表面温度很高。科学家说,这粒晶体暗示地球生命的最早出现时间比之前的估计早了3亿年。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但生命最早于何时出现在地球上这个问题没有定论。已知且可靠的最古老化石的年代在大约34.3亿年前,岩石中的化学标记则暗示地球生命最早可能出现于38亿年前。科学家最近检测了  相似文献   

7.
吴家睿 《科学》2004,56(3):23-25
对于极端的活力论者来说,不仅生命与非生命有着不可逾越的界线,而且构造生命的物质与组成非生命的物质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WohleR)人工合成了存在于生物体的一种有机物——尿素,第一次打破了“生”与“死”的物质壁垒。从此,人工合成生命成了生命科学工作者的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底,有人声称在一张由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疑似“火星人”的图像,由此再次引发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探索兴趣。其实,火星生命问题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引起世人关注,但“火星是否曾有过生命,或者今天是否仍存在生命”这个疑问迄今仍无确定的答案。那么,人们为何如何向往寻找火星生命?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火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空间怎样才能寻找到火星生命?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1,(3):5-5
“生命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这是最大的科学奥秘之一。对许多科学家而言,如果说简单生命形式发端于原始的“氨基酸浓汤”,那么今天所见的基因多样性就太难解释了。一种振奋人心的假说是,地球生命来自于外太空—外星微生物被恒星风吹离宿主行星,“驾乘”星际尘埃一路飘泊,最终来到地球。这种理念被称为“胚种论”。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最终找到了外星生物,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只是一些微生物吗?有科学家认为,生命无论存在于宇宙的什么地方,其基本的基因遗传原理是一样的。或许外星生命在某些方面会跟地球生命有所不同,但两者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天文学家,目前正在讨论着这样一个问题:生命是否发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由陨石带来的?  相似文献   

12.
小引最初的地球生命诞生于38亿年前,可是在起初30多亿年的岁月里,生命却一直缓慢地进化。出乎意料的是,进入寒武纪后生命突然加快了进化速度,在不到1000万年的时间里,各种动物爆炸似地出现。这就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著名的"寒武纪大爆发"事件。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在《物种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项新研究表明,电闪雷击也可产生生物可利用磷,从而为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提供条件。根据达尔文理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浅表水域。磷是生命必需的物质之一,在从运动到生长和繁殖的所有生命过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早期地球表面的磷存在于不溶于水的矿物中,因此形成生命的磷应该来自地球之外。40多亿年前以陨石形式被带到地球的矿物质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所必需的磷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公共建筑,应该尊重生命,向生命致敬,让我们的思想进入生命空间去理解建筑。对建筑的思索不再停留于古老的堪舆.也不局限于欧洲新兴生态学,而是通过代表国家的建筑,揭示出现代人的心灵向往:读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类政体的脉络和一种文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春沅 《世界科学》2003,(12):20-21
DNA是基因的载体,许多生命的玄妙都可以从DNA中豁然而释。不过,你也许不知,DNA更富于数学之美,盘延上升的螺旋、各种不同的拓扑异构态等……许多人尤其惊诧于生命之中的拓扑美,其实,DNA的拓扑美正是生命与数学的天然孕化。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科学家宣布,“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太阳系以外、位于“可居住地带”以内的行星,2011年11月26日,“好奇号”火星车从地球出发,前往火星寻找生命。这是在寻找地外生命方面的两项最新进展。虽然地外生命的发现看来不会在近期实现,但科学家不会放弃这种努力。那么,科学家究竟是怎样寻找地外生命的?地外生命又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内外的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我们人类对茫茫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就在今年1月底,有人声称在一张由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疑似。火星人”的图像,由此再次引发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探索兴趣。那么,人们为何如此向往寻找火星生命?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火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究竟怎样才能寻找到火星生命?本期文章《寻找“火星人”》将带领读者一起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显示,我们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而生命则在地球诞生仅6亿年后出现了,这表明生命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了整整40亿年,但生命进化的脚步是缓慢的。很长时间里,它们的构造十分简单,直到6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的纪录才突然变得丰富起来,因为那个时候出现了肉眼看得见的,具有相当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什么 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锷获得诺贝尔奖后,1943年应邀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作了题为“生命是什么?”的系列演讲。讲稿于次年汇成《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出版。他在书中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由大分子组成的。生命的信息是由遗传密码传递的,并认为这种密码贮存在“非周期性晶体”染色体纤丝中.这种贮存着密码的晶体,就是生命的物质载体。薛定锷的预言拨动了众多生物学家的神经,他们为此深入研究.终于在1952年发现了生命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引发了生物科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道军  余增亮 《科学》2000,(7):52-54
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已在对人类自身生命的奥秘乃至整个生物界生命活动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人类对自身生命奥秘的认识逐渐逼近于其真谛。人类基因组计划按计划本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1990年美国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标志,预计在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