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论者提出黄周星为《西游证道书》独家“笺评”的说法,中华书局据之将其书名先后改为《西游记——黄周星定本西游证道书》与《西游记》的举措,都是有违于《西游记》版本演变史的历史真实的.因为《西游证道书》笺评中的“憺漪子”不是黄周星,《西游证道书》中的点评人也不是黄周星,《西游证道书》的书名更不是《西游记》.  相似文献   

2.
《西游补》是《西游记》续书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的内容奇幻,寓意深刻。《西游补》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形象进行了颠覆和重构,使他们具有了不同于《西游记》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西游补》紧紧围绕"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的佛学框架来安排故事情节,却没有宣扬佛教灭情明理的观念,而是表现出对于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明末董说所写的《西游补》,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全书共分十六回。它是《西游记》的续本,也是明代有名的续书之一。《西游补》运用独特的艺术技巧来塑造形象,并通过它的一系列活动表现了明末复杂的现实生活。虽然它和《西游记》从情节的提炼上和描绘社会人生不一样,但同是采取幻想的形式来揭露社会矛盾。因此,我们说它也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  相似文献   

4.
西遊伏魔録     
西游记是中国的瑰宝之一,而用西游记改编的游戏当然也是非常受到玩家的喜欢。但目前这些改编自西游记的游戏,大多没有根据其原著进行修改,而大多是将一些其他的情节加在其中,而让不少的西游迷们大感失望。不过现在就有一款名为《西游伏魔录》的网络游戏即将登场。而这部游戏将会完全按照原著中的一些故事情节,重新演绎一次西天取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以《西游记》为原型改编的电影层出不穷。作为时代的集中反映,电影改编的程度与角度反衬出文化变迁的样式。作为《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被挖掘出的品性在人性、魔性与神性之间游离。在文本创作层面,颠覆式与取材式改编共存,逐渐远离对原著的忠诚。同时,特效技术将电影进一步奇观化,蚕食着以蒙太奇理论为主导的传统故事片版图。就整体来看,近年西游题材电影改编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样式是分裂的与反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依据写于13世纪上半叶的四种汉文文献:《长春真人西游记》、《西游录》、《北使记》和《西使记》,以及中亚的考古资料,考察中亚在蒙古入侵之前的经济状况。主要研究这一时期中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通过这一研究,企图反映蒙古入侵前中亚的经济概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分析,探讨了《西游记》中所蕴含的禅宗重领悟贵言外的宗教哲理。尤其是它注重内心的感悟,擅长富于哲理的启示,对中国小说创作的丰富和完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游补》是晚明文人董说创作的一部通俗小说,但长期以来它的独特价值和特殊地位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力图从作家创作宗旨、思想倾向、作品取材、作品结构等方面,通过对《西游补》与《金瓶梅》、《红楼梦》的对比,论征《西游补》是我国古代文人独创长篇通俗小说的发初之作。  相似文献   

9.
“旧小说喜续,新小说喜复”,这是小说《反三国志》的作者周大荒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说的话。好承书而续,确实是中国古代小说所独具的特殊现象。而续作又有种种:或书未尽而续,如《红楼梦》的诸多续书;或书已完而续,如《西游补》《后西游记》之于《西游记》。有的则更复杂,如《水浒传》,既有人不断加入征辽,平王庆、田虎的新情节,也有人把它砍成“断尾巴蜻蜓”,还有人承之而作《水浒后传》、《后水浒传》。  相似文献   

10.
继创造了本土游戏神话的《大话西游Ⅱ》之后,网易公司再出年度力作《梦幻西游》。这是一款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世界环填背景,并结合著名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同名电影《大话西游》的故事情节,共同融合而成的一个神话武侠题材的回合格斗制大型网铭RPG游戏。《梦幻西游》的游戏画风为O版卡通,画面清新明快,卡通造型可爱活泼,人物对白轻松幽默;相信会受到不少女性玩家的喜爱,可能会是继《大话西游Ⅱ》之后又一个女性玩家占据高比例的本土游戏。同时游戏中强调玩者间的合作精神,鼓励大家团结一致面对困难险阻,神仙眷侣、侠骨柔情的故事看来是永远也演绎不完了。  相似文献   

11.
作者已发表文章认为,今本《西游记》之祖本《西游记(平话)》,系全真教创始人之一丘处机麾下道士史志经等人所撰。现进而从明代道教秘史等若干方面认定,今本《西游记》定稿人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其中阎希言(阎蓬头)师徒可能性最大,因此,《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义”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3.
明朝末年,已成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仍派人与明朝进行秘密联络。于是,一些明军将领便产生了“联鲜图奴”的想法。崇祯十三至十五年,副总兵王武纬先后三次率船队由登州出海,与朝鲜方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明朝在明清战争中居于劣势,并不能提供强大武力支持朝鲜公开反清,朝鲜与明朝并未能达成正式的盟约,“联鲜图奴”之议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中的沙和尚未被贬下天宫时是天宫的"卷帘大将",从史书上来看,这个"卷帘大将"只在明王朝朱元璋时期存在过,当下说"卷帘大将"在唐朝出现过没有依据。而《西游记》中玉皇大帝"自幼修持",此"修持"是一个佛教(道教)用语,而明朝的朱元璋就是自幼出家为僧,从这方面的联系看,玉皇大帝及唐太宗身上有朱元璋的影子。"卷帘大将"的出现可以证明《西游记》不会是元代邱处机所作。  相似文献   

15.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清军入主中原后,全盘接受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并大量吸纳明朝的文武官员,为清朝迅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同时也把明末官场中的陋习继承了下来。多尔衮摄政时期,由于军事斗争频繁,未能对这些陋习大力整顿。顺治帝亲政后,反清势力局限于东南,西南一隅,清朝统治日趋稳固,顺治帝开始对明末陋习进行大力整顿。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事小说由下层作者创作又面向下层读者,有着野性文化基因。其中的巫风描写及其流变有着明显规律,准确地折射着明清易代之际社会下层的独特视角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四百年《西游记》作者问题论争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游记》问世时是一部未署名的作品,当时即有多种猜测,明清问“邱长春作”说曾流行一时,至今仍有信从者;近世“吴承恩作”说几定于一尊,却是因证据薄弱。不断受到质疑和否定,不时有新说包括新的猜测与主张提出,使这一问题在《西游记》研究中日益突出。本文综述古今有关《西游记》作者各种主张与猜测为十一题十说。诸家根本分歧只在“出今天潢何侯之国”、“邱长春”、“吴承恩”、“李春芳”、“陈元之”等五说之问。  相似文献   

19.
作为明清之际文坛盟主,适当时艰局危,诗派中衰之际,钱谦益负救弊之责,对于明代文学复古观念的总结,以评议宋无诗论、弇州晚年定论、陈艾之争为典型事例,体现了钱氏在易代诗坛上结明诗之局,下开清诗之先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末《几何原本》、《崇祯历书》等汉译科技典籍将西方正五边、十边形相关知识传入中国,但只有算、法,并未阐述数学原理.清初中算家在接受西方几何学的同时,兼用中国传统几何学中的出入相补原理对其进行研究,发挥中算的构造性特点,将正五边、十边形相关内容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与实在的空间形式相结合,不但将原理阐释清楚,而且获得一些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