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泰山诗歌是极具精神内涵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创新价值和社会价值。利用特色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文学创意价值评估体系对泰山诗歌的文化产业价值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泰山诗歌在资源类型上属于潜力型,具有较高的创意转化价值。泰山诗歌的创造性转化需要在借鉴诗歌市场化、商业化的历史经验和当前诗歌产业化实践的基础上,在当代语境下整合全产业链产业元素,从理论、实践、政策、人才、技术五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通过诗歌+文化旅游、诗歌+文创产品、诗歌+主题公园、诗歌+文艺展演、诗歌+科技创新、诗歌+产业文化等途径,在“一元多用”“创意中心”原则指导下实现跨媒介、跨空间、跨业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宋代理学家的诗歌逐渐成为宋诗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邵雍的诗歌也因此得到了学者的重视,产生了一些成果。因为邵雍理学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导致其诗歌具有理学和文学的双重特质,进而在对其诗歌的研究中,也具有了一些不同的方法与角度。具体而言,在现有的邵雍诗歌研究成果中,就存在就诗论理、就诗论诗、就诗论人以及就诗论艺等四个方法与角度。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文化语境下 ,诗歌借鉴是进行艺术交流和推动诗歌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新诗就是在外国艺术尤其是外国诗歌的影响下诞生和发展的。所谓诗歌借鉴 ,就是对外国诗歌的艺术观念、手法等有所借用 ,从而使本民族的诗歌具有更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诗歌借鉴主要包括直接借鉴、中介借鉴、间接借鉴等几种方式 ,它们各有特点 ,既有优势也有不足。试图从新诗对外国诗歌的借鉴出发 ,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虽然“第三代诗歌”大多数创作于1984-1987年间,但没有被当时的主流诗坛接受。随着“第三代诗歌”在选本中集结出现,其存在的合法性逐渐被确认。这些诗歌选本首先指出了“第三代诗歌”作为诗歌本体存在的价值;其次通过建构“第三代诗歌”命名和谱系的合法性,将“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联系起来,提供了“第三代诗歌”入“史”的合理依据。“第三代诗歌”选本还凸显了“第三代诗歌”具有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从而建构了其美学的合法性。诗歌选本编纂对“第三代诗歌”合法性的构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以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作品,从诗歌意象和语言词汇等角度,论述其诗歌受到象征主义影响并具有陌生化特质。  相似文献   

6.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李白诗歌英译研究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标准。以数词的英译为切入口,以美学视角下的“对等”比较李白诗歌意境美、气势美和情感美等非纯形式诗歌特质在译诗中的还原和再现,对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具有指导和突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佳欢 《科技信息》2011,(32):I0102-I0102,I0105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和诗歌联系紧密,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因此意象是衡量一首诗歌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杜甫的《登高》两个英译本的分析,试图探讨其对于诗歌意象翻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典诗歌具有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特点,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把握好诗歌自身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训练,走一条健康的鉴赏诗歌之路。诗歌鉴赏的课堂教学是授人以渔的重要阵地,因此,我尝试以课本安排为媒介,直观而形象地对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向学生进行演示与练习,从朗读诗歌、解读内容、品评意象、再创意境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以此来带领学生初扣诗歌鉴赏的大门并逐渐养成好的鉴赏习惯。  相似文献   

9.
六朝是文学开始自觉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在六朝时期也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首先,六朝诗歌在整个诗歌进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这时期多模拟之作,诗歌意象和抒情模式也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定和发展;其次,玄言、田园、山水、女性美等四大题材构成了六朝诗歌内容上的几大特色;最后,六朝文学集团的政治化和贵族化性质使其诗歌创作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中国当代生态诗歌而言,河南当代生态诗歌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它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批判意识和包容精神,准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更接近生态文学的精神内核,对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凝练的表现形式。在绝句的英译过程中,由于中英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原诗与译文在诗意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出入。原文与译文应被视为不同的语篇,从语篇照应、语篇的指向性和概念功能对其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得出绝句的语篇特点:(1)绝句中经常使用省略形式,以读者的联想来贯通诗意。(2)绝句的语篇指向性比其英译本要模糊。(3)绝句用简洁明了的诗句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古典诗歌的经验如何与我们当下的生存经验发生关联。首先,古典诗歌作为一种古人的感受方式和生存技艺,其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于引起今天读者在人生经验上的共鸣。其次,我们要注意,古典诗歌书写的哪些生活经验已经或正在消失。第三,诗歌与经验的复杂关联,对于诗歌文本的理解造成了一些障碍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要求。最后,以战争诗歌为例,讨论当下发生的经验与过去发生的经验的关系,它涉及到感受与体会诗歌作品意义背后的许多东西,比如民族的文化传统、情绪方式以及心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3.
在优秀的中国古代山水诗中,诗人利用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的结合,创造了动静相宜的意境,而动态意象的塑造有赖于动词。通过对山水诗中动词的语态分析发现,在动态意象的塑造中,有些动词的词性模棱两可,出现了动词的施事者亦可以解释为动作的受事者的情况,由此创造了诗歌多义性之美。通过作格兼及物分析,探讨动词创造动态意象的功效,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山水诗中隐藏的动静之美。  相似文献   

14.
庞德认为,译者应该有能力了解原作作者创作时的情境和意境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而译者的职责在于通过了解和把握这些因素,把包含这些创作因素的作品以适当的形式再现给目的语的读者。因此,作品中的个别语句的翻译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细节凝成的作品的意境。艾略特说"每个时代都必须有自己的翻译",因为,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也会改变。本文旨在根据庞德诗歌翻译理论所倡导的译者的职责的某些观点,阐述诗歌翻译过程中的某些方法和策略,以期对中国古代诗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间代诗人安琪等编辑的《中间代诗全编》的出版,不是针对读者,而是针对诗歌评论家和诗歌史家。这样的编辑策略,凸现出了“中间代”诗人的焦虑:诗歌的焦虑和入诗歌史的焦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概念.西方诗歌的审美倾向是以意象赏析为主,因而意象翻译成为中诗英译的重点和难点.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诗歌翻译的要点和难点就在于用另一语言符号还原该意象图式的对等体.图式理论为诗歌翻译给出重要提示,即在诗歌翻译中,用符际翻译的视角探寻目的语诗歌意象的对等体,用图画还原意象,帮助译诗读者在获取原诗意象方面达到最大近似的等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诗歌进入20世纪90年代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消费文化的侵蚀。消费文化直接介入诗歌创作内部,引起了诗人角色的转化、诗歌读者的缺席等一系列不利于诗歌生存的困难。但是另一方面,消费文化本身的文化社会学意义对诗歌的复杂性、异质性有所影响,对当代诗歌的多元走向提供巨大契机,当代诗歌得以从边缘出发,寻找到了一条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使更多读者领略中文诗的魅力,依据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及江雪三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文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古典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递入手,借助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着重分析了译者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过程中处理典故方面的困难,试图解释让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时候获得同样的感受只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唐诗经典的基本属性是典范性和不确定性:典范性表现为能够代表某种范式的成熟,为后世创作提供借鉴;不确定性是由于审美思潮与价值标准会随着时代和个人而不断变化,并直接影响经典的建构。唐诗经典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特殊的发现人,通过发现人而被广大读者所接受的。发现人对唐诗经典的标举是通过诗选、诗话、笔记和其他一些论诗杂著而实现的,其中诗选所建构的经典体系最为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