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颈癌患者p16蛋白表达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子宫颈癌前病变组织10例及原发性子宫颈癌组织28例,观察其p16蛋白表达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状况.结果 1)在原发性子宫颈癌组织中为67.85%(19/28),明显低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颈癌前病变组织(P<0.05);2)28例原发性子宫颈癌组织中有11例发生p16基因缺失突变,2例发生p16基因点突变,突变率为46.42%,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颈癌前病变组织未发现p16基因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结论 1)p16蛋白缺乏与子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及分化不良紧密相关.2)原发性子宫颈癌存在p16基因点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但不是较频繁的事件;原发性子宫颈癌存在p16基因缺失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是较频繁的事件.3)未发现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突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肿瘤组织中 p5 3基因的突变率 ,探索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建立PCR SSCP检测 p5 3突变的常规方法 .方法 检测 32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用盐沉淀制备样品DNA ,以p5 3基因exon7设计引物 ,用PCR SSCP结合银染色显示结果 .结果  32例肿瘤标本检出阳性 9例 ,阳性率 2 8.1% .4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 .其中 2 2例胃癌 ,检出 4例阳性 (占 18.2 % ) ,双阳性者 2例 .结论 p5 3基因突变在肿瘤中具有普遍性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双阳性者 ,与肿瘤的扩散有关 .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有助于对 p5 3基因突变的扫描检测 .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了55例子宫内膜癌、24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OX-2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i、NOS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子宫内膜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结果显示:1)CO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2)iNOS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且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显著相关。这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COX-2和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SSCP技术及DNA 测序技术对37 例原发性脑肿瘤及相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53 基因5 ~8 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53 基因在原发性脑肿瘤中的突变频率为19 % (7/37) .并且突变频率在不同病理类别脑肿瘤中的分布是非随机的,其中星形细胞肿瘤中的突变频率最高,为36 % (5/14) .所有突变均为错义点突变,57 % (4/7) 的突变位于CpG位点.突变仅发现于脑组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未检出突变,这些结果提示,p53 基因突变在脑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p53 基因在散发性脑肿瘤中的突变为体细胞型的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糖蛋白(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lycodelin在30例子宫内膜癌及2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癌、子宫颈鳞癌和子宫颈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73%(22/30)、53.33%(8/15)和60%(3/5),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临床病理分期的阳性率(子宫内膜癌I期75%, II期75.00%,III期50%;子宫颈癌Ia 60%,Ib 44.44%,IIa 66.66%)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织学分级的阳性率(子宫内膜癌G1 70%, G2 77.78%和G3 66.67%;子宫颈癌G1 59.14%, G2 50.00%和G3 60.00%)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颈癌均有表达,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简便有效、成本低廉的去除子宫内膜癌血清高丰度蛋白的方法.运用3种不同的有机溶剂(不同体积倍数)处理子宫内膜癌血清样品,SDS.PAGE电泳检测去除高丰度蛋白.结果表明:不同的有机溶剂沉淀法都能去除血清样品中绝大部分的高、中丰度蛋白,但低丰度蛋白质保留、减弱及丢失的现象不一.用1倍体积乙腈可有效去除子宫内膜癌血清样品中的绝大部分高丰度蛋白,同时保留较多的小分子量蛋白.  相似文献   

7.
p16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MTS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现对p16基因的结构、p16蛋白的作用途径以及该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尘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在97例尘肺结核患者痰中检出MTB菌株28株,采用PCR-SSCP法检测katG、rpoB和rpsL基因突变,并与采用常规药敏试验(AST)法检测的耐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PCR-SSCP法检测katG、rpoB和rpsL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2.86%(12/28)、42.86%(12/28)和32.14%(9/28),采用AST法检测INH、RFP和SM,耐药率分别为64.23%(18/28)、60.71%(17/28)和53.57%(15/28),两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中多耐药株20例(71.43%),包括耐三种药物12例(42.86%),耐两种药8例(28.57%),单耐药株6例(21.43%),敏感株2例,耐药率92.86%。PCR-SSCP法检出3个基因联合突变8株,与AST法符合率为66.67%(8/12);2个基因突变5株,符合率为62.50%(5/8);单基因突变2株,符合率为33.33%(2/6)。结果表明:PCR-SSCP技术适用于MTB katG、rpoB和rpsL耐药基因突变的筛选,对指导尘肺结核患者临床用药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与端粒酶激活及抑癌基因p16失活(缺失突变)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多重PCR、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甲状腺癌与16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P16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端粒酶活性90.48%,高于癌旁组织(P〈0.01);甲状腺癌p16基因外显子2纯合缺失率28.57%,相应癌旁组未检出(P〈0.01);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40.48%,高于癌旁组(P〈0.05);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率。结论端粒酶激活与p16基因失活以及P16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甲状腺癌变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甲状腺癌中p16基因失活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以E9 d龄至E14 d龄昆明种正常小鼠胚胎为材料,利用质粒扩增的、地高辛标记的基因探针在组织切片上进行DNA-mRNA分子原位杂交,研究了p16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p16基因不参与E9和E10 d胚胎发育中的器官原基形成,参与器官的进一步分化成熟过程,这些器官主要有眼、脑、心、肺、脊柱和面颌骨,肝组织的发育与其无关;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四种原发恶性肿瘤中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重PCR、PCR-SSCP和序列分析方法,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15例食管癌、12例胃癌、9例乳腺癌共68例原发肿瘤组织标p16进行在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的缺失率分别为16%(5/31)、,20-%(3/15),8%(1/13),0(0/9),2例突变:一例食管癌在第130位氨基酸密码由AGA变为ATA,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异亮氨酸,一例肺癌第140位氨基酸的CGG处的C缺失,导致移码突变,p16基因在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多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我们对P^16基因及其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从分子水平上有进一步的认识。方法:就P^16基因在NSCLC人中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P^16(也称多肿瘤的抑制基因,MTS1和CDKN2),它是一种抑癌基因。原发性NSCLC组织均可出现P^16/P^15基因纯合性丢失。肺鳞癌组织P^16基因的甲基化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类型。在NSC比中病期愈晚P^16蛋白缺失越明显。被检病人痰及血中的P^16基因异常,有助于NSCLC的早期诊断。P^16和P^53基因联合共转染能显增强对NSCLC细胞增殖的抑制。结论:P^16基因及其表达蛋白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应用于NSCL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p6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蛋白家族成员p63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及37例癌旁组织,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88点组织阵列,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该阵列中p63蛋白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①p6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呈弥漫分布的棕黄色颗粒;②胃癌组织中,p63蛋白表达于核大间变细胞中;p63蛋白在高分化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9%,在低分化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63蛋白在胃癌癌旁组织中无表达,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6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②p63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抑癌基因p16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是近年来确定的多肿瘤抑制基因,它对细胞周期的负调控作用尤为重要,其突变或缺失会导致对细胞分裂调控的丧失和紊乱,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最终形成肿瘤。该基因在各种肿瘤中的作用,目前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分别提取手术切除人原发性HCC肝癌和癌旁肝组织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在hNTKL-BP1基因的高保守区设计相应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采用2-△△Ct方法分析比较该基因在人类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是44例原发性HCC肝癌组织中hNTKL-BP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t=2.69,P<0.01),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hNTKL-BP1基因表达差异和肿瘤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P=0.028),hNTKL-BP1基因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RT PCR方法由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获得人p53 cDNA片段, 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40中, 构建重组质粒pQE40-p53; 转化于E.coli M15宿主菌, 经IPTG诱导, 表达了N端融合6His的p53融合蛋白. 利用6His与Ni2+高亲合力结合的性质, 经镍柱纯化、 透析袋分级透析复性、 Western Blot鉴定, 结果表明获得了纯化的6His-p53融合蛋白.
  相似文献   

18.
应用PCR-SSCP银染,Southern杂我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同步研究25例胃癌标本的p53基因突变,杂合性丢失及蛋白持表达,在22例胃癌中同时获得有关p53基因突变和杂合性丢失的检测结果,被检出p53基因突变的5例胃癌中,2例伴有杂合性丢失,3例仅有p5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