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布洛芬已在海洋环境中被检出,然而对其在海洋环境中生物降解还未见报道.为了考察海洋细菌对布洛芬的降解,了解布洛芬在海洋环境中的归趋,利用从近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麦氏交替单胞菌GCW,考察布洛芬共代谢降解特性、降解过程中生理特性及胞外活性氧的变化.结果表明,GCW能够共代谢降解布洛芬,3d降解率达90%;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  相似文献   

2.
氯代有机溶剂与酚类化合物复合污染地下水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地下水环境中溶解氧缺乏,好氧微生物降解作用难以发挥。本文驯化好氧微生物Burkholderia cepacia耐受高浓度H2O2,并利用H2O2作为供氧源降解地下水环境中的三氯乙烯(TCE)和苯酚。结果表明,对于Burkholderia cepacia的生长过程,H2O2的最佳投加量为4mmol/L,加入H2O2后,会短暂抑制TCE降解,但最终大幅提高了TCE的降解率,达到79.80%。动力学分析表明,在H2O2供氧条件下,共代谢苯酚与TCE的比降解速率可以由Monod模型和Haldane模型分别进行描述,且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好氧微生物控制地下水环境中的TCE和苯酚复合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氯代有机溶剂与酚类化合物复合污染地下水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地下水环境中溶解氧缺乏,好氧微生物降解作用难以发挥.本文驯化好氧微生物Burkholderia cepacia耐受高浓度H2O2,并利用H2O2作为供氧源降解地下水环境中的三氯乙烯(TCE)和苯酚.结果表明,对于Burkholderia cepacia的生长过程,H2O2的最佳投加量为4 mmol/L,加入H2O2后,会短暂抑制TCE降解,但最终大幅提高了TCE的降解率,达到79.80%.动力学分析表明,在H2O2供氧条件下,共代谢苯酚与TCE的比降解速率可以由Monod模型和Haldane模型分别进行描述,且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好氧微生物控制地下水环境中的TCE和苯酚复合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尼古丁降解菌的研究进展,认为目前最为深入的尼古丁降解菌株主要有假单胞菌属、节杆菌属、苍白杆菌属这几类.研究方向集中在尼古丁的代谢机理及其应用,已发现的微生物降解尼古丁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三个:吡啶途径、吡咯途径、脱甲基途径.而且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可作为工业合成的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纺黏非织造布作为土工排水板滤膜,讨论了其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BST纺黏土工排水板滤膜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降解效果最好;在碱性环境中的降解效果优于酸性环境中的降解效果,在中性环境中的降解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Tween80作用下苯并(a)芘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的苯并(a)芘(BaP)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多环芳烃高效将解菌-芽孢杆菌,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TW-80)对BaP的增溶及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TW-80促溶,BaP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近20倍;(2)在BaP降解的过程中,TW-80亦能作为碳源被芽孢杆菌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3)当BaP浓度为10 mg/L,TW-80浓度为500 mg/L,共代谢底物-琥珀酸钠为50 mg/L时,BaP及TW-80的降解效果最好;并且初步揭示了TW-80改变BaP的生物可利用性而促进其降解的微生物机理。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农药残留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的有效方法,但其降解机制并不清楚。为探究TCP完整的代谢途径和降解机制。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田土壤中分离了一株TCP降解细菌,并分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检测了菌株的降解性能,并鉴定了其代谢产物。该菌株为Delftia sp. DFT菌,它能在48 h内对50 mg/L的TCP降解率达34.28%,同时也能降解3,5-二氯-2-吡啶醇、6-氯-2-吡啶醇和2-羟基吡啶等其他氯代吡啶类化合物。在降解TCP过程中,共鉴定了12种不同的TCP代谢产物。初步推测水解-氧化脱氯途径、还原脱氯途径、反硝化及烷基化途径可能共同参与了菌株DFT对TCP的降解。据文献调研,这是首次在Delftia sp.菌中发现有四种可能的TCP代谢途径的报道,这为纯培养物中的TCP降解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SS6菌对菲的降解和发光菌对菲及其降解产物毒性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海洋微生物SS6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多环芳烃菲的降解和解毒作用和发光细菌对菲及其降解产物毒性的反应.结果表明:SS6菌能利用菲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长;培养液中有酸性代谢产物产生,并且形成积累;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菲及其微生物降解中间产物的相对毒性;母体菲的毒性远大于其水杨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水杨酸和儿茶酚及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邻苯二甲酸毒性,并且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的解毒效果优于水杨酸代谢途径;菲降解过程中培养液萃取物的毒性逐渐降低,但上清液的毒性先出现下降后又呈增大趋势;含菲培养液的毒性变化是培养液中存在的中间产物和其它组成成分及pH值变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离得到的能够高效降解喹啉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Q10研究了Q10在休眠细胞状态下对甲基喹啉的共降解情况.结果表明,4-甲基喹啉和6-甲基喹啉均不能支持Q10休眠细胞的繁殖;Q10休眠细胞对4-甲基喹啉和6-甲基喹啉具有明显的共降解作用,在底物浓度50 mg·L-1、加菌量为5%实验条件下,6-甲基喹啉可在24 h完全去除,4-甲基喹啉在64 h内完全去除.在共降解过程中,4-甲基喹啉表现为多步转化作用,而6-甲基喹啉的降解中间产物不能进一步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中三氯乙烯共代谢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和土壤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它在生长基质存在下可被共代谢降解.作者建立了TCE共代谢数学模型,即修改的Michaelis Menten动力学方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最佳模型参数;研究了在不同TCE和甲苯浓度及不同温度下,TCE和甲苯的共代谢降解规律.结果表明:TCE与甲苯初始浓度比为1∶23、1∶115和1∶230时,最终分别有60%、95.44%和64.3%的TCE被降解;当TCE浓度由1.464mg/L增加到488mg/L时,TCE降解程度由80%降为22%,甲苯由98.4%降为37%;温度增加使TCE降解滞后期由22h减为7.5h.  相似文献   

11.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s of key importance for highly effective operation of hybrid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HABR).An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omposition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each separation compartment of HABR was conduct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and molecular biotechnology,and 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SMA) and coenzyme F420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disparity of microbial composition was significant among these separation compartments of HABR,and the HABR encouraged phase sepa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e understanding of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HABR is helpful for cultivating granular sludge, which ensures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reactor.  相似文献   

12.
BTEX污染物的厌氧降解机制及微生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国外研究者对单环芳烃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合称为BTEX)的微生物厌氧降解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发现BTEX在NO_3,Mn~(4+),Fe~(3+),SO_4~(2-),CO_2等电子受体条件下能够进行降解,已陆续分离到许多BTEX厌氧降解菌,并对其相应降解酶的生化性质进行了鉴定,相关的基因被克隆、鉴定和改造.通过对BTEX化合物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代谢机制与途径、参与降解的主要微生物、相关降解酶及基因等进行综述与分析,提出了BTEX污染物厌氧降解研究中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贝叶斯系统树,应用似然比检验方法比较研究了Gallopheasants类群的2个性状对的进化格局和过程.结果揭示了栖息地结构和海拔高度的密切关系.完全性成熟年龄和卵大小显示了协同进化格局;时序分析表明在进化过程中,前者先于后者出现.该结论暗示了生活史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厌氧颗粒污泥是废水厌氧处理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厌氧颗粒污泥中主要微生物菌群特别是产甲烷菌的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6S rRNA、T-RFLP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菌群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生长过程以及调控颗粒污泥内部菌群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男女大学生短跑运动员徒手及负荷条件下的台阶无氧功率、适宜外加负荷时的最大无氧功率及其相对值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男子大学生短跑运动员的最大无氧功率及适宜负荷均明显大于女子,且其相对值也是男子明显大于女子。说明排除体重及运动专项等因素对无氧功率的影响,最大无氧功率和适宜负荷的相对值能更好地反映人体的肌肉质量和无氧工作能力,在评定运动训练效果及运动选票中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D-半乳糖、D-葡萄糖的糖晴乙酰化衍生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实验选择了最佳色谱分离条件,用以OV-210与ECNSS-M为固定液的混合柱,使衍生物分离效率提高了3-6倍,同时找到了最佳内标物-木糖醇,提高了定量分析的速度及准确度.在建立标准分析方法的同时,论文对草浆蒸煮废液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摸索,建立了最佳水解条件,以糖腈乙酰化法将单糖衍生化.实验结果表明,经厌氧发酵后造纸废液中几乎无碳水化合物,发酵前废液中碳水化合物以低聚糖形式存在.并测定了发酵前后废液中各种单糖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石灰法草浆蒸煮废液,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进行了系列可行性试验.采用5升静态厌氧消化器,在35±1℃的条件下,逐渐提高投配率,对六组不同来源和不同配比的厌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和比较试验,筛选4号污泥为种污泥.其中COD容积负荷为4~5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4~5天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70%以上,产气率为0.25M~3/kgCOD(去除),CH_4含量超过80%,V/V.进一步在工厂建立了自行设计的16升UASB和128升UASFB厌氧反应器,对石灰法草浆蒸煮废液进行厌氧处理,在COD浓度为12000~14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1~1.2天和COD负荷为10~12kg/M~3d的条件下,其COD去除率达80%以上,产气率达0.45M~3/kgCOD(去除),CH_4含量超过65%,V/V.在试验取可得行性结论的过程中,对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也做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确证了某些参数.  相似文献   

18.
厌氧发酵中毒性物质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厌氧发酵中毒性物质反应的研究,表明毒性物质一般对甲烷产生可逆性抑制;驯化能减轻毒性物质对厌氧菌的毒性,营养充足与滞,会减弱或加强有毒物质对甲烷菌的反应,共基质的加入能减弱毒性物质的毒性,甚至能使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降解。  相似文献   

19.
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描述了田野菟丝子的形态特征,研究了田野菟丝子的生物学特性与危害性,提出了检疫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纳米SiC水悬浮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选用SiC纳米粉料,分别以聚乙二醇(PEG)和两种分子量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铵(PMAA-NH4)作分散剂来制备稳定分散的2vo1%纳米SiC水悬浮液。通过沉降实验和粘度测量,研究SiC纳米颗粒水悬浮液的分散特征及最佳分散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