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血管生成抑制剂已被证明是一类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概述了从单靶点、多靶点,到广谱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介绍了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和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及其相应靶点,讨论了新的靶点及有前景的新型血管生成抑制剂,希望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CDK4/6抑制剂耐药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分析了CDK4/6抑制剂跨线治疗、新型口服SERDs药物、PI3K/AKT/mTOR抑制剂、ADC类药物、AURKA抑制剂、HDAC抑制剂、免疫治疗和抗衰老药物在CDK4/6抑制剂进展后的临床研究结果及其相关机制。展望未来,可开展更多临床研究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丝状真菌尤其是青霉菌Penicillium代谢的各类次级产物日趋成为研制新药的重要来源,很多药物如抗癌药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均来源于真菌。然而真菌次级代谢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表观遗传修饰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组蛋白乙酰化表观遗传修饰常与转录激活相关,从而促进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以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christenseniae SD-193.84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基因,建立该菌中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对该基因进行敲除,并比较了基因敲除前后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发现HDAC影响了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本研究为青霉菌分子遗传操作及次级代谢调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具有重要的抗肿瘤作用。阿司匹林的乙酰基可以乙酰化大量蛋白质,从而影响体内的乙酰化水平,但其乙酰化作用在抗肿瘤上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已用于肿瘤治疗或处于临床研究,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的去乙酰化酶活发挥抗癌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1, HDAC1)是Zn2+依赖的Ⅰ类HDAC家族成员,在多种癌症中表达上调,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HDACi)发挥抗癌作用最关键的靶点之一。在抗肿瘤的过程中,阿司匹林是否乙酰化调控HDAC1尚未见报道。在本文中,我们发现阿司匹林可以乙酰化HDAC1并抑制其去乙酰化酶活,赖氨酸(K)200位点是阿司匹林乙酰化HDAC1的关键位点。有趣的是,HDAC1可以对自身去乙酰化,但不能发生在K200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而不是HDAC1,可以对HDAC1的K200位点去乙酰化。进一步细胞学实验发现,在敲除H...  相似文献   

5.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细胞内的重要传导通路,且研究发现该通路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与肿瘤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抑制该信号通路已经成为肿瘤预防和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主要分为四类:PI3K抑制剂、Akt抑制剂、mTOR抑制剂和PI3K/mTOR双重抑制剂。其中,与单一靶点小分子抑制剂相比,同时作用于PI3K和mTOR双靶点的双重抑制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小分子PI3K/mTOR双重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技术和抗癌药物的筛选是现代生命科学诸多发展方向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抗癌药 物的研究中,由于合成药物在治疗中伴随明显的副作用,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在中药中筛选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近年来中草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结合基 因芯片筛选抗癌药物,在国内已成为筛选抗癌中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的Ⅳ型胶原酶,除参与多种正常的生理功能外,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关联.研究发现有一些Ⅳ型胶原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其酶活性,从而减缓肿瘤发展,这些抑制剂包括天然物质、人工合成物质及抗体类物质.目前,人们正利用抗体抑制剂进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研发新型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正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尽管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所进步,但很多肿瘤生存率一直很低。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人类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新靶点。PTKs抑制剂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抗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这些药物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已显示很好的抗肿瘤效应,一些正在临床上作为很有前景的抗癌药。特别是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matinib(STI571)在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显著成功使得科学家们更热心于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至少有30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的不同临床试验阶段,大约120多个临床试验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在此对酪氨酸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侯桃霞  赵小芳  刘爱萍  高博  李钦 《甘肃科技》2021,37(20):91-95,176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连-知母"治疗2型糖尿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作用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PubChem数据库预测"黄连-知母"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预测2型糖尿病靶点,通过二者的映射获得共有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构建"中药-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可视化网络,从而预测"黄连-知母"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共筛得"黄连-知母"成分有甲基黄连碱、黄连碱、小檗浸碱等30个,成分-靶点491个,其中459个于2型糖尿病靶点重合.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分析,发现涉及蛋白质磷酸化、信号转导、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对药物的反应、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多个生物过程及P1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多个通路."黄连-知母"二药多种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多通路,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前沿科学》2015,(1):81-82
相比于传统DNA损伤药物,新发现的DNA/HDAC双靶点药物能同时攻击DNA并抑制DNA修复,从而显著提高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3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姜海研究组等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A DNA/HDAC dual-targeting drug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ticancer potency。该成果成功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