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公藤红素是从传统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醌甲基三萜,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实验研究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癌细胞的凋亡率;用DAPI染色测定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的细胞核的影响.实验显示,雷公藤红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且晚期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增多,细胞核逐渐破裂.实验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具有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行业领域:生物医药-化学药专利信息:非专利技术成熟度:正在研发技术推广方式:正在技术推广联系人:吕伟锋联系方式:13806746268成果内容简介:雷公藤红素(又名"雷公藤内酯醇")具有出色的抗肿瘤作用,其抑瘤作用高达65%-93%,远远超过紫杉醇。根据脂质体的靶向性特征,将雷公藤红素制成脂质体,以提高药物靶向性,提高疗效,本项目已经完成了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小试,取得了成功。目前完成处方工艺优化,制备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建立了雷公藤红素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和透析法两种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包封  相似文献   

3.
用雷公藤红素处理成纤维样滑膜细胞,通过RNA测序、定量蛋白质组学、分子对接、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和验证,筛选到差异基因和蛋白质,获得7 803个基因和3 372个蛋白质,雷公藤红素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和氧气水平高低相关,也涉及细胞组分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稳定和合成通路.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可通过这些机制来...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红素为雷公藤的根皮当中提取而来的抗癌活性成分,利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无损快速地检测了脂质体包裹的雷公藤红素药物微粒,并与空白脂质体微粒、单纯雷公藤红素的拉曼光谱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药物经脂质体包裹后,仍可以在光谱中进行清晰识别的情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红素(Celastrol)是传统草药雷公藤根部有效的提取成分,被广泛用于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治疗.近年来发现,其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诱人的肿瘤治疗应用前景.本研究观察到雷公藤红素会抑制C2C12小鼠骨骼肌母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诱导Caspase-3的降解致使C2C12凋亡,提示雷公藤红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宋新强博士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点击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筛选和鉴定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靶点蛋白,项目批准号:U1804179.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最为突出的中药首推雷公藤,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是雷公藤中最重要的两个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五环三萜是一类次生植物代谢产物,由异戊二烯(2-甲基丁二烯)(C5H8)单元构成,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以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雷公藤红素、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柴胡皂苷C为例,总结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抗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及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进入宿主细胞以及调节机体免疫来发挥作用,这一结果为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毒副作用低的新型抗病毒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雷公藤抗肝癌的有效成分,采用GeneCards、OMIM、Drugbank、GEO等疾病数据库筛选差异性表达基因,找到相互映射的核心物质及靶点,构建药效成分-靶点(C-T)网络、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行gene ontology (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获知其生物学机制,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和生物学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雷公藤的主要药效成分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PTGS2、CXCL8、TGFB1、STAT3等核心靶点主要富集于癌症及多条炎症因子的相关通路中,雷公藤甲素与PTGS2以及雷公藤红素与PTGS2、CXCL8、STAT3有着很强的结合活性,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可以抑制PTGS2和STAT3蛋白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雷公藤可能作用于这些靶点,通过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发挥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从而抑制肝癌的恶化。  相似文献   

9.
嵇江宁 《科技资讯》2010,(12):228-228
天然动植物、微生物中含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对它们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和改造,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通过化学结构的修饰与改造,获得毒性低而抗肿瘤作用显著的天然来源抗肿瘤药物的新衍生物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分别详细介绍了天然源抗肿瘤药物中植物源、海洋生物源和微生物源三大类别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外标法建立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C-C18(4.6mm×25cm,5μm);流动相:甲醇-1%醋酸溶液(87:13),检测波长:42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雷公藤红素在40.96~204.8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8.97%,RSD=1.33%(n=6).实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好,精密度、重现性高,分析快速的优点,可作为冒公藤镧剂中冒公藤红索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