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高新技术,文章介绍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车身和底盘设计、燃料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电控系统以及系统优化等方面,分析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开发及产业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线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电子差速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转向电子差速策略,基于车辆转向行驶动力学以及开放式机械差速器工作原理,提出了转向时驱动电机等转矩分配的自适应电子差速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建立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联合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了不同转向行驶工况时等转矩分配电子差速策略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和开放式机械差速器的集中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差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2种驱动方式电动汽车的差速性能相同,相比于集中式驱动电动汽车的转向操纵稳定性,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转向操纵稳定性稍差。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电动汽车是 2 1世纪绿色交通工具 ,电动汽车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高新技术。文章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以及电力驱动的几种方式如集中驱动、车桥驱动、双电机驱动和轮毂电机驱动等 ;分析了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如蓄电池技术、蓄电池管理技术、电动机技术、电动机控制技术、电动汽车车身和底盘技术等以及电动汽车最新技术动态 ;并提出了突破这些关键技术的措施和电动汽车开发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历史溯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研 ,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 ,旨在推动电动汽车的研究及开发 ,使其早日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综述了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当前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这3种电动汽车目前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并各自具有不同的发展策略。但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工程哲学及一些关键技术,诸如先进电机驱动技术,能源技术,能源控制和管理技术,先进底盘和车体技术等是可共享的。成为现代电动汽车的基础。最后总结了这3种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是将多个驱动电机集成在车轮附近或者车轮内,由于在车辆空间布置、传动效率以及动力学控制方面诸多的优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已成为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前驱动桥式后轮毂的驱动构型进行参数匹配以及电气架构定义.  相似文献   

7.
陈治光 《科技潮》2006,(10):33-33
“北京基于环保和举办奥运会的要求,有责任、也有必要发展电动汽车,这是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为此,北京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进行了三方面的总体部署:一是选择公交车辆作为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领域;二是推进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三是积极开展动力电池等先进技术汽车的开发研究。”近日,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吉春在“2006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透露。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共性技术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对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共性技术: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和多能源动力总成综合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确立了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60,自引:6,他引:60  
通过对国内外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的比较分析,以及H∞鲁棒控制方法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再生制动控制和运动控制系统上应用的研究,展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首先发展铅酸蓄电池电动汽车(BEV)是明智的选择,由于开发混合电动汽车(HEV)的难度较大,所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将成为今后的主流技术,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设计了集成电子差速、驱动防滑和横摆力矩修正等功能的微型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策略.基于改进阿克曼汽车转弯模型设计了电子差速控制算法,基于汽车转弯驱动轮滑转率修正算法和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方法设计了汽车驱动防滑控制器,并针对汽车转弯时容易发生侧滑失稳,进行了基于PID控制方法的汽车横摆力矩修正.最后基于Simulink和Carsim软件建立了联合仿真模型,进行了以驱动轮转矩为控制量的低附着路面典型工况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驱动集成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是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过渡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动力转向系统(ECIPS)作为电动化底盘集成控制系统(ECIS)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电动汽车的设计与装配具有重要的影响.动力转向系统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测量噪声和干扰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是包含离散事件与连续事件的混杂动力学系统.分析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结构、控制功能及其动力学行为,基于动力转向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控制状态和控制系统实现流程,建立了反映连续和离散控制行为的混杂控制系统模型.建立了动力转向系统的混杂控制流程和切换控制结构,进行了25km/h和45 km/h下的蛇形实验.结果表明:在25 km/h下,转向系统转矩的峰值和平均值分别降低了41.68%和41.79%,在45 km/h下,转向系统转矩的峰值和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0.92%和30.67%,转向轻便性得到明显改善.混杂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混杂控制结构反映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特征,不仅揭示了动力转向系统的连续系统工作行为,也反映了离散事件特征,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性能的改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是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过渡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动力转向系统(ECIPS) 作为电动化底盘集成控制系统(ECIS)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电动汽车的设计与装配具有重要的影响. 动力转向系统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测量噪声和干扰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是包含离散事件与连续事件的混杂动力学系统. 分析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结构、控制功能及其动力学行为,基于动力转向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控制状态和控制系统实现流程,建立了反映连续和离散控制行为的混杂控制系统模型. 建立了动力转向系统的混杂控制流程和切换控制结构,进行了25km/h和45km/h下的蛇形实验. 结果表明:在25km/h下,转向系统转矩的峰值和平均值分别降低了41.68%和41.79%, 在45km/h下,转向系统转矩的峰值和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0.92%和30.67%,转向轻便性得到明显改善.混杂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混杂控制结构反映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特征,不仅揭示了动力转向系统的连续系统工作行为,也反映了离散事件特征,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性能的改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主要结构特征是将驱动电机直接安装在驱动轮内或者驱动轮附近,具有驱动传动链短、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等突出优点。电动机即是汽车信息单元,同样也是快速反应的控制执行单元,通过独立控制电动机驱/制动转矩容易实现多种动力学控制功能。本文引入了一种分布式驱动汽车的分类方法,系统介绍分布式驱动系统的架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控制策略鲁棒性和驱动电机效率,首先建立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鲁棒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状态观测的H∞车辆稳定性控制器。借助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每个车轮均能独立控制的特点,将差动制动与差动驱动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直接横摆力矩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通过变道典型工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转矩分配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能很好地改善车辆横向稳定性,且能减小车轮输出转矩,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稳定性分层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稳定性分层控制策略. 策略分为基于滑模控制的广义力矩计算层、基于二次规划的滑移率决策层和基于ABS/ASR的滑移率追踪层. 搭建包括双电机独立驱动系统在内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进行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典型行驶工况的仿真. 与传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的对比发现,文中提出的策略能够在对纵向车速影响较小的前提下,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在部分执行器失效时仍能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齿轮传动特征和力传感原理的电动汽车轮边减速驱动系统转矩检测新方法,旨在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轮边电机的控制提供实时、精确的输出转矩反馈信息.阐明了布置于轮边齿轮减速器轴承端部的偏心套式转矩检测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齿轮机构传力分析,导出轮边电机转矩检测公式;通过仿真分析、样机试制和试验测试,验证所述转矩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检测精度的准确性.该转矩检测方法有利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高效控制,改善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和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电动低地板城市大客车研制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电动低地板城市大客车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电源及电力驱动系统匹配、总体布置及性能分析、结构优化及轻量化设计、电池管理及高压安全技术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这些关键技术在低地板车的应用已在整车的型式论证试验和试运营过程中得到了验证,有助于电动汽车技术的普及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动汽车对电气驱动系统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原理和特点,并与传统的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性能作了比较,得出结论,采用开关磁阻电动机是更为合理可行的方案之一,为电动汽车研制中的关键技术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论述了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指出了我国汽车工业应重视电动汽车的研制和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20.
张旸 《天津科技》2007,34(2):14-14
“十五”期间,我市电动汽车研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市科委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支持我市电动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的开发及转化,共投入专项资金2700多万元。组建了“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并成立了“天津市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开发出夏利系列和QY系列的各类纯电动、混合动力的轿车和大客车。所支持单位全部成功进入国家电动汽车研发的总体布局,使我市成为我国纯电动汽车研发的最重要基地。清源公司开发并生产的幸福使者纯电动轿车实现了我国电动汽车的首次出口,目前已累计出口美国513辆。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也在开发区西区奠基,市科委将通过创新专项资金给予支持。该产业化基地将建成一条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生产线,形成年产电动汽车动力总成3万套的能力,能够覆盖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所需的动力总成;建成一条纯电动汽车柔性总装线,形成年产纯电动汽车2万辆的能力,年产值超过亿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