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目前基于测序的结构变异检测方法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序列拼接的长插入变异(ISALins)检测方法。首先融合3种不同检测工具初始的检测结果,然后在初始的预测可疑断点附近分析和提取最可能包含插入信息的高质量软切片段,并比对失败的片段;将这些候选片段利用基于De Bruijn图的方法进行拼接后完成长插入变异的检测。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融合多个单一工具检测结果相比,本文方法可以在确保检测敏感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长插入变异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缺乏对交通数据动态时空相关性建模能力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时空图卷积网络(DSTGCN)模型,该模型无需给出道路网络信息,从交通数据中即可建模时空相关性.动态时空图卷积层包含2个主要部分:(1)动态邻接矩阵生成模块:使用时间自相关机制与空间注意力机制捕捉交通数据中的动态时空相关性;(2)时空图卷积:使用图卷积和标准二维卷积对信息进行高效聚合.DSTGCN通过堆叠动态时空图卷积层,能够捕捉不同时间级别的时空依赖关系.文章提出的方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速公路流量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STGCN模型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均优于现有的基准方法.在PeMSD04数据集上,与当前较新的GeoMAN和ASTGCN模型相比,MAE分别降低了4.00和2.16,验证了所提模型在交通流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上细胞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细胞集成分类算法. 该方法能充分利用不同分类模型的优点, 降低单细胞数据的分类误差. 分别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单细胞测序数据和三阴性乳腺癌单细胞测序数据两个不同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 由集成算法划分的细胞分类更清晰准确, 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制造变异和噪声对已有硬件木马检测方法的挑战和干扰,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弱木马信号检测技术,能够在较大的制造变异和噪声的背景下提取出木马特征信号.首先,将木马检测问题建模为特征提取模型,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时域约束估计器和主成分投影的统一子空间木马检测方法.并通过特定的子空间投影或重构信号分析,证实弱小的木马信号可以与各种噪声和干扰区分开来.该方法为已有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消除制造变异和噪声影响的方法.设计实现了2个时序硬件木马,在ISCAS89基准电路上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并在FPGA上进行了硬件实物验证,实验结果均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生成对抗网络在多变量时间序列异常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解决方案多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限制是没有明确地捕捉多变量时间序列在时间维度和特征维度上的复杂依赖关系而导致误报。针对该问题,本文使用生成对抗网络对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建模,通过在各网络中加入一个多通道注意力层来捕捉数据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重要性,以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性。此外,生成器使用解码-编码器结构,通过在训练阶段对编码器、解码器和判别器进行联合训练,使得异常检测阶段无需计算从实时空间到隐空间的最佳映射,以此提高异常检测的效率。本文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基线方法在异常检测性能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插补方法用于解决scRNA-seq数据观测中存在的大量“漏失”(dropout)噪音,改善下游分析,scRNA-seq数据插补方法设计是单细胞数据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首先对20种主要的scRNA-seq数据插补方法进行介绍,包括基于模型的插补方法(6种)、基于平滑的插补方法(3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插补方法(8种)和基于低秩矩阵的插补方法(3种),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势和缺点;其次,简要综述了插补方法比较研究的相关成果;然后,针对4种下游数据分析评估了以上方法(除scGNN外)的性能;最后,分析目前scRNAseq插补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细胞类型鉴定是单细胞RNA测序的关键步骤之一,存在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分类准确率较低及各细胞类型距离特征度量不足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相似性损失函数(Multi Similarity Loss, MSL)的大间隔最近邻(Large Margin Nearest Neighbor, LMNN)单细胞分类方法。多相似性损失从多个角度衡量相似性,解决了LMNN算法的三元组损失函数训练样本较小时样本对之间关系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从而提升单细胞分类效果。【结果】在胰腺单细胞数据集baron_human和segerstolpe上的实验表明,基于MSL-LMNN的分类准确率高于主要度量学习方法,而且与随机森林结合的准确率达到0.96,较现有单细胞分类方法有所提升。【结论】提出的MSL-LMNN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胰腺单细胞测序数据细胞类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适应变异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策略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群体自适应变异和个体退火操作的混合粒子群优化(HPSO)算法.该算法将模拟退火过程引入到粒子群优化(PSO)之中,以PSO作为主体,先随机产生初始群体,并开始随机搜索产生新的个体.同时,使用自适应变异操作进行个体变异,对进化过的个体进行退火操作,以调整和优化群体.与模拟退火算法和基本PSO算法相比,HPSO保持了基本PSO算法简单、容易实现的特点,又能进行自适应变异.复杂函数优化和旅行商组合优化问题的实例验证表明,所提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较好,提高了摆脱局部最优的能力,有效避免了基本PSO算法的早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常用的离散算法多为单属性离散化算法.利用该类算法对多维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时,逐次对单个属性进行离散化,割裂了多维属性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变精度粗糙集的多属性离散化算法.该算法基于变精度粗糙集所具有的较好数据分类容错和抗噪能力,通过变精度粗糙集近似分类精度建立遗传算法适宜度评价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在多维连续属性候选断点集上寻找最优断点子集.基于UCI数据集比较了所提算法与多种常用的离散化算法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离散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具有大量并网逆变器的集群式光伏并网系统中,多逆变器之间、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影响可能导致谐振,威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准确的谐振检测方法是实现进一步有效抑制的基础。针对该问题,基于光伏并网系统实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相结合的谐振检测技术。该方法首先利用WT将信号的高频和低频部分分别进行处理,剔除部分干扰信号,然后利用FFT进一步确定谐波成分,可准确地检测谐振信号发生的时刻和幅值。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谐振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分块的图像区域复制篡改检测方法通常面临的图像特征提取计算量大、维度高、识别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色彩不变量特征的图像区域复制篡改检测方法,将RGB彩色图像转换到对立色彩空间,通过分析和提取图像各通道上的局部密度分布特征,构建k-d树进行相似分块特征匹配以实现图像区域复制篡改检测.提出的局部色彩不变量密度特征具有维度低、计算简单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其他几种典型的基于分块的方法相比,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和较高的检测率,且对图像篡改区域的旋转、缩放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特别是当图像篡改区域进行大角度旋转时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滤波实时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网络中的各种常见攻击,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对多种流量指标进行递推最小二乘法预测,然后以预测误差所构造的统计量容许范围进行异常检测,最后对检测结果实施归一化评估.该方法具有无需任何历史训练数据、能大量减少报警次数、突出报警严重程度的特点.在DARPA入侵检测评估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更适合检测拒绝服务攻击引起的异常,较之相同权向量下的同类方法,其异常检测率、误报率和检测速度等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用户异常用电行为的检测是电力公司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异常用电检测通常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聚类和分类两种,在处理固定数据集时校测准确率和效率均较高。但是此类方法在处理增量数据时,每次数据增量更新时均需要将增量数据与原始数据合并后重新建模才能获得新的检测模型,而用户的用电数据是频繁更新的且最新的数据更能体现出用户的用电习惯,因此在异常用电行为检测时必须考虑增量数据,而现有检测方法在进行增量式异常用电行为检测时效率很低。为解决数据增量式更新的情况下异常用电行为检测方法性能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回归的增量式异常用电行为检测方法,仅需对增量数据进行建模即可得到面向全局数据集的检测模型,无需对全局数据进行重新建模,提高检测算法的执行效率。当用户电量数据产生增量时,仅需对增量数据构建检测模型,再与原始数据的检测模型相结合,即可得到基于全部数据的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算法执行效率,且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需求较低。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线动态安全分析的核心是快速暂稳分析。现有的快速暂稳分析方法有些在计算速度上已能满足在线的需要,但由于存在分析失效问题,会给整个安全分析结果带来误判断等不可靠的情况。作者通过对快速暂稳算法失效情况的研究,揭示了这一类方法失效的机理,并找到了相应的失效判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分析功能方案与在线动态安全分析方法。大量的分析、计算,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Spark框架的电网运行异常数据辨识与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网运行数据具有多源、异构、高维等典型大数据特征,使得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实现异常数据高效辨识;因此提出一种基于Spark框架的电网运行异常数据辨识与修正新方法。首先,提出了并行化最小生成树方法对待检测数据进行初始聚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并行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二次聚类实现异常数据辨识;然后,在Spark框架下设计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异常数据修正模型,实现对异常数据修正。最后,利用某省调度中心SCADA数据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处理电网运行异常数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and database applications has driven database to be more scalable and available, and able to support on-line scaling without interrupting service. To support more client‘s queries without downtime and degrading the response time, more nodes have to be scaled up while the database is runn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verview of scalable and available database that satisfies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nd we propose a novel on-line scaling method. Our method improves the existing on-line scaling method for fast response time and higher throughputs. Our proposed method reduces unnecessary network use, i.e. , we decrease the number of data copy by reusing the backup data. Also, our on-line scaling operation can be processed parallel by selecting adequate nodes as new node. Our performance study shows that our method results in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data copy time.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显著性检测算法的准确性与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的对象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过滤掉图像中的高频噪声特征,然后对图像进行尺度划分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尺度上的图像检测其显著性,最后根据条件随机场理论对不同尺度上的显著性检测结果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的显著性检测结果.在两种公共数据集上与多种经典算法进行定性、量化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据集的聚类过程容易受到离群值的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了局部密度离群值检测k-means算法,即先对数据集使用局部密度离群值检测方法检测离群值,先把离群值去除,再进行k-means聚类,算法的有效性通过Davies-Bouldin指标(DB)、Dunn指标和Silhouette指标进行评价,在人工生成的数据集与UCI数据集上验证,去除离群值,再使用k-means算法得到的聚类结果相比原始数据集进行k-means算法聚类结果较好,并且用在疫情数据分析上,对安徽省、北京市、福建省、广东省等24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2月1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去除离群值在使用k-means算法相比原始数据集进行k-means算法聚类结果较好,该结果能帮助更好地在实际中怎么去做决策以及更好地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人体姿态信息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算法快速且准确地获取人体姿态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尽管基于人体关键点的姿态估计方法被广泛研究,但由于教室监控场景图像普遍存在遮挡严重、目标尺度变化大、图像成像质量差等问题,难以直接运用现有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感受野的教室人体姿态实时检测方法。在单发多边框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SSD)网络中,构建自适应感受野卷积模块,通过上下两个支路提取不同感受野的特征;在反向传播过程中,自动学习上下支路的特征融合参数,自适应调整网络的感受野;提高网络在教室场景中人体姿态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实时检测,且优于现有的教室人体姿态检测方法和其他单阶段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方法影响因素考虑不全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天波雷达飞机目标发现概率计算方法。归纳了不同电离层状态对天波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考虑目标在给定航路飞行过程中的雷达截面积随姿态变化,建立了目标动态雷达截面积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瞬时发现概率模型和综合发现概率模型求得天波雷达飞机目标发现概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电离层Es全遮蔽状态导致目标发现概率下降了0.273,不同航路和飞行姿态条件下目标发现概率差异较大,最大差值达0.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