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1026份问卷调查数据,从公众对新冠疫情应急科普知识的需求、获取疫情科普知识的渠道、对应急科普的评价与期望等维度,对公众视角下新冠疫情应急科普现状与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超过八成的公众对新冠疫情应急科普知识有着迫切需求,超过七成的公众更关注疫情防护措施与治疗等与他们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大多数公众接受疫情应急科普知识的动机是积极的,对疫情防控常识的知晓度也很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是公众获得疫情知识的主渠道,其中科普视频是最受欢迎的媒体表现形式;近九成的公众认为疫情应急科普是及时的,对其效果也持满意态度;政府在应急科普责任主体中起着最主导的作用。据此,还提出了提升应急科普能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长期存在,给应急科普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了解我国应急科普的公众满意度现状,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有效问卷1026份并对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提取了4个满意度公因子——应急科普能力满足公众需求程度,公众对应急科普知识的需求、关注与掌握程度,公众对应急科普的认知与期望程度,公众对应急科普辟谣的信任与满意程度。然后,从这4个公因子和整体满意度维度,对测评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6点有益结论,如:从综合得分看,我国公众对应急科普的整体满意度处于“较满意”程度;公众对应急科普的满意度与其对应急科普的期望之间,以及公众对应急科普知识的需求愿望与其关注和传播行为之间,都存在一定差距;公众对应急科普辟谣的满意度与其期望之间存在明显反差,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是当务之急。最后,根据测评结果,从应急科普的主体、媒介、内容、对象和治理的创新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应急科普公众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次生灾害海啸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恐慌,不仅影响到本国居民,也引起了周边国家民众的担忧.上海作为沿海的国际大都市也受到影响.面对危机,上海启动了应急机制,应急科普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梳理了上海应对“福岛核事故”应急科普的历程,对应急科普实施的组织主体及具体措施作了具体分析,总结了上海应急科普的特点,分析了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蔓延全国,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北京自然博物馆及时开展了相关线上应急科普活动,为公众传播正确的疫情防控知识.文章阐述了应急科普概念及新冠病毒下的应急科普在网络和政府方面的特点,介绍了疫情期间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线上应急科普活动,根据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及互动情况进行分析.从受众角度看,北京自然博物馆在设计线上科普活动时,应急科普应根据受众年龄分层进行设计;传播内容要尽量贴近应急科普突发事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多元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中国科普人才建设现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队伍的总量与结构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科普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求,必须正确认识科普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组织建设基础着手,加快发展科普人才教育,抢占世界高端科普发展制高点,创新区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构筑协同创新人才共同体建设,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推进应急平台信息系统建设是加强应急管理的技术基础,是当前的一项核心任务。几年来,我国在推进国家应急平台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国家应急平台建设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内涵、传播模式与传播特征,分析了科普介入重大科技热点事件治理的现状,指出应急科普公众认知不足、体系不完善、科普内容缺乏、科普反应迟缓、时效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基于对应急科普特征与实际要求的分析,从提升全社会应对科技热点突发事件的意识、增强各主体协同、完善国家应急科普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历了4个阶段:分类管理为主、临时机构牵头的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时期,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时期,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完善与反思时期,总体国家安全观下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时期。回顾了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果,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提出了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9.
指出高校科普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科普教育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对做好高校科普教育,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0.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时进行的新闻危机公关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需长期坚持新闻应急机制建设,以此确保广大师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将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为高校和谐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方法,考察了1949-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核科普图书出版的总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历史特征.分析表明,期间出现的3次出版热潮对于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图书数量和内容的变化基本客观反映了同期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核能政策;核科普图书出版的起落折射出中国核科普工作的不稳定性,因而未能产生持续的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急科普内容的演变特点,以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期间《科普中国》《丁香医生》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应急管理部4个微信公众号应急科普推文为研究对象,提取推文关键词,通过共词分析法对划分的4个时间段内应急科普推文内容关键词进行网络特征解析。研究发现,应急科普内容以防护为主,以戴口罩、勤洗手、通风以及健康监测等为主要防护措施,少外出为主要建议,科普内容除面向普通微信用户外还面向特定群体。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防护措施相关的衍生词慢慢变少,少外出演变成少聚集,以居家为主的防护慢慢转变成复工防护和办公场所的防护。科学家为此次疫情科普做出巨大贡献,科研成果转换成科普知识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科技减灾是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调研、案例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科技减灾的现实情况;利用管理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中国科技减灾基础建设、支撑资源、制度保障的发展路径。数据调研显示,中国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迅猛,对科技减灾的科研力度逐年增大。专业应急产品、医疗卫生产品、户外防护产品是最常见的科技减灾产品类别。除了将科技产品大量投放到防灾减灾实践中外,科学测度突发事件风险与应急管理能力是科技减灾有别于传统减灾的重要内容。风险认知、预警系统、能力评价、减缓技术的建设和完善是中国科技减灾的基础。环境资源、能源资源、经济资源、权力资源、智力资源是科技减灾的支撑资源。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提升科研机构整体水平,能够保障中国科技减灾在科技强国事业中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核能作为中国的战略产业,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正在不断转型升级。聚焦于发电方向,中国推出自主三代压水堆技术,在快堆、高温气冷堆等具备第四代特征的核电技术方向实现突破,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际ITER 计划并顺利推进采购包计划,为“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总结阶段性核能产业科技发展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落实“三步走”战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方向,特别是对如何实现“热堆-快堆”第二步跨越、实现“快堆和聚变”第三步跨越进行了思考,并展望了未来核能科技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大学拥有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资源、研究资源、设施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科普方面拥有独具特色的科普优势,可以在科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扮演关键角色。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大学这支生力军。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大学科普的发展状况还很不理想,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推进大学科普需要系统的思考和模式设计,并从政府部门、大学、大学科普评价3个层面,对如何推进中国大学科普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大学科普推进模式选择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微观政治学视角,对中国大学领导层和教师基于目前大学评价情境下的科普态度做了初步分析。大学拥有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资源、研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科普方面拥有独具特色的科普优势,可以在科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扮演关键角色。近年来,大学科普受到社会各界和大学自身的重视,但整体上看大学科普的发展状况还很不理想,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的产生涉及许多复杂原因,但从微观政治学视角看,大学内外的各种评价制度对大学领导层和教师的科普态度产生相当直接的影响,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新课程教师所设的新专业.建设更适合本专业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个体发展的课程体系,达成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学输送符合新课程改革与实践需要<科学>教师,实现专业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体系建设难题,采用归纳与对比方法,研究产煤发达国家紧急避险理论和典型案例.结合国内煤矿安全防护体系现状,分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系统建设需解决的关键难题:安全避险理念确立、系统建设立法保障、紧急避险标准制定及布置原则等.依据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基于“人-物-管理”层面紧急避险体系结构模型.基于脆弱性观点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构建了以避险系统为基础的“多米诺”安防救援新模型.紧急避险体系结构与安防救援模型提供了解决系统建设难题的方法,可为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