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小区居民健身项目、健身场所、居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居民小区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能满足居民的实际健身需求,居民健身需求呈现年龄层次、个性和多元化特点;对居民小区体育设施完善和提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林朝晖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2):109-112
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莆田城市体育设施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了体育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模式,提出进一步发展城市体育设施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芜湖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芜湖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分布特点、依据相关文件规定应配备的社区体育设施情况、社区体育设施数量缺额情况以及社区健身路径设施状况。结果显示:芜湖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有91%社区集中于居民住宅区内;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类型分布比较广泛,但不同类型体育设施在芜湖城市社区的分布存在局部的不平衡;体育设施建设的场地面积比较规范,但体育设施的数量严重不足;健身路径对于严重缺失的芜湖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是较好的补充,但是体彩收益金的返还率过低,健身路径的数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许应荣 《科技信息》2012,(32):313-31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脚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健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发展社区体育更能够促进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社区居民健身是贯彻全民健身的重要环节,上海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人口密度高,现有的体育设施能否满足广大民众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大桥街道居民的健身现状,为推动其社区居民健身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5.
张亚辉 《科技信息》2009,(34):25-26
缺乏财政投入和科学健身指导、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不正确的健身观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不仅可以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经济保障,极大提高农民体育健身意识,还将促进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而农村体育的发展可以增强农民体质、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现阶段,应采取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转变健身观念,积极筹集资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农村学校体育的示范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等措施,以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社区体育生态化发展现状.其主要存在社区主体生态体育观念淡薄;居民体育锻炼方式科学性不高;体育场地的布局和规划混乱;体育设施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并且后期维护缺乏等现实困境.为促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生态化发展,不仅应加强生态社区体育文化的培育与传播、社区体育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活动的环保化和可持续化等人文环境建设;而且还应注重健身场地与设施合理化布局;加强户外健身环境的生态维护等人工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利用知识图谱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1998—2018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1 508篇全民健身研究文献进行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的热点、主题演变与知识基础,厘清其研究脉络,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信息。研究表明,我国全民健身研究已步入相对成熟发展阶段;体育活动以最高中心性值(0.24)成为全民健身研究的核心;全民健身研究热点较为宽泛,前3位热点依次是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管理;全民健身研究的主题演变过程具有明显的政策法规导向性特征,三个阶段的研究聚焦点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群众体育发展研究、社区体育研究、体育强国建设研究和社会分层研究等5类研究范畴构成了奠定全民健身研究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定位学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功能,是改善体育健身休闲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务实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福州市学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实践为例,探索构建思想创新、政策扶植、科学管理、安全保障和建立监督、评估、激励的长效发展机制,加快学校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程,推动学校体育设施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育人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了解铜陵市居民的体育需求,推动铜陵市群众体育健康发展;了解当前不同类型的社区体育资源现状,掌握社区居民的需求,该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铜陵市社区体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发展社区居民体育事业,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消费心理,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指导。结论表明:(1)铜陵市社区居民体育社会环境发展稳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铜陵市社区居民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多元化的健身体育及精神需求;(3)铜陵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主要是体育设施缺乏,体育项目不完善,缺乏专业健身指导,体育信息不流通,体育消费低。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描述、二元Logit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体育设施可及性对中国425个农村和社区的5627名中老年人健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体育设施普及程度不高,并且农村体育设施普及程度远低于社区。不同体育设施的可及性对中老年人健身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社区体育设施有效促进了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但农村体育设施对农村中老年人健身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体育公共服务是新时期政府转变职能,关注民生,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利新举措,体育在提升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而场馆设施是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保证,高校体育场馆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全民健身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其学校体育的任务以外应向社会开放,与所在城市体育场馆整合,满足学生与城市周边居民的体育健身要求,资源共享解决场地设施不足,资源互补的问题,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对高校与城市体育场馆开放利用整合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作出了相关研究,为改善高校教学训练环境,提高城市整体品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地区为调研对象,采取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场地设施现状、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体育特征、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动场馆应该与时俱进地在功能配置、管理机制、经营理念、建设经费筹措等方面进行创新,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全民健身服务,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对青海三江源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部分缓解了群众对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全民健身经费的投入主要由单一的政府投入,经费主要用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全民健身各级组织体系初见端倪;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整体不足,指导率不高,基层培训空缺,培训的辐射面狭窄,指导员数量无法满足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需求;基本形成了阶段性的国民体质监测,但体质检测的覆盖面和深度极为有限,不能充分反映该地区农牧民群众的体质概况.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南国商学院大学生健身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南国商学院大学生比较重视体育锻炼,对体育运动认识正确。但是,南国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运动方式单一,女生锻炼的频率低于男生,学生体质有下降的趋势。网络,生活不规律,健康认知偏差和学校健身设施不完善是影响南国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因素。针对此情况,建议学生培养健身意识,合理安排时间,学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加强学生体育运动与教师的评价体系挂钩,增加趣味体育活动,并加强体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利用文献和资料数据对武汉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仍较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社会体育指导效果不佳,国民体质监测的覆盖范围仍然有限.要加强新时代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加大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建立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供给机制,建设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数理统计和灰色聚类评估的方法,对“锻标”项目的测试成绩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广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现状。结论是:“锻标”项目反映的各类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差别;城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异显著;各类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增强与年龄的增长不同步;年龄越大,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对越好。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4次群众体育调查活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逐渐增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占有比例逐步上升;高中生与研究生经常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总人数比例较大,大学生比例下滑;已婚者和有职业的占有比例高于未婚者和无业者;参与体育健身的强度主要以中等强度为主,运动时间为30~60min和运动频度以每周1~2次居多;健身走跑步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健身方式,广场舞参与人群日益增多;选择在公共体育场馆与他人一起进行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加;体育消费支出显著提升,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无时间、缺场地设施和专业指导成为影响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建议总结前期实践经验,强化依法治体,拓宽体育资金筹集渠道,培育与壮大社会体育组织,加快全民健身的社会联动发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落实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