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百年来 ,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使继发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器官功能监测和支持治疗的进步 ,以及手术技术的革新 ,继发性腹膜炎的死亡率由几乎1 0 0 %降至 2 0 %以下[1] 。但国内报告继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 ,究其根本原因 ,就是缺乏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在国外 ,有多种评分系统用于外科临床 ,不仅可以判断继发性腹膜炎病例的病情轻重、预测其预后 ,还有助于不同研究或试验之间的比较 [2 -6]。另一方面 ,国内外科临床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表现是外科医师不分预防性或治疗性抗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孤立型胸椎黄韧带骨化(OLF)并椎管狭窄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特点。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手术治疗的孤立型胸椎OLF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手术方法采用椎板间开窗减压术与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按改良胸椎JOA评分,术前评分7—8分,平均7.7分。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3个月,参照Epstein所定标准:优6例,良2例,改善1例。术后胸椎JOA评分8—11分,平均10.2分。孤立型OLF临床表现复杂,仔细查体结合CT、MRI检查是诊断OLF的重要手段。通过三维CT确定骨化部位,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是治疗孤立型OLF并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APACHEI评分对85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重症腹腔感染病例进行急诊手术危险性分析.结果发现急性生理学指标异常和既往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是死亡危险因素;APACHEI评分能客观反映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重症腹腔感染病例急诊手术危险性,预测手术死亡率,有助于选择手术术式而与并发症发生率不相关.治疗的进步或缺陷亦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尽可能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宜时间、适宜剂量、方法及途径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武汉市第十一医院2007年410月剖宫产151例,随机分为术前用药组(A组)53例、术前术后全程用药组(B组)51例和术后用药组(C组)47例,对术后体温变化、术后病率及手术相关部位的感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前单剂预防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出现各种感染及其他感染性并发症的几率,术后是否继续用药对比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前单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程短、效果好,优于术后用药和全程用药.其应用减轻了产妇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自行设计的腹膜炎评分和国际公认的 APACHE 评分。方法 :连续 35 4例继发性腹膜炎 (SP)病例同时应用腹膜炎评分和 APACHE 评分 ,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及其相关性。结果 :二者之间呈明显线性正相关 (r=0 .89,P<0 .0 1) ,但在评分参数、总分范围、用途和能否动态评分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联合应用腹膜炎评分和 APACHE 评分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APACHEⅡ系统对20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术前24小时内进行回顾性评分,分析APACHEⅡ系统对该病术后合并症和死亡的预测意义。评分发现,评分与入院的转归有明显相关性,合并症的发生出现于>8分的病例,但二例评分仅10分、6分的病例死亡,说明该“评分”的不足,建议要不断的完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受累髋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3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的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3年的随访,术后的临床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2分,术后改善为87分,髋关节术前总活动度为52°,术后改善为135°,患者感觉满意.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受累髋关节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髋关节病变病例,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该病种中的术中要点、术后功能恢复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8例行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79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用患者均在真臼处重建髋臼,髋臼覆盖不全(70%)进行结构植骨,股骨短缩(4cm),需截骨延长,并比较分析Harris评分,对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通过Harsis评分与术前相比观察组(85.94±7.60)分,对照组与术前相比(89.32±7.11),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改善髋部疾患患者术后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PK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120例,随访3~12月.结果手术时间40~200min,平均90min,无TURS发生.术后排尿功能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IPSS评分由术前的23.5分下降到术后的7.5分.QOL评分由术前的5.1分下降到术后的2.2分.结论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BPH安全性高,见效快.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术前调整,做好术后处理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00年6月~2006年3月,对24例(3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6例,单侧18例。年龄45~67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疗效评价根据Harris评分而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6.2±8.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0.5±7.4)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7.6714(P〈0.05),其中评定为优13髋、良14髋、可2髋、差1髋,术后优良率达90.00%。术后髋关节脱位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9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消化道穿孔 (DTP)急诊手术病例围手术期液体正平衡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 :根据APACHEⅡ评分 ,将连续 3 72例DTP病例分为轻症 ( <8分 )、重症 ( 8~ 19分 )和危重病例 (≥ 2 0分 ) 3组 ,比较 3组病例手术前、手术日和术后第 1日的液体正平衡量。结果 :轻症、重症和危重病例术前的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 112 6.91± 414.80mL、2 3 60 .89± 85 7.0 3mL和 3 494.97± 995 .65mL(P <0 .0 1) ;手术日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 2 10 3 .71± 72 8.99mL、40 5 0 .5 6± 10 3 6.3 7mL和 5 743 .95± 12 5 6.2 1mL(P <0 .0 1) ;术后第 1日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 916.81± 5 5 9.62mL、12 11.43± 679.85mL和 15 87.0 9± 73 3 .3 8mL(P <0 .0 1)。结论 :无论是术前、手术当日或术后第 1日 ,DTP病例的液体正平衡量与其APACHEⅡ评分正相关。APACHEⅡ评分可估测DTP病例的液体正平衡量 ,指导其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相似文献   

12.
张亮 《甘肃科技》1998,14(3):32-32
自抗生素临床应用以来,虽然对抗感染治疗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微生物的进化及不合理用药的诱导,耐药菌株日益增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术后感染,提高愈合质量,已成为目前用药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通过观察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发现...  相似文献   

13.
探讨流动树脂预防性充填术在年轻恒磨牙窝沟浅龋上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年轻恒磨牙窝沟浅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使用预防性树脂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充填体保留情况。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充填体保留率明显更高,激发龋齿率明显更低,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采用流动树脂预防性充填术治疗年轻恒磨牙窝沟浅龋的效果确切,可以更有效防范渗漏,有利于提高填充体的保留率,有利于减少激发龋齿,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Neer分型二部分、三部分及2例四部分共33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早期关节康复锻炼,术后对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15~32周),按neer评分评价疗效,优良率90.91%;结论: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玻璃酸钠辅助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36例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及治疗组(20例),对照组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辅以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按照改良的HSS肘关节评分系统作为疗效评价标准,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病例。在术后8、12、24、52周,治疗组评分为65、83、90、94分,对照组为51、72、75、81分,两组相比,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够有效防止肘关节粘连,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改善关节功能,是手术后的一种积极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应用TUEVAP治疗BPH 5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0 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术前平均26.0分降至术后平均8.2分,最大尿流率从术前平均8.7 mL/s增至术后平均16.5 mL/s.结论TUEVAP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的特点,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9年5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3例,术前和术后JOA评分和恢复率,硬脊膜囊矢状径和膨胀回复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7~54月,本组病例术后JOA评分和硬脊膜囊矢状径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腹腔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腹膜炎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中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对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对20例结核性腹膜炎病人腹腔内注入异烟肼0.1g及地塞米松2mg,以27例未腹腔内注药的病人作对照.结果:局部注药后,腹痛1月内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05).腹水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2),随访至2004年1月未发生肠梗阻病例.结论:腹腔内注入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是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输卵管妊娠病例48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25例,开腹组23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及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探究消肿止痛合剂配合曲马多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在甘肃省中医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曲马多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消肿止痛剂配合曲马多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2 h、24 h、48 h、7 d的VAS评分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48 h和7 d静息疼痛和活动时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48 h和7 d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合剂配合曲马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和改善膝关节活动疗效显著,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