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铸铝 -碳钢电偶腐蚀是工业水系统常见的腐蚀类型 .通过电偶腐蚀、腐蚀失重、扫描电镜 (SEM)、俄歇电子能谱 (AES)等表面分析技术 ,结合自腐蚀电位和极化曲线测量 ,研究铸铝 -碳钢电偶在水中的腐蚀及有机膦羧酸PBTCA对它们的缓蚀作用 .PBTCA对铸铝是一种阴极型缓蚀剂 ,能有效防止铸铝的点蚀 ,与硼酸盐结合使用能较好地抑制铸铝 -碳钢的电偶腐蚀 .  相似文献   

2.
某厂铝合金汽车散热器在投入使用仅数天后,即发生穿孔泄漏现象.经过检查发现在散热器管的内表面较均匀的分布着腐蚀点,形貌上属于点腐蚀.点蚀孔及散热管内表面的能谱分析均检出有氯元素,对冷却液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其氯离子含量偏高,某样品中氯离子含量甚至高达187mg/L.铝散热器的点蚀穿孔泄漏是由于使用环境介质中氯离子对铝合金材料表面钝化膜的破坏造成的;冷却液是环境介质中的氯离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采用金相显微镜、万能力学性能试验机、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75Cr1锯片材料的平面度、力学性能、金相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淬火后组织为细小针片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而回火后均为回火马氏体;随着淬火温度提高,硬度及强度略有提高,随着回火温度提高,强度及硬度逐步降低而塑韧性提高;因平面度是材料内应力的表现,因此提高回火温度可改善平面度.同时分析比较了75Cr1锯片材料各种防腐蚀方法的防护效果.分别采用喷漆、涂防锈油、表面发黑处理3种方法做防腐蚀处理并通过烟雾加速腐蚀试验进行腐蚀,通过对腐蚀面积、腐蚀成分重量、锈层厚度等进行分析得出效率更高的锯片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预应力磨削后表面腐蚀演变机理及磨削参数对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以304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预应力磨削表面形貌特征的不锈钢耐蚀性能数值模型.首先,推导了粗糙表面腐蚀场演变的相场方程.其次,建立了预应力磨削后工件表面形貌模型.最后,搭建了具有非高斯分布磨粒特征的自相关砂轮表面地貌模型,应用所建模型探究了不锈钢材料预应力磨削表面的耐蚀性能.与已有研究结果相对比,所得结论符合一般性规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预应力磨削表面在腐蚀环境中具有“抛光效应”,随着腐蚀时间延长,表面耐蚀性增强;在使用冷却液的工况下,适当增大预应力和砂轮线速度、减小进给速度有利于改善磨削后不锈钢材料加工表面的耐蚀性能;当预应力给定时,仍可通过优化砂轮线速度和进给速度的办法来进一步改善不锈钢工件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汽车防冻液的研究、发展趋势并指出了防冻液今后的发展前景,并就国内外汽车防冻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按照试剂组成将防冻冷却液分为以无机盐为主的常规防冻液类型和以有机酸为主的防冻液类型.普通防冻液的成分中含有对生命和环境有害的物质,而用于高档汽车的有机酸长效型环保防冻液的配方,由于价格昂贵的原因在应用方面受到了限制.因此,开发了有机酸和无机盐相结合的具有经济、高效和环保等优点的新型防冻液.新开发的防冻液产品,符合汽车防冻液质量、效能等各方面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中高档汽车.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在水-乙二醇体系中的电偶腐蚀及缓蚀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AZ91D压铸镁合金分别与Q235钢、H62黄铜、LF21铝合金及356#铸铝偶接在水-乙二醇体系中的电偶腐蚀行为和规律,并对加入开发的有机-无机复配缓蚀剂前后的腐蚀行为差异和缓蚀效果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加入缓蚀剂后不仅降低了电偶对中镁合金的全面腐蚀,而且有效抑制了点蚀.通过电偶腐蚀电化学参量的测量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量发现,AZ91D压铸镁合金的电偶腐蚀由加入缓蚀剂前的阴极控制转变为阳极控制,且对阳极过程抑制显著.  相似文献   

7.
三氧化钨(WO3)是经典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光调制幅度(变色范围)大、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的优点.WO3薄膜自被发现具有电致变色性质以来,在智能窗、汽车后视镜、显示器等应用的研究十分广泛,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本文介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变色原理,以及从溶胶-凝胶(sol-gel)制备方法和原材料改进(...  相似文献   

8.
在白水泥中掺加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出了可逆变色水泥基材料.掺10%蓝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水泥基材料的颜色,可在低温时的蓝色和高温时的白色之间可逆变化,变色温度在42℃左右;掺10%红色、绿色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水泥基材料的颜色,也可随温度产生相应的可逆变化,变色温度约在58℃左右.其中,红色水泥试件由低温时的红色变为高温时的近似白色,符合建筑装饰对材料低温暖色调、高温冷色调,应能随温度可逆变化的要求.掺加10%蓝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后,水泥细度有所下降,标准稠度用水量有所增加,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均合格.在同流动度条件下,硬化水泥浆体抗折强度3 d,7 d,28 d均下降20%左右,抗压强度3 d,7 d,28 d下降在35%-43%之间.表明该材料可在建筑物非承重部位起功能材料作用,符合冬暖夏凉材料的制备方向.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分析表明,在白水泥中掺加常温可逆变色微胶囊不会明显影响水泥本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按正交法设计的紫外光照曝露等加速大气腐蚀实验 ,研究了用于防止银变色的唑系复合缓蚀剂成膜处理的工艺 ,并评定其对模拟文物银试片的防变色性能。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Nyquist图 ,讨论了防变色作用的电化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缓蚀剂 PMTA、MBI和 MBO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银试片在 5 0°C、p H 3.0、组分 MBO∶ PMTA∶ MBI为 1∶ 1 .7∶ 3(摩尔比 )、复合缓蚀剂浓度为 0 .0 1 89mol/L的溶液中 4h成膜处理后 ,经 48h硫华气氛和 36h紫外光曝露腐蚀实验 ,无色斑出现 ,表明缓蚀膜明显地提高了银试片的抗变色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机部电工总局委托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主持于4月初在温州召开TX防银变色工艺鉴定会。一机、四机、手工、轻工等系统的科研、生产、院校共35个单位45名代表参加了鉴定。银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工业产品的零件和零件保护层上。但是银层在大气中容易泛黄,变色严重的甚至发黑,影响了各项性能及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多年来,国内外对如何推迟银层表面起始变色的时间,或使银层变色轻微及均匀进行了多种研究,但是由  相似文献   

11.
装饰用铜合金尤其是仿金铜合金由于外表大方美观、光泽度好而深受追捧.但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合金受汗液或二氧化硫等腐蚀气体腐蚀后,表面美观度大受影响.因此仿金合金的金色度、耐腐蚀和抗变色等综合性能的研究尤为重要.介绍了铜基仿金合金与黄金色度相近的物理学原理,以及利用CIE LAB色空间分析计算仿金合金色度的方法;综述了仿金合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仿金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耐腐蚀和抗变色方面;阐述了Zn、Al、Sn、Si、In等合金元素对仿金铜合金色度和抗变色行为的作用及其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冷却液又叫切削液或磨削液,是机械加工行业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近几年国外冷却液发展方向之一是从油基向水基转移。如英国的Shall Mefalina G.C液,美国的Polar Chip 336F,苏联的ABK—ITYH等,就是这类冷却液的代表。冷却液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朝着“无公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是一类新型的无机材料,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制备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的物质无机低温执为色材料的制备、变色机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电致变色智能窗的设计、结构、性能评价,总结了智能窗中所使用的各层材料,展望了智能窗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指出具有双电致变色膜层的互补型结构智能窗不仅大大简化了制作工序,而且性能也优于传统五层型智能窗和无离子储存对电极层的四层型智能窗.智能窗中的2种关键组分是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色彩丰富易于成型加工的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以及离子导电率较高、温度变化范围较宽的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是未来电致变色智能窗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5.
对汽轮机润滑油变色进行了分析。最初初步判断是珠江水咸潮引起的铜腐蚀,经过实际运行分析不是铜腐蚀。后来判断是一些部位发生铁腐蚀,生成正二价铁离子,经一些理论分析及化验证明不是铁腐蚀,而是润滑油管路带有带绿色的涂料或密封材料溶解于油中形成墨绿色。目前变色的透平油的理化品质没有问题还在继续使用中。  相似文献   

16.
 空间站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环控生保)系统微重力条件下,空间站密闭狭小舱内的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主要来自航天员生理代谢产生的废物(尿液、粪便),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废弃物,以及在密闭生态系统中进行食物、气和水反复净化和再生处理所应用的微生物。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中的水、冷凝水、废水等介质中极易滋生微生物,并通过微生物产生具有腐蚀性的代谢产物,如硫酸、有机酸、硫化物和氨等,恶化金属材料腐蚀的环境。本文综述了微重力条件下的微生物生物效应、空间站材料微生物腐蚀行为、材料微生物腐蚀防护技术等3个方面,讨论了太空特殊的微重力环境下微生物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材料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认为开展微重力条件下相关材料的微生物腐蚀实验研究,明确生物膜的形成及其腐蚀作用机制,开发新型抗微生物防护材料体系,对保障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材料安全服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致变色材料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在现代国防科技上的地位越来越重,因此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电致变色材料在红外发射器件、智能电致变色涂层、电色储存器件、智能电致变色织物的应用。从而使人们更多的对电致变色材料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夏季学期的素养培训课程"化学科研基础训练"中开设了一个贴近实际生产工艺的开发型综合实验"无水冷却液的研制及性能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有机酸型缓蚀剂、特效缓蚀剂和无机盐型缓蚀剂进行优化复配,筛选出对汽车冷却系统多种金属有全面保护的高性能汽车发动机系统用新型无水冷却液,探讨了防冻剂、缓蚀剂、消泡剂的科学配制方法。经过初步的探索、教学实践、逐步完善,教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热致变色材料系指受热后颜色可变化的新型功能材料,其根据工艺配方的不同,可得到各种变色温度和各种不同的颜色,可以可逆变色或不可逆变色。这种高技术材料可调配成变色油墨、油漆、涂料,也可以成为纤维染料,进而延伸出许多用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钢铁材料传统的发黑液毒性大、稳定性低,所得发黑膜的耐腐蚀性差,以及发黑工艺能耗高、工序繁多等问题,通过对A3铜样片表面发黑膜的耐腐蚀试验和形貌分析,研究了高温无毒发黑液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