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绵城市的兴起使透水性机动车道路的需求大增.一方面,传统的沥青道路修建材料中含大量可挥发和可淋溶的有机物,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可能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透水沥青道路为多孔结构,在使用中可能对下渗经过的路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吸附截留作用.为明确这两方面的规律,本文以苯酚和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新建沥青道路的污染物释放规律和使用中沥青道路对路表径流中污染物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新建沥青道路在路表径流下渗淋溶过程中有大量苯酚释放,而重金属铅没有检出;使用中的沥青道路对下渗经过的苯酚和重金属铅有一定的截留作用.因此,在沥青道路设计和施工中,应有针对性的改善材料成分和道路结构,以减少本身污染物的释放并加强对污染物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的兴起使透水性机动车道路的需求大增.一方面,传统的沥青道路修建材料中含大量可挥发和可淋溶的有机物,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可能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透水沥青道路为多孔结构,在使用中可能对下渗经过的路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吸附截留作用.为明确这两方面的规律,本文以苯酚和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新建沥青道路的污染物释放规律和使用中沥青道路对路表径流中污染物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新建沥青道路在路表径流下渗淋溶过程中有大量苯酚释放,而重金属铅没有检出;使用中的沥青道路对下渗经过的苯酚和重金属铅有一定的截留作用.因此,在沥青道路设计和施工中,应有针对性的改善材料成分和道路结构,以减少本身污染物的释放并加强对污染物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亟须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现有研究发现超声波辅助能够提高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浸出率,影响土中重金属的形态转化,但研究尚未涉及具体转化方向。通过MBCR连续浸提法制得4种铅初始形态差异的土样,再分别对其进行超声处理,处理后测定土中的铅形态分布,通过与初始土样铅形态分布差异的对比分析,探究超声波单独作用对铅特定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超声波处理可使土样中铅弱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含量增加,可氧化态、残渣态含量减少。说明超声波影响铅污染土壤中铅的特定形态转化,且效果与其作为辅助手段时增加重金属浸提量作用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4.
沉积物内源磷释放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研究表明沉积物团聚体的稳定性与水体污染关系密切。以秦淮河石头城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究沉积物总磷释放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影响总磷释放和团聚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上覆水,沉积物总磷释放浓度最大可达0.91 mg·L-1,一定时间内团聚度下降最大幅度为27.27%;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越高(1.0%),总磷释放浓度和团聚度最大下降幅度越小(分别为1.48 mg·L-1和62.84%),;扰动强度越大(200 r·min-1),总磷释放浓度和团聚度下降最大幅度越大(分别为2.32 mg·L-1和65.23%)。颗粒内扩散模型和Boxlucasl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沉积物释放总磷过程中,总磷释放量越大,团聚度越小;颗粒物理吸附-解吸作用比沉积物颗粒的扩散作用强;有机质在沉积物释放总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对沉积物团聚度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沿海养殖双壳类动物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福州市沿海养殖区的双壳类体内铅、镉、铜、锌含量加以比较研究。河口附近养殖的缢蛏体内铅和镉含量,比养殖于近海或内湾的高。内湾养殖的菲律宾蛤仔体内铜含量,比养殖于近海区的高。铅对贻贝、缢蛏、菲律宾蛤仔、长牡蛎的污染达到轻度或中度,这表明铅是福州市沿海养殖双壳类动物的重要污染因子。根据指数分析,五种双壳类受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顺序为:菲律宾蛤仔>缢蛏>褶牡蛎>长牡蛎>贻贝,但四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铅和铜的含量高低与养殖方式有关,趋向于吊养种类体内铅和铜含量较低,而埕养种类的铅含量和条石养殖种类的铜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自然老化作用可以促进环境中纳米塑料的形成以及塑料中添加剂的释放,增强了塑料的生态风险以及人体健康风险。利用室外模拟实验,以典型的聚氯乙烯(PVC)塑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然老化作用下PVC塑料表面结构特征的变化,纳米塑料的形成以及邻苯二甲酸酯类添加剂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使得PVC发生了脱氯化氢和氧化反应,使得C=C键增多,并且形成了新的—OH和C—O键,显著增加了C=C指数、—OH指数和C—O指数。自然老化作用下,光照50 d时,水中纳米颗粒浓度由起始时的7.5×106个/mL增加到9.5×107个/mL;PVC塑料质量由3 200μg减少到2 000μg,质量损失率达到37.50%;体系的主导粒径明显降低,由起始时的约219.3 nm减小到约176.6 nm;三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添加剂在水中浸出浓度的大小顺序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27.40μg/L)>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9.69μg/L)>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5.68μg/L),塑料中添加剂的含量及性质均对其浸出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地衣聚筛蕊药材内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与其生长环境土壤中相同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该地区的聚筛蕊及其土壤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镉、铜、汞进行了含量检测,以土壤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为横坐标,对应土壤中生长的地衣聚筛蕊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折线图。结果:聚筛蕊与土壤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聚筛蕊对土壤中铅和铜无富集作用,但对镉和汞具有富集作用。结论:实验检测聚筛蕊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既为聚筛蕊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资料,也为今后制定该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浮颗粒中有机重金属的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口悬浮颗粒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从徐六径到口外海滨,悬浮颗粒中铅、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总趋势是逐步下降,但在最大浑浊带出现一个峰值;受潮流作用较强的南槽最大浑浊带比受径流作用较强的北槽最大浑浊带有机态重金属的含量高得多,这种现象洪季比枯季尤为显著;最大浑浊带内,南槽最大浑浊带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显著增加,与长江口其它河段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引言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重金属元素[1]。由于多种因素使大量的铅进入人类的生活环境,成为环境中主要的金属污染源之一。研究结果表明,铅及其化合物对生物机体产生程度不同的危害[2]。不仅危害当代,而且会累及子代。开展铅的诱变及抗诱变研究,筛选具有拮抗铅污...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重金属环境污染元素的来源及作物效应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主要介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含量的8种重金属环境污染元素(汞、镉、铅、铬、砷、锌、铜、镍)的污染来源及作物效应。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是成土母质,矿山开采的三废污染,大气中重金属的沉降,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的使用等。重金属在作物中的分布规律一般是根>茎>叶>籽实。  相似文献   

11.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及铅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重金属污染溯源问题,以某工业区为例,用测定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浓度与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探寻污染来源及污染传播途径。通过采集当地大气降尘、土壤背景、植物、矿石和煤渣样品,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重金属Pb、Zn、As、Cu含量远大于土壤背景值,且相关性明显、空间分布相似;沿河沟方向Pb、Zn含量与距冶炼厂距离呈负相关,推测重金属污染与冶炼厂有关;而As含量在电厂附近略有增高,认为电厂对重金属As有一定贡献,为复合型污染;同位素分析显示,冶炼厂煤渣、淬水渣样品与大气降尘样品铅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降尘中重金属铅主要来源于冶炼厂,电厂对降尘中铅元素积累影响不大;大气降尘与植物样品铅同位素组成相当,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对工业区周边小麦污染的贡献率为89%~9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对照土壤和铬污染土壤的模拟酸雨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作用下土壤中重金属Cr、Zn、Cu的释放特征,比较了对照土壤与铬污染土壤重金属释放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模拟酸雨pH值越低,3种重金属的释放量越大;两种土壤中3种重金属对酸雨的敏感性差异为Cr >Zn> Cu,对照土壤对重金属吸附能力为Cu> Zn,铬污染土壤对重金属吸附能力为Zn(≥)Cr>Cu,说明金属Cr对土壤中Cu、Zn的吸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土壤中Cu与Zn的累积释放量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在铬污染土壤中Cu与Cr的累积释放量之间呈现显著指数关系;在pH4、pH5的模拟酸雨作用下土壤中释放的Cr年平均浓度分别超标127、104倍,酸雨加速了铬污染土壤中Cr的释放,从而增加了环境中Cr对人类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Cd,Pb,Zn在油唛菜中的富集和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露天盆栽实验,研究了轻壤中镉、铅、锌复合污染对油唛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唛菜根部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大于地上部(可食部),油唛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顺序为镉>铅>锌;在两个生长期分别采集数据,生长期短时油唛菜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强,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则表现出稀释效应,同时可交换态重金属随时间向其它形态转变,使得油唛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上海境内苏州河铅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淑  顾泳洁  朱育 《科技资讯》2006,(9):192-193
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铅在苏州河河水、底泥中的存在形态及其迁移转化,从而为苏州河整体整治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结果表明:苏州河水中铅主要以颗粒态存在,从上游到下游共百分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底泥中的铅主要以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等不稳定化学结合态存在。底泥是苏州河重金属铅的主要“滞留库”。  相似文献   

15.
铅胁迫对绿豆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硒缓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作用,重金属铅有毒害作用.探讨绿豆发芽生长过程中硒对铅毒害的缓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铅毒害导致绿豆苗期叶绿素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绿豆苗期生长过程中添加硒和铅后,其三种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周边土壤中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选用我国北方某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其附近1 km范围内的土壤作为研究样本,在中转站外设立一个垃圾回收对照区。给出土壤p H和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介绍了铅、锰含量测定过程。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美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中铅、锰的污染情况进行衡量,分析了研究区域生活垃圾物理组成。为了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对铅、锰的分布特征及其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土壤对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程度。给出不同采样区表层0~20 cm土壤中重金属铅、锰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铅、锰化学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壤p H与有机质含量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周边土壤中锰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可忽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降低周边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木屑对三种不同重金属(铅、铜、镉)的吸附特性,通过批次吸附试验探究了温度、溶液pH值、木屑颗粒大小、吸附时间、初始溶液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木屑对重金属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并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木屑对重金属的吸附量随着温度、溶液pH值和初始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木屑颗粒大小的增加而减小;木屑对不同重金属的吸附效果依次排序为:铅,铜,镉;木屑对三种重金属(铅、铜、镉)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木屑可以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吸附材料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水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大理市花甸坝药材场产掌叶大黄中4种重金属含量及分析种植环境(土壤和水源)对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药用大黄中铅、镉、砷、汞四种重金属含量.结果:供试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均符合<药用植物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并且种植环境对药材重金属含量无影响.该方法线性良好,r=0.9993~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38%~101.01%,RSD<3.5%.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适合用于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对煤炭中的金属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分解转化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认为,铬易于富集在炉渣中,铅易于富集在干灰中,且铬、铅更易于在细灰粒中进一步富集,因此充分燃烧,更有利于重金属元素在燃烧产物中的富集;干灰和炉渣中的铬、铅均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但六价铬、铬在水溶态、可交换态下含量增加,环境稳定性降低,变得易在环境中迁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呈日益严峻趋势,不仅影响着蔬菜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对人类健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重金属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植物体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本文研究了3种常见且在环境中含量比较高的重金属铬、镉、铅对小青菜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总叶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调查了不同浓度梯度的铬、镉、铅3种重金属对小青菜单一毒性效应和联合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毒性实验中,铅、镉和铬3种重金属离子对小青菜的生理毒性效应排序为CrCdPb.联合毒性表明,3种重金属之间的联合毒性作用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