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摇摆和竖直非摇摆状态下两相流的流型以及压差波动进行了研究.实验中所用的工质为空气和水,实验段为光滑的有机玻璃管,管长5m,内径分别为15、25和34.5mm.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摇摆和竖直非摇摆状态下的流型特征和压差波动曲线都有明显差别,其中,摇摆状态下弹状流、泡状流和环状流的压差波动曲线有明显的周期性,而搅混流的压差波动周期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单蓉 《河南科学》2010,28(4):430-431
生产过程中通过拉丝工艺可以解决光纤的偏振模色散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光纤的平均PMD系数控制在0.035ps/km1/2以下,且波动更稳定.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送风波动对热感觉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个性化通风环境下波动风对人体热舒适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在系统中实现传统的稳态送风和频率分别为0.1、0.2、0.3Hz的波动送风。采用受试者的主观感受和示踪气体测量两种方式,比较了这几种送风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的效果。实验表明:室温28℃时,个性化通风下人体最喜爱的送风波动频率为0.2Hz。该频率的波动风相对于稳态风有更强的冷却作用,并且该波动风不会降低吸入空气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裂缝性低渗油藏周期注水与渗吸效应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长岩心周期注水实验与不同压降条件下的渗吸实验,得出了渗吸效应在周期注水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不同周期下的周期注水实验、无压降条件下的静态渗吸实验、不同压力及压降幅度下的动态渗吸实验,并将三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注水在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开采中效果明显;低渗透基质油藏中毛管力具有较强作用;压力波动幅度对渗吸效应的影响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综合低渗透油藏中较强的压敏性,得出周期间歇性注水实验过程中,压力波动幅度较低才能获得较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出不同电参数和工艺参数下圆坯中频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不同位置的波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中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弯月面的波动明显加剧,弯月面中心处的波动相对于边缘部分波动小;随着功率增加,整个内弯月面区域的波动都会加剧,但中心处的波动加剧程度和幅度都比边缘部位要小;当液位越靠近感应线圈中心高度时波动越剧烈,液位位于线圈中心高度以下比线圈中心高度以上相同位置稳定;随着磁场频率增加,结晶器内弯月面的波动趋于稳定,但波动方差的衰减幅度在减小,综合考虑所选择的频率为2.5 kHz.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实验课伴合理运用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实验复习中,可以弥补实验仪器短缺、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实验复习不便等实验教学的不足,并能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让实验教学变得更灵活、更丰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物理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进行了讨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得实验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恒温控制网络入侵中的攻击阶段会使温度信号的输出产生巨大的波动,使得对其稳定性的控制难度增大.传统的温控网络入侵波动抑制方法主要是锁定信号干扰源并加以排除,但是在干扰源不确定的情况下,传统方法缺少主动防御能力,被动性明显.提出基于最优入侵特征分类模型的恒温控制网络中入侵波动抑制方法.利用最优入侵特征分类方法对温控网络的入侵进行准确分类,获取入侵特征基向量的加权和矩阵形式,计算基向量的正交向量,以获取入侵向量估计值,根据入侵检测的结果计算输出信号的波动变化,对入侵后的信号波动系数进行有效变换,并对波动系数的大小进行动态调整以输出控制指令信号的补偿量,完成对温控网络入侵后的信号波动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恒温控制网络中,对入侵后温度信号波动抑制方面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研究喷油器入口燃油压力波动的频率特征,建立了共轨液力系统线性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喷油器入口燃油压力波动信号的频率,并对线性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喷油器入口燃油压力波动信号中包含多阶频率。由共轨液力系统线性模型仿真计算得到的波动频率与通过实验得到的喷油器入口燃油压力波动频率之差随着轨压的增大而增大,但轨压为130MPa时的最大差值不超过10%。压力波动信号中包含的各阶频率均随轨压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参数核回归的方法,以市场上的期权数据为分析对象,将隐含波动率看作是与执行价格、剩余期限相关的函数,对其进行建模.构建双窗宽Nadaraya-Watson高斯核回归模型和Parzen-窗均匀核回归模型,与已有的参数模型和Bourke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arzen-窗均匀核回归模型的隐含波动率预测精度更高、效果更好,大样本的情况下优点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一种电动冲箱式造波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一种电动冲箱式造波机,该造波机主要由6套伺服电机和冲箱、控制台(含工控机)、主电路、控制电路及软件系统等组成。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伺服电机驱动冲箱在实际水池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水的质点因受到冲箱的冲击而形成波浪,波高由冲箱运动的冲程控制,波长由频率确定。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造波机工作稳定可靠,功能完善,能够准确地模拟各种海况。  相似文献   

12.
 海洋波浪能是一种清洁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摆臂浮子式波浪能实验装置,并在船模拖曳水池进行实验,以研究该装置的运动和能量转换性能。摆臂浮子式波浪能实验装置由两个浮子、两个摆臂以及机械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组成,装置固定于拖车之上。通过水池实验测量不同工况下浮子的垂向运动加速度和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分析波高和周期对浮子运动的影响,计算装置在不同波浪条件下的能量转换效率。从实验结果可知,在波浪作用下,装置的垂荡运动性能较好,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TSC695-FPGA架构的空间扫描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4965-4969
提出一种新型空间扫描运动控制系统TSC695—FPGA架构设计方案。方案以空间级32位浮点处理器TSC695为算法处理器,以XCV600 FPGA作为脉宽调制波形发生器和采样/通讯数据管理器,结合了TSC695的浮点运算单元和检错/纠错模块,以及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实验证明,与传统的工业控制芯片相比,该架构能够显著提高空间扫描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传统信号发生器存在元器件分散性造成波形失真的弊端,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用程序实现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等波形的信号发生器方案.并在Proteus电子设计平台,对方案进行了仿真.实现了波形的自由切换,频率和幅度在线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波形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内插法由数模转换和波形编码存贮器等器件组成了可编程函数发生器。比之用一般方法组成的发生器,波形质量和频率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基于单片机的双频调相信号发生器的原理、硬件实现以及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给出了实验测量两谐振动在同方向和在相互垂直方向的振动合成的图形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直接从数控加工原理出发 ,根据传统带摇台的、机械式加工机床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利用矩阵变换的方法 ,推导出一种通用的螺旋锥齿轮万能数控切齿机运动学变换方程 .利用该方法 ,可以简单、方便地在万能数控切齿机上实现原有格里森制螺旋锥齿轮加工 .同时给出了计算公式 .  相似文献   

18.
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对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引入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程序,讨论了该方法在坝体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及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模拟效果.为探讨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对高土石坝地震反应的影响,从地震波频谱特性、坝体高度和地基模量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一致输入方法相比,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可以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影响,并合理地反映出坝体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当高频含量较多的地震波作用时,传统一致输入模型与所提出地震波动输入模型的数值结果差异相对较大;两类模型数值结果的差异区域会随坝体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地基模量变化对坝体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德布罗意物质波动理论,并以地球的实际运动状态选择相关的参数计算地球引力波的波频数值,从地球引力波波频数值的计算过程中推得地球引力波形成的物理机制,依据地球引力波形成的物理机制设计制造了地球引力波探测器,最后根据探测实验结果概括得到:地球自身的相对三维运动是形成地球引力波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正弦信号,本文介绍了一种数字式的正弦信号发生器,以晶振为主振,以数字方法形成阶梯正弦信号,再经滤波而形成良好的正弦波形,实验表明,其频率稳定,幅度稳定,谐波失真小,波形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