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首届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一群身穿改良的纳西族民族服装的少女的精彩表演,征服了万千观众。尽管纳西族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但七星羊皮却以其永恒的自然情结,从纳西先民那里传承至今,成了纳西族独有的服饰标志。曾经留居丽江8年之久的俄国人顾彼得是这样描述纳西族妇女的:“她们戴头巾,穿很厚的肩头上有红色羊毛披肩的羊皮斗篷……生意空闲时,她们坐在门口台阶上,打着颜色俗艳的羊毛衫或在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着七星花盘。每一个纳西妇女,已婚的或未婚的,背上都披着一块传统的羊皮———狭长的女式…  相似文献   

2.
东巴神话数量多、内容丰富,展示出绚丽多彩的纳西族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纳西神话的传承需要现代方式的传播载体,研究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对于动漫与纳西族东巴神话元素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传播,对东巴神话进行阐述,在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基础研究上提出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传承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清代之前丽江纳西族地区以火葬为主,进入清代后土葬开始传播,经历了前期的提倡、中期的推行及后期的普及3个阶段.政治经济变革、教育发展、官方倡导、外来移民是这一葬俗变革的重要因素.在推行土葬过程中,至清代后期丽江坝子及周边地区土葬已经普及,而对居住在偏远山区的居民影响有限,显示出区域间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4.
李江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215-216
丽江是我国纳西族主要聚居地区,由于其用火等方面的习俗,强调做好纳西族地区的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丽江纳西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点,阐述了在立足纳西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尊重纳西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纳西族聚居地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曾一度盛行,在众多文化现象中自成一格。纳西族的殉情受民族文化中多种力量的影响,对此从社会心理、悲剧审美等方面,结合世界自杀文化对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现象进行解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丽江纳西族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从纳西族的文化发展看,道教的传播和影响与其自身文化的延续有着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纳西族的生死观、和谐达观的审美姿态和纳西古乐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独特的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丽江古城的文化则是由纳西族先民创造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独特文化,是支撑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更是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蜚声海内外的重要原因。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丽江的商业化气息日渐浓厚,古城文化面临着巨大危机。保护和传承古城文化,可以从制度建设、政策保障、市场监督、培养传承人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旅游业和古城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居住在我国西南边疆的纳西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祖先来自遥远的西北河湟地区,是古羌人的后裔。在纳西族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拥有在当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东巴文被誉为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是文字学研究的活化石。东巴文是纳西先民创造的文字,计约两千余个字符,因其专门被纳西族祭师———东巴,用于书写宗教经书和宗教活动的其它方面,所以称为“东巴文”。纳西先民对自然的认识和关注不仅贯穿在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各种文化活动中,在东巴象形文字中也有体现。象形文字,顾…  相似文献   

9.
云南迪庆藏族、丽江纳西族的服饰和居民建筑与云南滇西北特殊的自然环境、宗教、经济等相衬,形成了独特的服饰和建筑风格.在迪庆藏族、丽江纳西族的服饰和居民建筑中蕴藏着藏民族与纳西族人民对生活的希冀,也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文化,值得我们去探析解读它.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地区东巴文化体系中的东巴舞谱舞蹈是纳西先民在地理、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祭祀舞蹈,它是纳西族鲜明独特思维意识的产物。它以凝情待发的内气运行展现出沉静敦厚的外部动作特征,以体现纳西族对生命力的看护,实现脚踏实地的诗意栖息。  相似文献   

11.
占征 《青年科学》2010,(3):37-37
纳西族在不断的迁徙中不断选择和改变着住居形式。从最初游牧时的帐篷到农耕为主时的土掌房;从公元7世纪金沙江上游和泸沽湖边可拆装搬迁的木楞房到明代以后开始的定居生活。纳西族在积极吸收中原汉文化的同时,也融合了邻近的藏族、白族的住居文化,形成既多元、又有本民族特色的合院式建筑。  相似文献   

12.
潘宏义 《科技信息》2009,(13):136-136,140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纳西族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纳西语称《崩时细哩》),是纳西族最古老、在民间流传最为久远的一部民族管弦乐曲,被音乐界专家称之为“中国幸存的少数大型古典乐种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内涵,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也为其保护传承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中在探讨旅游经济背景下,《白沙细乐》所面临的保护和传承危机.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丽江利用纳西文化发展特色旅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纳西文化也在旅游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但另一方面,纳西文化因之也遭到一些损害。因此,丽江旅游应有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西藏大学学报》2012,(4):187-188
滇川藏地区的石棺葬与纳藏两族源流之关系 在历史上藏族和纳西族迁徙之路和当代两族聚居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棺墓葬群。通过分析这些丰富的考古资料,加上汉藏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论述了滇川藏横断山脉地区所发现的石棺葬与藏族和纳西族这两个民族的先民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在这些地区的石棺墓中所发现的绿松石等器物,对藏族、纳西族共有的一些宗教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这些地区发现的石棺葬习俗与作为藏族和纳西族共同祖先的古羌人中的牦牛羌、白狼羌以及苯教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纳西象形文字一字象一物或一事·50年前,在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纳西族聚居区———滇西北、丽江,还有成百上千人精通它,但如今能懂的人已是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纳西文输入软件应运而生·目前,纳西象形文拼音版本输入法、部首版本输入法已经有了相应的产品[1-2]·这些软件可  相似文献   

16.
以丽江市特别是塔城乡的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成功经验为背景,总结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开发“丽江模式”的成功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丽江壁画始创于明代并存留至今,它展现的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所崇奉的释道众神形象,而寓言性的附加意义则蕴藏于图像表层之下——白沙壁画是木氏土司集体性心理图式和王朝观的视觉呈现,是由图像符号讲述的神话,壁画的视觉形式之中寄寓了西南边疆政权的上层政治精英对国家、地方和族群的文化想象。身处汉藏夹缝之中的纳西族木氏历时数代经营宫室壁画,凭借图像来进行叙事,界定族群身份,并表述帝国、边疆、华夏夷狄的族群与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纳西族作为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虽然在其他省区也有分布,并不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但是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纳西族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其中东巴文和纳西古乐堪称奇迹。本文对玉龙县纳西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丽江纳西族灿烂的东巴文化,以东巴经书和祭祀仪式为载体,承传着纳西族远古社会的历史、自然知识、艺术、思想观念、习俗礼仪、伦理信仰、思维方式等许多古老的精神文化。在这浩瀚广博的内容之中,有一个“人与自然是兄弟”的故事。远古时候,人与自然神“署”是同父异母兄弟。父母去世后,兄弟俩为争夺家产发生争战。人类乱砍滥伐,杀戮野兽;自然神“署”也进行  相似文献   

20.
和平解放丽江 巍峨的玉龙山下的丽江,是滇西北的重镇,纳西族人民的家乡,国民党一个专员公署所在地。 伪专员习自成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丽江城里除了两个常备队五六百人枪外,他还依靠了一大批流氓地痞以及文峰、崇新、雪山等三个帮会组织,共有一千余人枪。当时我党在丽江地区已拥有三百多个党员,七万多农抗会员,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因此,就决定要采取政治形式,来解决丽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